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早晨,坐落在朱宅村内,拥有400年历史的桐木殿格外热闹。一大早,村里的青壮年们就将木桶、水带、喷枪头等传统灭火工具摆放在寺庙空地上,准备着今天的“试水龙”活动。

“试水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活动正式开始,将“水龙”组装好后,在青年们紧密配合下,一道道水注喷射而出,修葺一新的庙宇上方瞬间形成了一座座“水桥”。天空下着雨,但是丝毫不影响人们争先的热情,来自不同自然村“水龙会”的小伙子们卯足了劲,努力将自己的水柱射得更高。据悉,将水龙喷射得最高者,是一种特殊荣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在另一边,村级志愿消防队也拿出了“洋龙”——消防水枪。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消防工具变得更加实用有效,朱宅村也借此契机开展消防演练,提升消防应急能力。

小科普:

在桐木殿举行水龙会是朱宅村一直以来的传统。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江淮大旱,饿死者众,胡则上疏求免江南各地身丁钱,诏许永免衢、婺两州身丁钱。两州之民感其德,多立祠祀之。桐木殿就是附近的人们为了祭祀胡则而立。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在历史悠久的桐木殿内,村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纪念胡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体悟古人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