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娇生惯养的小家碧玉、被父母出卖的青楼少女、慧眼识英雄的都督夫人……

这三组关键词,构成了上海锦江饭店创始人、世纪老人董竹君堪称传奇的少女时代。

翻开她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企业家、妇女运动的先驱、新中国国宾饭店的创始人……

一连串闪光的业绩,光辉灿烂,卓尔不群,可也许只有回溯她的童年和少女时代,才能发现造就“不凡”的终极奥秘。

锦江饭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追根溯源才能明白,到底是什么塑造出一个自立自强、不断冲破自我和打碎枷锁的女性。

董竹君1900年出生在上海的贫民窟里,父亲是黄包车夫,母亲是家庭妇女,幼时名叫董阿媛。

虽然家境贫寒,但因为家里只有她一个孩子,所以差不多十年的时间,董竹君也算是父母特别是父亲的掌上明珠。

父亲每日拉黄包车外加跑腿干重活,回家后不但对小阿媛百般呵护,调解她和严厉母亲的矛盾,甚至从微薄的收入里挤出钱来供她读书。

董竹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街坊邻里都说小阿媛有福气,得到父亲呵护,读了书,还长得眉清目秀,将来怕是要做读书人的娘子当官太太。

这倒也不是邻居们眼红嘴碎说闲话,父母期望自己的儿女有个好前程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因为没有其他的儿女,董竹君父母养老的希望自然都落在董竹君身上,对她的要求格外严格。

董竹君的父亲虽然只是个黄包车夫,几乎目不识丁,但坐得起车的客人大部分都是有钱有闲的阶层,和这些人接触多了,也算有几分见识。

左一董竹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个年代女孩子不能出仕做官,唯一改换门庭的出路就是嫁到一个跨越阶层的人家。

这样的人家会挑选什么女子进门,董竹君的父母只是一知半解,但不妨碍他们一样一样学起来。

在董竹君获得上学机会之前,其实已经经历了一次考验。

那就是,裹小脚。

清末一些乡绅家庭选择女眷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女孩子的脚是不是裹得好。

董竹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标准现在虽然看起来荒诞,甚至被人解读得五花八门,但在当时却蕴藏着很简单很朴素的原因。

那就是家庭对女孩子的教养。

裹小脚的女孩,是不会干重活也不会抛头露面的,这两点代表她所出身的家庭一方面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则注重闺训和家教。

一些迂腐的乡绅之家,很喜欢选择这样条件的女孩做媳妇。

左一董竹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竹君的母亲无疑是希望女儿走上这条路的,她就是个没有裹脚的天足妇人,所以只能嫁个拉黄包车的苦力,自己还要出门做佣工贴补家用。

看到女儿清秀的眉眼,她不想女儿业和她一样,成为一个“半截观音”,嫁不到好人家。

“半截观音”的意思就是那些出身市井,面目姣好却一双大脚的漂亮女孩,别人嘲笑她们因大脚而低嫁,却不知真正的原因是家贫。

裹脚是非常痛苦的事情,用残酷的手法将脚骨折断并长期保持这个状态,最后形成畸形。

出局的烟花女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竹君的母亲虽然下了决心给女儿缠足,但慈母心肠让她实在下不去狠手。

董竹君从小就十分机灵,小小年纪察觉到母亲的犹豫,于是进行了坚决反抗。

董父一方面舍不得女儿,一方面也觉得裹脚不是嫁入豪门的必要条件,所以站在了女儿一边,小阿媛逃过了裹脚的痛苦。

非但如此,董竹君还因祸得福,可以去上学了,就此度过了她童年最美好的时光。

不过这个快活的女孩并不知道,她的快乐也到此为止,被最亲的人背叛和出卖的厄运已经在拐角等待着她。

董竹君不及金钗之年时,她的父亲得了重病,不能拉车了,母亲虽然一直做着帮佣,但因为要照顾病人经常请假也难找差事。

家庭生活愈发拮据,小阿媛被迫辍学,可父母并没有留她在家里帮忙家务,反倒是把她送去拜师学戏。

董竹君大吃一惊,念了几年书,她早已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懵懂幼童,父母和街坊四邻对她的期待,她也心知肚明。

