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古以来,血液总是被赋予一种神秘的色彩,例如家喻户晓的吸血鬼,它们必须依靠吸取血液来获取生命;相传教皇英诺森八世因为身体虚弱想通过饮用年轻人的血液来恢复活力。此外,“万能”的放血疗法在西方也风靡了数百年。在我国也同样如此,鲁迅笔下的治疗肺痨的“人血馒头”也曾是真实存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换血逆转衰老?科学家议论纷纷

或许是受到了这些文化的影响,现代科学家对血液依旧非常着迷,认为其与生命存在某种不可言说的联系。2005年,美国加州大学的Conboy夫妇在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他们将年轻小鼠和衰老小鼠“缝合”在一起,让两只小鼠共享血液循环,结果发现年轻老鼠的血液能让老年小鼠重新焕发青春活力,变得非常年轻。

这篇研究一出,立即引发了学界很大的轰动,不仅是因为研究成果,更重要是背后的社会伦理。但无论怎样,这篇研究引发了科学家们对于换血的关注。据统计,该论文引用次数已经超过 2200次,可以算得上换血领域的奠基之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一结果,科学家主要持有两种观点,一些科学家认为是年轻小鼠的血液中存在某种“青春因子”,让衰老小鼠变得更加年轻,而另一些科学家则认为是年轻小鼠的血液稀释了衰老小鼠血液中的“脏东西”,这才让衰老小鼠变得更加年轻。

稀释“脏东西”或许是正确答案

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须系铃人。Conboy夫妇提出的谜题,应由他们自己来解答。近日,斯坦福的Conboy夫妇在衰老领域顶尖期刊《Gero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成果,他们通过人体临床实验,发现稀释衰老血液可以有效逆转多项人体衰老指标,为稀释“衰老因子”的观点增添了强有力的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究人员招募了6名老年人与2名中年人,采用最安全的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进行稀释,每个月稀释一次,测量其体内反映衰老的标志物,结果发现细胞衰老标志物p16、DNA损伤标识8-OHdG等标志明显改善。此外,老年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并且它们的组成比例也表现地更加的年轻化。

换血机制仍不明,已有人等不及尝试

虽然科学家在换血领域已经探索了十几年,但具体机制仍不确定,目前也仅有这一项规模较小的人体实验。

但许多热衷于长寿的富豪和黑客可不管这些,他们直接拿自己当“小白鼠”。Pay pal创始人彼得·蒂尔就是其中之一,他每季度花费40000美元用于换血,渴望长生不老,因此也被称为“吸血鬼”富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稀释血液的代表当属俄罗斯的狂人Nikolay Sidorov和Yuri Khait,他们拿自己试验了血浆稀释,从结果来看,接受稀释的两人肝脏指标出现显著改善,骨髓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也改善了,原始T细胞数量激增40%。稀释似乎是起到了效果。不仅生理指标明显好转,也有不错的体感,Nikolay Sidorov表示:“就像早上喝了几杯咖啡,但这种状态能持续好几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不必急着等待换血疗法的落地,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等待更大规模人体临床试验结果,等到换血技术成熟后再考虑入场,何苦现在去当小白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