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张爱玲临终前,将自己270万遗产,全部捐赠给了朋友,一分也未留给弟弟,背后真相让人落泪。

1920年9月,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的书香门第,祖父母更是清末名臣世家。

四岁时,她就上了私塾、远赴欧洲游学、学习钢琴、绘画以及英文等,不仅受到良好的教育,还酷爱读书,自小就熟读各类古典名著。

十岁那年,张爱玲的父母协议离婚,她母亲独自飞去了法国。那之后,她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不幸的她》,而她的人生,也像小说主人公那样,接连发生了各种不幸。

14岁时,她父亲再婚,继母孙用蕃不仅挑拨张爱玲与父亲之间的感情,还伺机对年幼的张爱玲拳打脚踢。因为继母的挑唆,张父将张爱玲囚禁了半年,任由生病虚弱的张爱玲自生自灭。

从那之后,张爱玲便对父亲以及原生家庭失望透顶,于是决心逃跑。那段岁月里,张爱玲曾写出《理想中的理想村》和《后母的心》等文章,但是均未发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6年,张爱玲搬去与回国的母亲同住。第二年,她的散文《我的天才梦》获奖,她也正式开始了写作。

1943年,张爱玲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敲响了国内文坛的大门,初出茅庐的她吸引了无数人关注的目光。后来,她又相继发表《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等小说。

这一年,24岁的张爱玲与38岁的胡兰成一见钟情。胡兰成为了张爱玲,不惜与第二任妻子离婚,风风光光地迎娶了张爱玲。

两位才子的结合,在当时不失为一段人间佳话。

然而,这段婚姻仅维持了一年,胡兰成就出轨一名护士,并主动向张爱玲提出离婚。张爱玲对胡兰成用情至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给胡兰成写下了永不相见的绝笔信。

这段婚姻让张爱玲伤得体无完肤,再加上原生家庭对她的伤害,她逐渐变得孤僻冷淡,敏感多刺。

为了保护自己,她开始不轻易接触他人,也不让他人接触自己,哪怕是一母同胞的弟弟。

提到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其实只比她小一岁,但是他们彼此却十分疏远。一是因为张爱玲孤僻厌世的个性所致,二是两人从小所受教育不同,张爱玲看不上弟弟的为人处世。

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对张爱玲爱护有加,用心安排她的生活和学习,但是对儿子张子静,她几乎是放手不管的,因为她觉得丈夫张志沂会照顾儿子。

让人意外的是,张志沂对这个儿子无感,在学习上从来不鞭策,任由其发展。张志沂再婚后更是对张子静不管不顾,导致张子静生性散漫、胆小懦弱,变成了无人疼爱又寄人篱下的“孤儿”。

面对继母刁难时,张子静极为顺从,这让张爱玲非常看不惯。张爱玲觉得他不但缺乏男子气概,更是与她三观不同,因此对张子静很反感,来往很少。

张子静没有得到好的教育,也没有沿袭好的习性。张爱玲的父亲晚年时吸大烟、混赌场,后来,不成器的张子静也学会了混迹赌场,成了赌徒。

后来,张爱玲名声大噪后,生活捉襟见肘的张子静,便打起了姐姐的主意。一日,张子静找到张爱玲,希望她能给他跟几个伙伴刚开的报社供稿,依仗她的名气,肯定能帮他们赚到很多钱。

张爱玲听后勃然大怒,不留情面地说到:“为你们那个不入流的报社供稿,只会损伤我的名气。”

从此,两人的联系更加稀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3年,张爱玲飞往美国,因为某些原因,她没有告诉张子静此事。后来张爱玲长期居住在洛杉矶、加州等地,与国内亲友很少联系。

身为亲弟弟,张子静也只能通过报纸新闻了解姐姐的情况。

1995年9月,张爱玲因动脉血管硬化而病逝于加州的一所公寓里,享年75岁。

不幸的是,她是死后一周才被发现的。凄冷的公寓里,她孤身一人生活,又孤身一人死去。

比起她的孤独死去,她的遗嘱也引起了热议。因为她把270万的遗产全数赠与了挚友宋淇邝文美夫妇,而分文没有留给弟弟张子静。

只不过,这虽然让世人不解,但真相却合情合理。

1953年,张爱玲结识了宋淇邝文美夫妇,三人因文字结下了深厚友谊。后来,张爱玲想远赴美国,但是预算不够,是宋淇做担保,从自己任职的公司预支了费用,才帮助张爱玲去了美国。

1961年,张爱玲回国后仍然负债累累,是宋淇夫妇为她介绍人脉,寻找编写剧本的机会,她才得以维持生计,之后才有精力写出更多的作品。

在相识的四十多年里,是宋淇夫妇给予了张爱玲无限的关怀和帮助。如果没有他们二人,张爱玲可能早已被困在无情的现实里,无法写作,甚至无法活下去。

所以她死后才将巨额遗产赠与挚友,而非亲弟弟。于她,宋淇夫妇是胜似亲人的人,他们给了她所需的关爱和陪伴,而张子静只是有着血缘的陌路人,她对张子静无愧无欠,亦无恩情。

张爱玲曾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她才华横溢、又享誉盛名,一切如同华美的衣袍,但是她自幼失去父母疼爱、遭受继母虐待、被深爱之人背叛、历经无数穷困无助的时刻,这些经历又如同无数虱子在无休无止地撕咬着她。

张爱玲的一生,前半生历经人间冷暖,后半生依然孤独无依,终其一生都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