可是学戏,显然和她之前的人生规划有极大的偏差,毕竟那个年代戏剧演员还是被称作下九流的社会底层。

特别是女性,目前虽然家贫,但她依然还是清白之家的女儿,不愁嫁个门当户对的正经人家。

董竹君的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旦去登台唱戏,她就是抛头露面的风尘女子,命运将迥然不同。

这种窥探到未来的恐惧感,让小小的阿媛内心十分抗拒,她不去学戏,吵嚷着有学戏的钱,为什么不继续让她读书。

母亲呵斥无效之后,和她关系最亲密的父亲终于出来摊了底牌。

原来,父母在生活陷入无望的窘境之后,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要把董竹君送到长三堂子里去做“清倌人”“小先生”。

清末民初,列强环伺、军阀四起、民不聊生的乱世里,一些黑暗的产业却获得了畸形的繁荣,高等花柳业就是其中之一。

董竹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三堂子是清末民初时上海特有的产物,他们以明末秦淮河为模板,以风靡整个清朝的“清吟小班”为套路,成了乱世一道特殊的风景。

所谓“清倌人”“小先生”就是长三堂子里还没正式接客的年轻女孩。

长三堂子购买眉眼清秀的年轻女孩,从小培养她们唱戏、歌舞,甚至还要念书、绘画,琴棋书画都要有所涉猎。

等到才艺小有所成、身形张开时,这些女孩子就要作为“清倌人”“小先生”出局应酬,待价而沽。

董竹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末民初的上海滩,已经成为各种冒险家的乐园,每日灯红酒绿的饭局难以计数,这些酒局最昂贵的点缀就是来“出局的先生”。

这里“出局的先生”指的可不是什么名流大儒或者前辈学者,而是一个个花枝招展的青楼尤物。

她们都是长三堂子里经过严格训练的高级风尘女,因为都有几分学识见识,甚至精通某一项弹唱歌舞,所以被称为“先生”。

“出局”就是出席酒局饭局,寻欢作乐的欢场豪客们邀请自己喜欢或者相熟的前来陪酒,以示风雅豪阔。

董竹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先生”出局起步价就要三块大洋,再加上她们基本都要再带“小先生”和伺候的娘姨,林林总总的费用够普通之家一个月的花用。

“小先生”还不必出卖肉体接客过夜,算是见习风尘女。董竹君的父亲对她许诺只把她卖三年,三年之后一定把她赎回来。

董竹君听到父亲对她的安排时,如同五雷轰顶,她对人生的憧憬和幻想在那一刻被击得粉碎。

泪水涌上她的眼眶,她几乎看不清面前这个说着可怜巴巴的安慰,却又有不容置疑眼神的男人。

那是她的父亲,从小给她最多宠爱、最大希望的父亲,所以这么多年她对自己的培养算什么呢。

小小的竹君心里产生了一丝怀疑。

但同时从小接受的关于孝顺的教育和父母多年来对她的关爱,让她强行把这些怀疑的念头压了下去。

她并没有像反抗裹脚那样大哭大闹,也没有像排斥学戏那样百折不挠,因为她知道能给她做主撑腰的人已经不会站在她一边了。

她顺从地接受了父亲的安排,跟着他走进了五马路一家长三堂子的大门,又站在门口听了一遍他关于三年后就能回家的许诺,目送他离开。

进了长三堂子,董竹君一开始非常麻木,终日机械地在老鸨的指挥下做事,学习化妆穿衣待人接物,仿佛一个行尸走肉。

但长三堂子里其他女性的悲惨命运让董竹君很快惊醒过来。

清末民初上海的烟花女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被打得遍体鳞伤的,有深陷鸦片烟瘾形容枯槁的,也有被情所困遇到负心人形状疯癫的……

这些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红粉骷髅让董竹君清醒了很多,也对未来有了更多的考虑。

