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市更新《广州市引进人才入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新细则明确: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在广州参加社保就可申请落户。没有强调社保缴纳时限。

此前,具有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并有学士学位的人才入户,还需要连续缴纳6个月的社保,才满足入户条件。

媒体核实,现在只要社保是参保状态(1个月社保),就可以申请入户。

甚至入户审核的时间进一步压缩,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压缩为15个工作日。

01.广州揪住入户政策试水?

这是今年第二次放宽。

6月6日,结合《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广州(片区)实施方案》正式印发。花都区发文,广州片区将在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建构差别化入户政策。

全日制大专可落户三区,之后可根据实际居住地、工作地为原则可在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7个区之间市内自由迁移。

差别化入户人员入户广州在以上7个区内累计缴纳社会保险满3年后,也将可向越秀、海珠、荔湾、天河4个区市内迁移。

这意味着,入户广州学历条件将由原本的全日制本科降至全日制大专,大专学历先入户三区,也可“曲线”输入全市各区。

入户放宽意味着什么?

买房救市自然被联系到一起。

无可厚非。自2017年定下最严限购令后,广州近三年购房政策的松松紧紧,都是以人才政策作为侧面工具,调节。

2019年-2020年,人才松绑带飞黄埔、南沙的楼市,吸引一批外地客。曾有中介想我们反馈,南沙超过一半都是外地客。

这次力度几何?

作用较微弱。

此前人才政策,可以说规避了限购政策的核心:

南沙:本科及以上学历;在南沙区范围内购买首套商品房不受户籍、社保和个税缴存限制(在广州市内已购有首套商品房的除外)。

“只要南沙无房,不管在广州市区有几套房,都能在南沙买一套”

2021年8月后续:意味着此前:无论在其他区有多少套,在南沙都可以买的宽松操作空间,被挤压掉了。

黄埔:经区认定的在黄埔区连续工作半年以上的各类人才,可不受户籍限制,在黄埔区范围内购买1套商品住房。

在黄埔区工作,持有广州市人才绿卡或经区认定的杰出人才、优秀人才、精英人才、名校(园)长、名教师、优秀医学专家、黄埔工匠,其父母、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均可在黄埔区范围内购买1套商品住房。

直至2021年8月2日最新消息,黄埔正式官宣取消人才住房政策。

之所以引起疯狂,一是楼市向上、土拍市场鼓吹、后疫情投资资金涌向房地产多重因素下,人才政策给与了“外地户口”足够大的操作空间,那段时间衍生出挂靠单位、就可以在两区买房。

今时不同往日,楼市坠入冰点。6月入户放宽,市场没有明显水花,反观数据层面,克而瑞数据显示,7月新开盘项目平均去化率降至23%,比6月略低;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2个pct,开盘去化几乎“熄火”了一半。,这次将入户社保时间缩短,在市场观望气氛不是一年半载能扭转的情况下,也不会掀起大波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克而瑞广佛区域

无独有偶,北京也在最近从老年人入手“松动”。

更多地,是超一线城市,在抢人的同时,轻微地侧面地试水松绑。

02.城市抢人从未停止

印象中,在北京、上海,落户难已经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了。

早在10年前,北京、上海已经明确提出了人口调控措施,疏解产业、整治地下空间等都有这方面的目的。

受此影响,不怎么严格的广州、深圳常住人口增量大幅上升,南大门向年轻人敞开怀抱。

而近年来,随着一线城市的房价高、入户难,人才做出了新选择——

趋势改变,部分二线城市一年人口增量10万+。

2021年,北京常住人口数量减少0.4万,上海人口仅增长1.07万,广州人口增加7.03万。

而武汉、南昌、贵阳、福州和厦门等新一线、强二线城市,2021年人口增量都超过10万。

一线城市租房补贴、创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齐齐上阵。

上海应届留学生租房补贴高达1.5万。

深圳本科1.5万,硕士2.5万、博士3万,部分区还有追加补贴。

杭州本科1万,硕士3万,博士达1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相形之下,限制会多一些。近年抢人成绩喜人的黄埔区、南沙区也是拿出了真金实银,本科落户2万。

为什么着急?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广州发布《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人口发展及社会领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到2025年,全市户籍人口约1120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6%;常住人口约2100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7%。

书中自有黄金“屋”,人才资源是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城市经济层面活力的保证,人才的吸引了除了入户,我想当下更关键的是:吸引力的就业岗位和良好的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