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条在建线路,累计64座车站已封顶,53座车站正进行主体结构施工;18号线三期工程骡马市站成功攻克了深基坑施工;轨道交通资阳线顺利上跨运营中的18号线,完成盖梁施工……

落实市委关于拼经济、抓发展的要求,坚持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两手抓,全市轨道交通建设全力以赴完成建设投资任务,加快项目进度。

轨道交通项目248个工点全面复工复产

在成都轨道9条线路248个工点上,从车站基坑到区间隧道再到高架段,机器轰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15日,全市部分区域恢复正常秩序的当天,我们有56个工点已复工;9月18日,轨道交通项目248个工点全面复工复产。”据成都轨道建设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促进从全面复工后到满产达产,该公司成立了生产专班组,全面统筹生产各环节、各要素,全力推进线路建设。目前,9条线路已全部达到满产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奋战四季度、冲刺一百天,该公司紧盯年度目标,优化梳理生产及资金计划,制定建设目标任务清单、节点清单、责任清单,实施挂图作战,将责任压实到建设一线最末端;紧盯建设工程节点,强化计划调度管理,统筹线路建设全生命周期生产要素,加大各方协调、着力突破前期工作等重重难点,为项目建设连续高效施工夯实基础;紧绷安全生产弦,保持疫情防控不松懈,积极创建“无疫工地”,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红线;开展“奋战四季度 冲刺一百天”劳动竞赛活动,全面调动轨道交通建设者的大干热情,激励全体上下锚定目标、鼓足干劲、一战到底。

32000余人奋战施工一线

9月21日,在轨道交通17号线二期西大街站,新一批建设者及新增的挖掘机、混凝土罐车,正严格按照疫情管控要求,进入项目施工现场。

17号线二期工程建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满足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17号线二期已在浣花里站、西大街站、城隍庙站及踏水桥站等关键站点,增加一定比例的结构作业人员、土方开挖设备及生产物资材料,全力抢抓车站结构施工关键节点。”

据了解,为大幅提升产能,成都轨道建设按照一手抓当前、一手抓长远的要求,对在建线路关键节点加大了材料、机械、人力等资源投入保障。加强建设物资储备,根据生产节点,提前沟通协调生产物资进场时间,保障钢筋、管片、混凝土等主要材料提前储备、正常使用;加大土方开挖、吊装、货运车辆等设备投入,保障施工有序推进;克服因疫情影响带来的劳动力紧张状况,优化人员配置,提前筹划督促人员进场,着力加强土方、网喷、结构等人员投入,形成施工高峰,达到产能最大化。目前,9条在建线路已投入32000余人、92台盾构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连续施工保障项目进度

在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龙港站,土建工人正在进行安全出入口底板钢筋绑扎、轨排井封孔作业,机电工人正在进行站内综合支吊架、风管、水管安装及砌体作业,通信及综合监控工区的工人正在进行支架、线槽及线管安装……各专业人员各司其职、交叉施工,繁忙有序。这样的工作场景在轨道建设施工现场随处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线路正努力创造条件,合理安排工序衔接,积极开展交叉作业,保证连续施工,保障项目进度。”成都轨道建设工程调度中心负责人说。

据了解,成都轨道建设根据施工作业面实际情况,挂图作战,着力优化施工组织,提前做好各道工序间的施工衔接。在进行车站土建施工的同时,详细梳理车站附属结构施工筹划,开展车站附属结构施工;针对部分土建已完工作面,积极组织站后施工单位尽快进场,缩短工序转换时间,多开工作面,实施交叉作业,以空间换时间,全面提升建设效率。紧抓施工黄金期,延长有效作业时间,规范合理开展夜间施工,具备条件的点位合理安排作业人员进行24小时轮班制施工及管理,保持建设进度与时间赛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线路建成这样了

轨道交通资阳线

全线共7座车站封顶,4个盾构区间,其中一个双线贯通,一个单线贯通,累计掘进完成总量的58%。

8号线二期

3座车站已封顶,预计近期龙港站—莲花站左线区间,龙潭寺站—同乐站右线区间两台盾构将始发。

10号线三期

红牌楼站已封顶,高升桥站、武侯祠站、人民公园站、文翁石室站4座车站正进行主体结构施工。

13号线一期

10座车站已封顶,11座车站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

17号线二期

7座车站已封顶,11座车站正进行主体结构施工。

18号线三期

1座车站已封顶,3座车站正进行主体结构施工。

19号线二期

12座车站已封顶,全线盾构区间实现洞通、短轨通,暗挖、明挖及中间风井土建结构全部完成。

27号线一期

全线共计16座车站封顶。

30号线一期

7座车站封顶,13座车站正进行主体结构施工。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袁弘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卢娅芮 图片 成都轨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