经过一次买卖,她不再相信父亲的三年之约,但她也绝不想在成为青楼里的孤魂野鬼。

董竹君振作起来,开始积极学东西拓人脉,很快就在堂子里笼络住一个姓孟的阿姨,也就是打杂的中年妇人。

孟阿姨在风尘中打滚多年,深谙其中的黑暗和残酷,但她的心并没有完全冰冷,依然还保持了几分人性和怜悯,教了董竹君不少东西。

靠着孟阿姨和其他人指点,董竹君才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条件和前路的风险。

当初父亲卖掉董竹君是换了三百块大洋,以长三堂子来说,这个价钱买入算是高价了。

毕竟他们从人贩子手里收购的小女孩,只要几块大洋就够了,而且年纪小的女孩更方便他们调教,易于管理和控制。

董竹君之所以能卖出高价,完全是因为她从小生活在城里,父母娇养念过书,通身气派比大户人家的小姐也不差什么。

此外董竹君还学过戏,可以卖唱表演,几乎不需要长三堂子再做长期培养,收拾打扮一番就能直接出局赚钱了。

虽然一双天足略有遗憾,但现在流行洋派,客人们也都不排斥天足的少女了。

清末民初上海的烟花女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阿姨看着董竹君越来越美丽的脸,心中满是叹息,买进来身价就三百大洋,想赎身的话十倍不止。

董竹君搞清楚这些关节后也在想着这个问题。

她很清楚自家的底细,父母也是完全没办法了才把她了三百大洋,将来根本无力救自己脱身。

想脱离苦海只能靠自己,想通这一点的董竹君默默下定了决心。

从此董竹君学艺出局时都更加用心,很快就成了颇受欢迎的“小先生”,很多客人向堂子打听她的事情,想作她的第一个“恩客”。

堂子里的主事心中窃喜,觉得奇货可居,便端起架子不断抬着身价:“阿拉兰春(董竹君在青楼化名杨兰春)可是城里念过书的女先生。”

清末民初军阀割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爹娘疼她,说好了只卖艺不卖身,三年后要来赎身的,我们可不敢做她的主,要是不足够诚意,她父母是绝对不肯的。”

来往欢场的浪荡子们谁不知道这是青楼里哄抬价格的话术,便都笑着退去,反正到了年纪自然会出来接客,他们不肯做冤大头。

这倒也让董竹君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筹谋如何逃离魔窟,重获自由。

董竹君最初的计划就是逃跑,心思缜密的她,早就探查规划好了逃跑的路线和方法。

迟迟没有行动的原因就是董竹君清楚,逃出这个金丝牢不难,难的是之后的归宿。

家早已不是安全的港湾,父母也根本不会提供庇护,她的逃离倒是可能给父母带来新的灭顶之灾。

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像梁红玉风尘中遇到韩世忠一样,给自己找到一个足够遮风挡雨的保护人。

董竹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阿姨不知这个妙龄少女心中的盘算,虽然在长三堂子里见多了悲欢离合,但她确实见识短浅,只担心迫在眉睫的危机。

堂子主人至今还在故弄玄虚的放话,不外乎董竹君年纪太小,还不足以卖出最高价,一旦鲜花绽放,他们绝对不会放过。

作为贴身伺候“小先生”的亲近人,孟娘姨对董竹君的身体状况非常清楚,对堂子主人的盘算也心知肚明。

所以当某天早上,服侍董竹君起床的孟阿姨看到少女内衣上的血迹时,一时间心乱如麻脱口而出:“快逃!不然要接客了!”

