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砖基础构造

砖基础下部通常扩大,称为大放脚。大放脚有等高式和不等高式两种(图3-15)。等高式大放脚是两皮一收,即每砌两皮砖,两边各收进 1/4砖长;不等高式大放脚是两皮一收与一皮一收相间隔,即砌两皮砖,收进1/4砖长,再砌一皮砖,收进1/4砖长,如此往复。在相同底宽的情况下,后者可减小基础高度,但为保证基础的强度,底层需用两皮一收砌筑。大放脚的底宽应根据计算而定,各层大放脚的宽度应为半砖长的整倍数(包括灰缝)。

在大放脚下面为基础地基,地基一般用灰土、碎砖三合土或混凝土等。在墙基顶面应设防潮层,防 潮 层 宜 用 1 : 2. 5 水泥砂浆加适量的防水剂铺设,其厚度一般为20mm,位置在底层室内地面以下一皮砖处,即离底层室内地面下 60mm处 。

2.砖基础施工要点

(1) 砌筑前,应将地基表面的浮土及垃圾清除干净。

(2) 基础施工前,应在主要轴线部位设置引桩,以控制基础、墙身的轴线位置,并从中引出墙身轴线,而后向两边放出大放脚的底边线。在地基转角、交接及髙低踏步处预先立好基础皮数杆。

(3) 砌筑时,可依皮数杆先在转角及交接处砌几皮砖,然后在其间拉准线砌中间部分。内外墙砖基础应同时砌起,如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留置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斜槎高度。

(4) 基础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由高处向低处搭接。如设计无要求,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大放脚的高度。

(5) 大放脚部分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筑形式。水平灰缝及竖向灰缝的宽度应控制在lOmni左右,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要错开。要注意 丁字及十字接头处砖块的搭接,在这些交接处,纵横墙要隔皮砌通。大放脚的最下一皮及每层的最上一皮应以丁砌为主。

(6) 基础砌完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回填土要在基础两侧同时进行,并分层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