这是【软实力英语】分享的第1008篇原创英语启蒙文章。

写在前面

虽然苗爸教过20余年的高中英语,但是13年前,在苗苗刚刚出生的时候,我对于家庭英语启蒙教育也是一知半解,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走过不少弯路。

13年来,苗爸遍览国内外各种各样的二语习得资料,有文字的、音频的、视频的,可以说,很多资料或理论,我都是“相见恨晚”。好在我是即学即用,总算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我的所学,没有什么遗憾了。

在这些年对英语启蒙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苗爸最大的感触,就是英语启蒙学无止境。我们可能穷一生的时间,也无法穷尽所有的流派学说,但是,重要的是,父母必须抓住英语启蒙的主线,努力打造一个双语宝宝。

有了明确的方向,然后再不断充电,努力提升自己的家庭英语启蒙教育水平,不做井底之蛙,更不能刻舟求剑,而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打造孩子的英语童子功。

01

阅读主线

0-5岁英语启蒙,应该以听说为主线,先打通孩子的英语耳朵,积累3000+英语听力词汇,为自然拼读奠定基础。5岁之后的英语启蒙,应该以阅读为主线,实现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在这个阶段,为了平衡孩子的中英文阅读能力,先从自然拼读和高频词汇入手,就如同我们小时候学拼音,可以实现阅读的跨越式发展。

从分级读物到章节书阅读,让孩子达到像读中文书一样读英文书,并最终通过阅读生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助力孩子成长为具备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的国际型人才。

因为时间和空间所限,我们不可能去经历所有的事情,而阅读正好可以完成这个使命。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就相当于体验了作者的人生经历,既拓宽了视野,也增长了智慧。

要想真正提高孩子的英语阅读能力,离不开“两得”,即课堂学得+家庭习得。何谓“学得”和“习得”?下面苗爸先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学得”( learning)。指有意识地学习和研究一种语言。例如,翻译式学英语教材,背单词和课文,学语法等等,都属于典型的“学得”。

(二)“习得”( acquisition)。指通过大量接触和使用,潜移默化地学会一种语言。例如,小孩获得母语能力,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潜意识过程,而不是像在学校里,经过刻意的,按部就班的学习,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习得”。

对于儿童英语阅读训练来说,既需要使用母语的方式开始英语启蒙,进行大量的听读输入,同时也需要通过课堂上的精听精读,配合家庭泛听泛读的输入,孩子的阅读能力才能最终得以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双语同步

大家在进行语言启蒙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如果花费大量的时间训练孩子学英语,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母语的自然习得?

这种情况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影响程度大小和时间长短的问题。一般来说,大多数普通家庭,英语启蒙对中文习得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毕竟,我们生长生活在中文大环境里,每天耳听眼见的都是中文,孩子学会中文基本上不用担心。

如果父母的一方或双方有着优秀的英语水平,并且给孩子的英语启蒙比较早,倒是会出现英文强势影响的问题。前两天,有位宝爸私聊说:我意识到孩子的英语可能远远好过他的中文,他的中文可能稍稍落后于同龄人。

比较理想的处理方式,父母双方一人负责中文,一人负责英文。例如,爸爸只和孩子说中文,妈妈只和孩子说英文,这样,两种语言同时启蒙,是培养双语宝宝的最理想方法。

然而,会说英语和会教英语是不同的,就如同大家都会说中文,但是懂得中文启蒙的父母并不多。苗爸经常见到有些父母教孩子中文的时候,缺乏耐心、也不会陪孩子说话,把孩子交给电视听儿歌或看动画片,自己在一边玩手机。

如果读过苗爸以前推荐过的《父母的语言》一书,就一定懂得父母必须不断地与孩子说话,增加孩子接触父母的语言的机会,因为孩子所说的话的85%都是模仿父母的语言。

在进行语言启蒙的时候,务必把中文放到跟英文一样的高度,像对待英文一样对待中文。父母分工合作,一人中文一人英文。如果无法做到, 也可以一天中文,一天英文。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中文思维和英文思维,但是不要同时进行,即一句中文一句英文的翻译式启蒙。因为这将导致孩子在学英语的时候,会借助中文拐杖,影响启蒙效果。

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启蒙,都可以使用TPR(全身肢体反应)教学法,即父母说指令,孩子做动作。英语基础不好的父母可以借助“苗爸英语启蒙TPR闪卡”,利用点读笔帮助孩子掌握192个英语日常生活场景动作短句。

03

它山之石

我看到很多人在英语启蒙上走弯路,有的人发现得早,及时调整方向和策略,有的人一条路走到黑,使孩子错失了更好发展的可能。

其实,可以了解一下其他人的英语启蒙历程,然后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进行借鉴,再不断调整,直到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学习方法。

下面苗爸分享几个英语牛娃的学习方法:

(一)4岁言言

4岁小朋友言言拍视频教英语,让央视都忍不住转发点赞。言妈介绍经验说,英语学习无需死记硬背,把英语融入进生活,孩子自然而然地就能记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杜兆泽川

甘肃牛娃杜兆泽川,3岁的时候,英语词汇量已经达到小学六年级水平。7岁的时候,半年学完了西班牙语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后来参加了安徽卫视的《超级演说家》,使他名声大噪。接着参加了央视在美国的哈佛大学举办的2015年英语风采大赛国际赛,获得决赛第四名。13岁的时候,跟哈佛面试官见面,为将来读哈佛大学铺路。

在杜兆泽川4岁的时候,妈妈为了给他创造与他人沟通的机会,培养他的胆量,带着他去嘉峪关长城景区当志愿者,让他跟陌生人打招呼聊天。正是在与外国游客的沟通交流中,他的英语口语得到了快速地提升。

(三)王诗龄

李湘女儿王诗龄,8岁参加时装周,全程英文接受媒体采访对答自如。有人会说富二代家庭条件优越,学好英语自然比较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且不说这种说法的逻辑问题,我们主要是学习牛娃的英语学习方法。苗爸曾经看过7岁王诗龄的一个微博视频,用英语介绍自己周末在家写数学作业,可以看出,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在生活中使用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