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进入了9月份,近日国内多地层出不穷的疫情又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关注。毕竟,一旦身边出现疫情,为了切断传播,做好防控,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工作都有可能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在对抗新冠疫情方面,目前为止除了采取相关的隔离,筛查措施以外,疫苗和药物的不断出现,也给了我们进一步战胜病毒的更多选择。但可惜的是,疫苗并不能完全起到预防新冠感染的作用,而目前已经上市的抗新冠药物也都有各自的缺点,乏善可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抗新冠的道路上不断涌现出的药物有不少,但有的逐渐被淘汰,有的则显示出了一定的缺点,例如早期被世卫组织列入抗新冠药物的羟氯喹,最终因为在临床使用中缺乏有效性,而撤销了推荐;而当年的“希望之药”瑞德西韦在世卫组织的团结试验中也没有获得实质性的疗效确认。

聚焦目前国内外已经获批的相关药品,国外上市的口服抗新冠药主要有帕罗韦德(Paxlovid)以及莫匹那韦等口服药物,以Paxlovid为例,这个药物目前的适应症是对于重症风险的预防,主要用于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而且有高危风险的人群,而相关研究表明,这个药物对于65岁以下的人群,几乎没有获益作用。而且还有相关报道显示,服用Paxlovid转阴后的患者,有不少都会再次复阳。

国内上市的抗新冠药物主要包括注射给药的联合抗体药物,以及口服给药的阿兹夫定,而目前阿兹夫定的获批的适应症是用于普通型的新冠肺炎患者,其应用范围也是很有限的。而近日的一则好消息是:我国纳米技术的科学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具有广谱抗新冠病毒作用的纳米材料,为新冠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了全新的作用机理和思路。

纳米材料很多朋友既熟悉,又陌生,它的应用非常广泛,而在医药学领域,纳米材料可以作为疫苗、抗体以及抗病毒药物的递送载体,而其实纳米材料本身,也可以与病毒表明的蛋白之间产生相互作用,从而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的接触,进而抑制新冠病毒对于人体的感染和侵害。

这种开发并非没有先例,VivaGel就是一种著名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纳米材料制成的凝胶,它通过阻断病毒-细胞的相互作用用于预防HIV和单纯疱疹病毒。而此次中国科学家此次发行的具有抗新冠病毒作用的纳米材料叫做“铜铟硫磷”(CIPS),是一种超薄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强大的抗新冠病毒能力。今天的这篇科普文章,就来为大家介绍下这种神奇的抗新冠病毒“大杀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IPS是如何对抗新冠病毒的?

新冠病毒之所以能够感染人体,并对人体造成健康伤害,其表面的S蛋白至关重要,这就好像是一把“钥匙”,它能够与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受体结合,通过这样的结合,从而病毒侵入细胞,复制繁殖,进而伤害人体受感染组织的健康。

CIPS这种纳米材料,是对于新冠病毒具有高度选择性的一种纳米材料,它能够高效结合各类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从而阻断新冠病毒对宿主细胞的侵袭和感染,达到预防和对抗新冠病毒感染的作用。

也就是说,这种纳米材料能够高效地替代人体内细胞受体,与病毒表面刺突蛋白形成高度选择性的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病毒侵害人体,损伤人体健康的作用。

除此之外,CIPS作为一种外源性物质,在肺部更易于被人体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所吞噬。CIPS会特异性的黏附在新冠病毒表面,形成病毒与纳米材料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更易于引起巨噬细胞的摄取、降解和清除,提高了病毒的清除效率。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种纳米材料好像是一种胶水或陷阱,它们能够捕获新冠病毒形成复合物,减少病毒侵入引发的健康危害,还能够替自身免疫系统对新冠病毒的识别和清楚,提升清楚效率。

CIPS对多种新冠病毒变体都有效

不管是疫苗还是药物,在抗新冠病毒方面,目前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这种变异到目前为止仍然在不断进行中,而对于疫苗和药物来说,病毒每变异一次,疫苗或抗病毒药物可能失效的几率也就越大。而新型纳米材料CIPS对于各种新冠病毒变体的结合能力如何呢?

研究表明,CIPS能够高选择性的结合包括德尔塔病毒,奥密克戎变体在内的多种变体(包括Alpha,Beta,Delta,Omicron),既能够与这些变体的S蛋白结合,改变受体结合域的结构,又能够竞争性的结合病毒中与血管紧张素受体2受体结合的区域,从而改变病毒的S蛋白这把“钥匙”,使其无法识别宿主细胞的受体,从而实现广谱抗新冠病毒的作用。

研究团队发现CIPS能选择性、高效地结合新冠病毒以及4种VOC变异株(Alpha、Beta、Delta、Omicron)S蛋白,与RBD结构域发生相互作用,既能改变RBD的结构,又能竞争性结合其ACE2受体的结合区域,导致S蛋白这把“钥匙”无法识别宿主细胞受体的“门锁”,从而能够广谱地抑制新冠病毒及变异株入侵宿主细胞。

CIPS 抑制新冠病毒的效力如何?

在目前已经发表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研究人员逐步测试过程中,CIPS显示出了对新冠病毒良好的抑制作用。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感染新冠病毒的细胞在CIPS存在48小时后,新冠病毒的感染率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的下降,而细胞的活力本身并未受到影响,选择指数为17.6,非常优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研人员继而在人类器官和小鼠动物模型上进行了试验,实验结果均表明,CIPS在结合新冠病毒后,不但能够高效抑制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还能够促进巨噬细胞对病毒的清除。对于确认肺部感染新冠病毒的小鼠模型,通过鼻腔给药用CIPS进行治疗,两种剂量的治疗均能够显著减少感染,组织损伤减少,白细胞浸润以及肺部炎症因子的表达,都有所减少。这证明CIPS在治疗和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中,都是非常有效的。

CIPS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

这样的药物如果应用于人体,良好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是必不可少的。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CIPS在小鼠实验中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滴鼻给药的CIPS能够在7天内从小鼠肺部快速代谢,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在血液和其他内脏组织中,CIPS也很少进入,未观察到其对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也未发现血液毒性和免疫毒性。因此,从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的角度来看,这种材料也是具有高效安全,生物可降解性的。

当然,一种材料从细胞、类器官、动物试验证明有效安全,到制成药物应用于人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科研人员的这项新发现,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对抗新冠病毒的新思路,这种通过“纳米蛋白冠”的原理开发的捕获型新型纳米材料,具有全新的抗新冠病毒作用机制,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希望这种材料能够真正成为我们对抗新冠病毒的利器。

参考文献:
[1] Zhang, G., Cong, Y., Liu, FL. et al. A nanomaterial targeting the spike protein captures SARS-CoV-2 variants and promotes viral elimination. Nat. Nanotechnol.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65-022-011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