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预印版杂志bioRxiv在线发表了庆尚国立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Jae-Yean Kim课题组题为“CRISPR/Cas-based precision gene replacement in plants via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independent approaches”的研究论文。他们采用微同源介导的末端连接(MMEJ)方法实现了植物基因组的精确替换。MMEJ介导的精确基因替换比cNHEJ产生更高的靶向编辑效率,在番茄,生菜和卷心菜中分别高达8.89%,4.47%和8.9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策略采用两个靶位点,这样就可以预测双链DNA的切口位置(PAM前3-4位间)。两个预测的切割位点之间的序列被用作供体模板,供体模板DNA序列可以插入目的突变序列,使其能够实现靶向碱基变化,同时可以避免基因替换后复发性切割。在MMEJ介导的编辑的情况下,侧翼DNA序列充当同源序列(图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微同源末端介导同源重组

首先在番茄原生质体中做了对比实验,目标突变6对碱基对(图2-a),比较了同源末端和非同源策略,结果显示同源末端策略可以实现2.46%的编辑,非同源末端策略仅实现0.09%的编辑;对同源末端介导的统计结果发现,实现6对目标编辑的效率高达9.72%(图2-b);供体剂量会影响MMEJ介导的编辑效率,其编辑频率会随着供体剂量的增加而导致所有碱基变化频率增加(图2-c);有效的微同源性长度(8-20个碱基)同样会影响编辑效率,当微同源性短于20 bp时,总编辑效率从4.22±0.47%(MJ.HPAT3-1)降至2.33 ± 0.31 % (MJ.HPAT3-2)和2.65±0.58%(MJ.HPAT3-3)(图2-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后续他们在生菜和卷心菜中做了探索,采用两端含有20碱基微同源序列。在生菜中,MMEJ介导的精确编辑在LsALS1基因位点实现最高4.47%的编辑效率;在卷心菜中,在BoTT1位点获得最高的精确编辑效率(7.27±4.46%)。

综上所述,他们成功地运用MMEJ介导的策略实现了植物中的精确基因替换。然而,它需要进一步优化效率,特别是从编辑细胞中再生植物的效率。该报告提供了另一种精确的基因编辑工具,可能有助于推进未来的作物育种。

如转载,请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