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披荆斩棘2》接棒《乘风破浪3》空降开播,首播初舞台播放量已经高达2.2亿,更包揽了十几条热搜。这一类“哥哥姐姐”们的竞演节目已经出了很多档,但依旧有观众买账,最吸引观众的还是偶像明星的“生命力”。

“回忆杀”是关键

这一季的《披荆斩棘》中邀请了上一季的人气选手,陈小春自不必多少,上一季的冠军还得了“梗王”的称号,“大湾区,做大做强”圈了不少粉;同为“大湾区”选手的张智霖这一季也在,生动诠释了什么叫:把优雅进行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位实力和人气兼具的嘉宾李承铉,去年凭借一首《天上飞》突出重围成为一线艺人,已经接到优酷S+的项目。另一位张云龙也颇具人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上一季的热度和成绩做基础,这一季的阵容非常豪华,港台艺人占了三分之二。32位“哥哥”包含了老中青三代,有60岁的杜德伟,58岁的温兆伦,56岁的任贤齐;也有年纪尚轻的范世琦、金瀚、杨长青。从六零后到九零后,从演员歌手到舞者rapper,32位嘉宾几乎全方位覆盖了各个年龄的观众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第一次公演的选曲来看,这部综艺已经拿下了大半的热搜,观众还没从“甜心教主”走出来,又成为了“苏有朋女孩”。除此之外,还有张震岳的《思念是一种病》、任贤齐的《伤心太平洋》、吴克群的《为你写诗》、郑钧的《私奔》等经典歌曲都引起了线上线下观众的大合唱,苏有朋的个人演唱视频在微博的播放量达19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浪姐》《披哥》这一类节目请的明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曾经很红,是一代人的青春,为的也是引发一代人的共鸣,打“情怀”牌。所以选人的标准一定是有观众印象深刻的代表作,就像上一季言承旭的《流星花园》,这一季林峯的《使徒行者》;当然还要有观众熟知的话题度,就例如杨幂前夫刘恺威,创造集体记忆无疑是困难的,但引发集体的回忆却没那么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艺节目与电视剧不同的是,综艺节目往往靠前两期来吸引观众。第一期节目所有选手都演唱自己的代表作或者老歌新唱,这俨然是一个大型八零九零年代的青春歌会,大家听的都还是那些歌曲,怀念得却是当年的追星时光,买卡带、买海报、租光盘,想不火都很难。

观众看得是“生命力”

正如苏有朋在节目中所说:“岁月的历练没有让我们失去活力、创作力、竞争力。”观众看这个节目找的是自己在生活中逐渐失去的热情。

最有代表性的是港台艺人。这次入选的港台艺人年纪都偏大,与内地的对比非常明显。吴建豪是那一组年纪最大的,但为了呈现出有更好的舞台效果,依旧卖力练习,活力满满,永远是最积极的那一个;而反观那几个年轻歌手,一个低血糖差点晕倒,来自泰国的歌手甚至已经练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永远保持好状态则需要长期自律,吴建豪在备采中透露,除了日常规律健身之外,他平时吃的都是烫鸡胸肉、西兰花等。当他出现时还是早些年的样子,依旧能够完成高难度的表演,观众看到自己的偶像还如当初一般,是很热血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观众倍感兴奋的还有“哥哥们”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不断战斗,就像这个节目的主旨:“要战则战,披荆斩棘”。这档节目说到底还是一档竞演节目,虽然这些大前辈早就不需要靠一个节目中的名次来判定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但真到比赛的时候,他们反而非常认真,不管是练习还是策略,特别是郑钧组,看似躺平但对作品呈现有非常高的要求;吴克群组则是利用一切时间练习,即使是镜头看不见的地方,能让观众感受到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第一期中,哥哥们第一次见面的社交名场面就很有看点,有熟人综艺的影子,大家都开得起玩笑。上一季中热狗在赵文卓面前自称“小狗”这个梗至今还有网友提起。他们很多是认识超过二十年的同事,特别是一些港台艺人,会让观众看到有血有肉的人,甚至不介意展示一些不完美,他们可能脾气火爆,比较直率,有的比较社恐,小心翼翼,总之是形形色色的人,而不是包装成完美的像个“假人”的明星。

偶像的意义是让粉丝获得力量

偶像明星最基本的是做好自己的作品。一个优质的偶像会像一束光一样照亮粉丝的生活,给粉丝鼓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韩国男子组合Super Junior在家族演唱会上全开麦唱跳引发了全网热议,平均年龄35+的组合还能保持“老少年”状态,活跃在综艺节目、音乐剧等多个领域,只要出现在舞台上就扫去所有阴霾,活力满满,给粉丝带来了强大的力量。韩国“国民mc”姜虎东在节目录制时说:“虽然我们现在是在半夜录制,但观众是在傍晚收看,我们一定要保持高昂的精神。”这是明星存在的另一重意义,给观众带来情绪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的偶像业起步较晚,断断续续推出的组合没能形成体系,很多选秀出来的偶像,出道即失业,国内并非没有那么多舞台,而是他们的业务能力以及影响力不足以和专业歌手媲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并非把偶像当做事业去做,而仅仅是当做一个身份,外表光鲜靓丽,享受着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薪,而并非是他们口中的理想。张艺兴曾经在一个采访中说他可以为舞台放弃生命,遭到很多人的嘲笑,但是了解过韩国偶像组合的出道经历便能知道这不是说说而已。张艺兴练习了四年八个月,同一批的练习生是从开始的120人进100,100选60, 60选24, 24选12 ,最后的12个人一周淘汰一个。经过这样严苛的筛选,剩下的不仅是业务能力过硬,并且对偶像事业非常坚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国内这几年选秀出来所谓的偶像,大多并非有多么高的技艺,反而样样拿不上台面。但受利益的驱使,为了赶紧有流量赚快钱,是硬着头皮上节目,在节目中组个CP,更有甚者靠跑调上热搜,收获一批又一批的粉丝,出了节目再去演几部网剧,趁着有流量抓紧时间赚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个节目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老牌艺人是把歌手、演员当做事业去做的,他们有敬业精神,有对舞台的热情。而我们的很多偶像艺人做不到专注自己的事业,没有作品,负面新闻缠身,别说给粉丝力量了,不给粉丝添堵就不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往期回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