董竹君也明白自己初潮已至,只要找到愿意出天价的肥羊,就会被按头接客,留给她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孙中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上天垂怜,董竹君也找到了那个可以帮助她脱离苦海的人,因此从女孩成长为女人的标识,是她的危机也是机会。

这时满清王朝刚被推翻,各路军阀拥兵自重,为推翻满清奋斗多年的孙中山处境十分尴尬。

很多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党人,常常以青楼为掩护进行秘密行动。

他们和一般寻欢的客人不同,虽然也照例招长三堂子的风尘女郎出局陪酒,但基本都是当作掩人耳目的障眼法,主要心思都在正事上。

董竹君敏感地意识到这类客人的不同,其中一个年轻人更是格外引起她的注意。

夏之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年轻人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身材不高,其貌不扬,但每次出席,都是最受尊敬的贵宾,所有人都对他奉承不已。

可董竹君觉得他绝非一个普通的豪门阔少,虽然他也有公子哥特有的嚣张霸道,但却没有一丝二世祖常见的外强中干。

言行做派,带着一股子十里洋场罕见的杀伐果断,绝非温柔乡里的纨绔子弟。

这个年轻人显然也注意到了董竹君,几乎每次都招她来出局,觥筹交错间,两人常常四目相对,仿佛时间暂停,天地中只剩他们二人。

一开始董竹君还不知道年轻人到底是谁,因为按照长三堂子的规矩,局票通常只写着对方的姓氏,尊称老爷。

所以董竹君只知道他姓夏,酒局上不同的人对他的称呼也是五花八门。

商人叫他“夏司令”,官员叫他“夏都督”,带着江湖气的草莽叫他“夏二哥”。

直到二人心照不宣的独处时,董竹君才知道他叫夏之时,出身四川豪族,是川渝地区推翻满清王朝的主将之一。

此时刚刚卸任了官职,准备前往日本继续求学,在上海逗留,是为了进行讨伐袁世凯的秘密行动。

民国初年的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竹君震惊于对方身份的尊贵和复杂,对他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大感钦佩。

但真正打动她芳心的,是夏之时听她诉说对于未来的恐惧和逃离的计划后的态度。

夏之时毫不犹豫的表示愿意给她赎身带她离开,并且会让自己道上的朋友照顾她的家人。

这个干脆利落的答案让董竹君十分满意,因为她知道这个男人有力量作出这样的承诺。

对他来说,无论是赎身需要的金钱还是保护一家老小需要的力,都是举手之劳,一手就可以包办。

夏之时与董竹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董竹君却不想坐享其成,她在青楼、甚至在父亲那里明白了一件事,如果完全指望他人,那么才是没有一点希望。

董竹君表示不需要他花钱给自己赎身,她能自己逃出来,夏之时只需要保证长三堂子不会去骚扰自己的父母即可。

夏之时对董竹君的提议很吃惊,他不但出身豪族,戎马生涯更是让他家财万贯,这一笔赎身的费用对他来说九牛一毛。

但听过董竹君的解释后,他又不禁对女子的自强自信所折服,原本只是出国前的插曲,可美丽的女子却让他生出念头与之长相思守。

夏之时的性格确实有几分简单粗暴,心念已定便立刻行动,直接向董竹君求婚,并且说要带她一起去日本。

董竹君又惊又喜,可经历过亲人背叛的女孩并没有昏了头脑,她冷静地表示,自己绝不做姨太太,如果夏之时只是想纳小,她只能拒绝。

此外,自己愿意和他一起去日本,是想留学读书完成学业,并不是纯粹的避难,她的心愿始终是读书明理,做一个有用之人。

我们并不能确定夏之时最初求婚是想将董竹君置于何种身份,但他显然被董竹君单纯朴素却又坚定强韧的态度所打动。

他接受了董竹君全部的条件,并很快举行了婚礼,董竹君从人人轻贱的卖唱女成了众星捧月的都督夫人。

当董竹君和夏之时手挽手登上前往日本的大船时,她很清楚昨日种种已经结束,仿若重生,真正的人生才刚开始。

董竹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不会是一片坦途,但无论遭遇什么,她都不会再像当年被父亲卖进长三堂子一样屈服和任人摆布,她的命运要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未来漫长八十多年的光阴中,董竹君无论经历怎样的风云变幻、人生坎坷都没有忘记自己最坚定的信念:

做一个独立、自强、不屈服也不妥协的坚强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