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我想写一篇文章已经很久了,文中的观点理论都有严肃的出处。写得尽兴了,一不小心就写了太多的字。所以把全篇分成三部分依次发出,每次少一些字数,阅读轻松一点。如果能引起一点点思考,我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青春期过度叛逆不正常也不正义(一)

就我所阅读的相关书籍来看,即便是强调个人自由的西方文化传统中,父母(主要是父亲)的威严在大多数时代也是不容挑战的。文学艺术中的那些叛逆的少年英雄之所以被传颂,恰恰因为它非常稀少。接受父母的管教长大成人是绝对的常态。

但是同时,当代心理学也有一个公认的认识:现代化和城市化是现代人心理出现大量困扰和病症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完全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所谓青春叛逆期概念,其实不是自古就有这么“天然正义”的。

当代心理学推崇的家长类型是一种理性权威的家长(或者叫民主型),专制型的和放任型的家长都是不被推崇的家长。理论研究和大量的事实证明,生长在理性权威家长家庭的孩子,成长的过程最顺利,孩子的心理最健康,将来的成就也最高。

再次,来看看现在普通中国家庭在孩子到了初中之后的通常应对。

孩子上了初中后,不说家长早就听闻的充斥在身边舆论环境中的叛逆期概念。甚至在家长会时,老师也会强调青春期的孩子要小心应对,不能过于强迫,否则……然后讲几个极端的例子。这让新近成为青春期孩子家长的父母在早就小心翼翼的态度中更增添了莫名的心惊胆战。似乎,青春期的孩子惹不起啊!

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很多青春期孩子叛逆悲剧的社会家庭原因。

青春期的孩子真的惹不得?父母只能不断退让?只要孩子表现出叛逆的言行,就只能放任他的要求?

这是什么?这明显就是做了一个放任型的家长啊!慈母多败儿这句老话可比现代心理学的历史悠久多了。何况人云亦云的想象叛逆期,似乎也没有哪个强调它的人能拿出足够严谨的心理学研究结果来证明:青春期的孩子惹不得,不能严格管教。有吗?告诉我,我去拜读下。看看是哪个创造焦虑的所谓专家在胡说八道。

最后,叛逆期虽然明显是改革开放后才传入中国,并被一些甚至都没有养过孩子的“专家"反复炒作起来流传甚广的心理学教育学概念。我们也必须理性地来分析和辨别它。因为如果用错误的概念来指导自己对孩子关键时期的教育,选择错误的教养方式,想孩子能健康地成长成才,你还不如去买彩票期望中大奖,那样的几率可能还大些。

我自始至终都没有否认青春期的关键,我只是不认同过度强调叛逆期的观点和做法。正是因为青春期的关键,我们在应对孩子的这个成长期的时候,就更应该谨慎选择态度和理念。青春期要用更灵活的方式教养孩子,但一定要管教,不能放任。这点是核心和关键。

作为家长,生孩子是相对容易的(生理成熟就行),当他呱呱坠地时,他是一个新生儿,你也是一个新家长。他不会天然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孩子,你也不会天然地变成一个合格的家长。他会学习观察尝试,家长也应该学习观察尝试。但是家长毕竟比孩子多生活了二十年以上。哪怕更早生育的家长,也比孩子多生活了十多年,而且在孩子十多岁的时候,家长已经三十而立,家长的人生经验足够知道有些事情孩子做了会有坏的结果,养育孩子长大的家长天然就有资格教育自己的孩子。

(未完,待续……)

青春期过度叛逆不正常也不正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