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俄军依然在顿巴斯地区处于进攻姿态,但明眼人都已看出,战场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了南线赫尔松战区,俄乌两军纷纷向这里增兵。赫尔松地区在“特别军事行动”初期就被俄军占领,当地的乌克兰军队指挥官不战而逃,并未遵循乌军总指挥部要求其逐步抵抗的命令。赫尔松地区成为俄军在第聂伯河以西的主要桥头堡,如果丢掉这里,将丧失巨大军事优势,更别说克里姆林宫在政治上的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赫尔松州的所谓“公投”已经无限期延后,大战即将来临。乌克兰国防部宣布,未来3周内,乌克兰军队将在南线集结15万大军发起反攻。英国国防部则表示,俄军也在向乌克兰南部地区集结,由坦克、装甲车、火炮和卡车组成的车队,正源源不断地离开顿巴斯地区,向西南方向驶去。

但对俄军来说,如果渡过第聂伯河成为一个主要困难,安东诺夫大桥虽然没有被完全摧毁,却在“海马斯”火箭炮的打击下失去了通行能力,俄军工兵的工作也很敷衍,在“海马斯”的威胁下几乎不可能将大桥恢复到通行状态。

至于使用浮桥和轮渡那就不要提了,不仅运输能力太低,在“海马斯”火箭炮面前也极为脆弱:一炮就能摧毁浮桥,轮渡倒是难以击中,但两岸的码头却是固定不动的。这也是俄军根本就没对浮桥和轮渡重视的根本原因,建好了也很容易被摧毁,徒增乌军战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东诺夫大桥无法使用,现在俄军不得不绕路才能渡过第聂伯河,单程就达150公里,路况很差,其中必须通过的Kakhovskaya大坝还处于乌军炮火打击范围内。当务之急,就是恢复安东诺夫大桥的通行能力。鉴于俄军无力打掉“海马斯”(俄罗斯国防部称已摧毁6辆“海马斯”,你信不信?),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海马斯”远离安东诺夫大桥,为此,俄军很可能将发起一次新战役,占领尼古拉耶夫,一旦实现目的,就能让安东诺夫大桥超过乌军“海马斯”火箭炮的打击范围,但问题在于,尼古拉耶夫可不是个小地方,面积近25000平方公里,人口110万(2021年),以赫尔松地区俄军的困难后勤状况,能占领尼古拉耶夫?

大量俄军被调往赫尔松地区,那俄军北线和中线怎么办?公开报道显示,俄军正在用顿巴斯民兵填补这些地区的防御空白,甚至原本很多由“纯俄罗斯人”防御的地区也调来了大量顿巴斯民兵。

乌克兰国防部军事情报局宣称,所谓的“顿涅茨克共和国”和“卢甘斯克共和国”已经开始了新一轮强制动员,连那些不适合服兵役或延期服役的人也没有放过,这两个“共和国”的征兵人员带着武器在大街上抓人,以至于当地的男人都躲了起来,但征兵人员依然采取各种手段,突袭各种地点抓壮丁。

顿巴斯地区的征兵人员

顿巴斯民兵缺乏装备,俄军获得了现代化头盔和防弹衣,而顿巴斯民兵则大量装备二战时期制造的钢盔,此外,还缺乏训练,很多人甚至不会操作步枪。顿巴斯民兵几乎从“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就被当成炮灰使用,乌克兰国防部军事情报局宣称,在“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前,有超过10万顿巴斯人被动员,但到4月底,就已经损失了23000多人,在马里乌波尔和北顿涅茨克等地的残酷战斗后,顿巴斯民兵已经没什么战斗力了,现在抓的壮丁只是凑人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俄军也没强到哪里去,有签署合同的俄军新兵称,在他上战场之前的射击训练中,只打了6发子弹,6发!自己能活着回到俄罗斯完全是运气,他所在的单位遭到了毁灭性损失。新补充的俄军同样缺乏训练,只经过简单训练就让他们去操作复杂技术装备,不出问题才怪,这也就不难理解俄军砸到自己人头上的炮弹比乌军还多,俄军坦克原地绕圈停不住,就在刚刚,1辆涂有V标志的俄军MT-LB装甲车在别尔哥罗德州瓦卢伊斯基区乌拉佐沃村撞入了一栋民宅,好在无人伤亡,但房子里的女主人却被吓得尖声大叫。

赫尔松地区的俄乌两军,各自都有短板,乌军主要问题就是缺乏重武器,尤其是坦克和大炮,但人员素质相对更高,参战人员大部分也都具备战场经验,不存在所谓的兵力不足和缺乏训练等问题(关于乌军吐槽的那些视频,有机会可以讲讲)。至于俄军,倒是拥有重武器优势和防守优势,但人员素质以及后勤保障则是大问题,一旦在赫尔松顶不住,或许能有一部分人逃过第聂伯河,至于武器和物资,那就别想了。

赫尔松大战很值得关注,这场大战充分展示了俄乌两军的缺点和弱点,给了双方的指挥官很大的考验,说到这里,貌似很久没见格拉西莫夫大将露面了,这可是俄军中最后一代受过完整苏联军事教育的高级指挥官,可不是那些靠溜须拍马和在叙利亚等地的残忍表现就上来的那些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