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工艺之中,线路连接是基本操作。但由于其对安全的重要性,通常都需要富有经验的师傅进行操作,因此老师傅们备受推崇。可是,一个工件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过基础物理的人都知道,电线的构成通常都是由内芯的金属导体与外部的绝缘体构成。如果需要连接两条电线,只需要将内芯的导线连通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实际操作中,人们遇到的问题肯定不止这么简单。首先要保证两条导线连接的稳定性。因此就演化出了很多连接方式。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接线方式,都已经写入了电工入门的初级教材里,成为很多小工入行时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层导体之外,还要缠绕足够的绝缘胶带,用于防止漏电,保护使用者不被电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操作次数得不断增多,经验不断积累,作业手艺愈发纯熟,连接处的导线稳定性越强,线缆连接越牢固。一名小工也就逐渐成长为业内认可的大工,甚至是手艺被人称颂的老师傅了。这原本已经是沿袭多年的方式了。

但是,一个施工环节的优劣还要由操作人员的熟练度来决定,太不适合当下“工艺工业化”的需求了。因此,电线快速连接端子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电线连接器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只要将导线剥开一个头,插到连接器里面,再卡上锁扣,即可完成操作。如此简易的操作,别说是一名小工,即便是一名装修小白,也可以实现老师傅才能实现的功能。而且,操作简易,几秒钟就能上手。

如此神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接线工艺的操作流程。可是,这无疑会动摇原来行之多年的模式,老师傅们的地位荡然无存。传统的工匠精神会因此而消失吗?

其实,并不尽然。任何技术的优化、革新,都是建立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如果没有那么多可以熟练操作的老师傅,人们也很难发明如此的神器。而且,即便是已经发明出来,也不会就此停下脚步。这种快速连接端子同样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初设计的连接器是不透明的,后来升级到了透明材质,这样操作者就能很方便得观察到里面导线的连接状况。而卡扣则被换上了显眼的颜色。甚至,可以为了适应不同的需求,可以换上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接口数。即便是在这样小的器件上,都还有如此多的升级空间。工匠精神非但不会消失,还会再更细微的环节上,呵护着我们的生活。

即便是有再多的小白变身大神,装修工艺领域中,对老师傅的尊敬不会减少,人们对匠人精神的传承与追求,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