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0秒快读

手握6亿日活的抖音能解决饿了么流量焦虑,而饿了么可以补齐抖音外卖交付及履约短板。据双方描述,其服务模式为“即看、即点、即达”。

双方联手之下,抖音可以补齐本地交易和履约配送能力,成为入局外卖市场的新起点。而饿了么则通过短视频有了新的消费场景,获得了流量支撑,扩展收入的新渠道。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仅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就达到2.6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5.1%;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万亿元。

作者|史慧芳

编辑| 六耳

来源| 创头条

互联网巨头的联姻还在继续,这次轮到抖音和饿了么组CP。

近日,抖音、饿了么宣布双方达成合作,将通过优质的内容、丰富的商品和高效的物流配送,探索本地生活服务的新场景升级。

通俗地说,就是你在刷抖音的时候可以通过饿了么点外卖,不用切换手机软件就能实现吃喝与玩乐两不误。理论上,只要你钱包够厚,就可以刷着香喷喷的短视频一直到天荒地老……

不得不说,互联网大佬们对用户时间的争夺已至疯魔状态,对用户体验的追求也是已臻化境。

短视频平台和外卖平台合作并非首次。去年12月,快手与美团这对CP就已走在前面。然而,抖音剑指本地生活却并非一时兴起或仓促接招。

这一雄心至少显露于4年前。2018年,抖音在上海成立名为POI(Point Of Interest,即“兴趣点”)的团队开始试水。只是因为新业务进展并不顺利,未能在市场上溅起浪花。

直到2020年12月,抖音成立专门的“本地直营业务中心”,并调集大量人马围绕生活服务、餐饮等行业进行客户挖掘,大力拓展本地生活业务,终于初见成效。

2021年7月,抖音又打起外卖的主意。选择成都作为试点城市,低调内测“心动外卖”App。然而,因转化不佳业务仅在5个月后就被关停,小程序也一并下架。

抖音并没有就此收手。今年4月底,抖音生活服务在各地组建当地团队的消息不胫而走。7月,抖音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又试水“团购配送”。

与此同时,抖音的流量不断向本地生活倾斜,并建立起一级流量入口。商家直播、商品团购、达人探店……一套组合拳下来,抖音的本地生活初具规模。

抖音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21日,抖音生活服务板块合作门店超过70万家,覆盖全国370个城市。从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抖音生活服务GMV增长达234倍。2022年上半年,抖音本地生活完成220亿元的GMV,超越了去年一年未达到的业绩预期。

在本地生活领域小试牛刀,就取得了如此效果。借助诸多三方小程序,抖音补齐了机酒、教育、旅游等业务短板。然而,外卖是个难啃的骨头,抖音始终没能做出大的声势。

此次,抖音宣布与饿了么合作,意图完成本地生活领域的最后一块拼图。据双方描述,其服务模式为“即看、即点、即达”。

在此之前,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即看”和“即点即达”分布在不同平台。抖音等内容平台多是提供“线上种草-团购订单-线下核销”的链路,而饿了么这样的外卖平台则是立足于“线上点单-线下即时配送”的服务路线。

如果饿了么小程序在抖音上线,抖音用户便可以实现边刷视频,边点外卖。这样扩展出新的消费场景,有望为双方带来新的增量。

-2-

作为外卖平台与短视频平台合作先行先试的案例,快手App在去年底上线了美团小程序,双方宣称达成互联互通战略合作。

有了快手和美团在前,抖音和饿了么牵手也多了一些“情理之中”。

不过,细究来看两场合作形态相近,也有所不同。快手上的美团小程序不能点外卖,抖音和饿了么创造的本地生活场景则更突出“即时配送”的外卖场景。

这对短视频领域和外卖领域都是一次打破圈层的突破。

事实上,抖音很早就意识到了自己在配送方面的短板。虽然坐拥丰富的视频内容和6亿日活的流量,但是要吃到本地生活这块“肥肉”,软肋还在于配送环节。

若自建物流需要花费重金投入,风险大。并且,骑手管理以及社保等问题一直摆在台面上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美团至今还免不了为此头疼。

作为纯外卖平台,饿了么拥有数百万商家、成熟的运营体系和全天候即时配送能力,唯独缺乏足够的流量。

众所周知,本地生活服务一直是美团的大本营。特别是经过“千团大战”之后,与大众点评合并的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暂居优势。

美团之所以能独当一面,在于耗费多年搭建的地推团队、供应链、履约能力。这些方面的能力提升,很难通过简单地合作来快捷实现。

饿了么缺的是流量,在与美团的竞争中也已处于下风。2021年,饿了么收入约300亿,而美团约1800亿。

通过联手,饿了么通过短视频获得了新的消费场景,获得了流量支撑。抖音则可以补齐本地生活服务能力,入局外卖市场。

-3-

本地生活正被看作抖音增长的第三曲线。

在流量变现上,广告一直是抖音商业化收入的大头。然而,在互联网广告整体下滑的大背景下,抖音的广告生意也面临压力。

2021年底,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发布的消息显示,其国内广告收入过去半年停止增长,其中来自抖音的广告收入已经停止增长。

广告收入遭遇重重压力,抖音“亟需寻找新增长曲线”。在过去的三年中,抖音电商取得突飞猛进的增长,GMV突破万亿。不过,抖音的雄心显然不止于零售电商。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抖音开始向本地生活商业化要增量。之所以紧盯着本地生活服务,原因莫过于这底下有“矿”。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仅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就达到2.6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5.1%;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万亿元。

随着线上餐饮、线上团购等更多新场景的拓宽,本地生活服务的线上渗透率也将大幅增长,2025年预计将增长至30.8%。

即使如此,抖音的本地生活“攻坚战”并没有那么容易打。近些年,互联网圈的几乎每一场“战争”,过程都堪称惨烈。

对于抖音和饿了么的联手,美团又会做什么呢?几乎不可能无动于衷。

从美团与滴滴曾经的一场“暗战”或许能可见一斑。当年,看到滴滴做外卖,美团就加码做打车,直捣对方核心业务区。如今,抖音饿了么合作深入本地生活,无疑可能成为美团的一大劲敌。

此外,虽然抖音和饿了么宣布在外卖领域有合作,但是合作以何种方式展开、饿了么能获得多高级别的流量入口等细节还未透露。

合作能给双方带来怎样的神奇效果,还未可知。对比美团和快手的合作故事讲了大半年,至今也还是未见实效。

不过,无论快手与美团合作,还是抖音与饿了么联手,短视频平台的巨大流量加上外卖平台的履约能力,对商家来说,或许会有一波不容错过的“套利”机会。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