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但若男人几次都不领女人的情,勉强在一起,也并非是件乐事。陈璧君与汪精卫,便是这样一对“冤家”。

1907年,24岁的汪精卫被孙中山派往马来西亚槟城,发动华侨,联络会员,筹备革命款项。

尽管后来的汪精卫成了人人唾弃的汉奸,但必须承认,在当时,他绝对算是一个人见人爱的美男子,绝不亚于今天的“小鲜肉”。

汪精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华侨俱乐部演讲时,汪精卫激情昂扬、侃侃而谈,当时的他并不知道,台下一位年方二八的女子,已经被他玉树临风的风采深深地吸引。

这个女子就是当地华侨、南洋巨富陈耕基的独生女——陈璧君。

自从见到汪精卫后,陈璧君便陷入了爱河,无法自拔,随后便写信给汪精卫,大胆吐露着自己的爱慕之情。

尽管陈璧君姿色平平,并不算一个标准的美女,但因自小生活在异国他乡,性格不像中国传统女子那般温婉内敛,而是活泼豪放。

陈璧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点,令因父母早逝又缺乏异性之爱的汪精卫十分难忘,但是,他仍是一个传统的中国男人,纵然心中对陈璧君有些许好感,却未敢答复。

其实,汪精卫在赴日留学之前,由家中兄长做主,已为其在广东老家定了亲,加之当时为了革命四处奔波、前途未卜,所以面对陈璧君的大胆求爱,他想都不敢想。

说起来,换做一般的女子,求爱无果后,定会出于自尊心而放弃。但陈璧君偏偏是个不达目决不罢休的主,为了将汪精卫追到手,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汪精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因陈家常有南洋华侨和进步人士登门,陈璧君耳濡目染,对于民主思想及各方面都比较开放,她敏锐地判断出清廷的灭亡是迟早的事,同盟会一定会胜出。

在见到汪精卫之前,她就常听华侨议论,说汪精卫不仅是个美男子,而且是同盟会机关报的主笔,可谓“才貌双全”,颇得中山先生的赏识,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自小出于商贾之家的陈璧君,又怎会不知女人的幸福完全取决于所嫁之人,所以她必须要投资“潜力股”。

一个28岁的女子,对自己的相貌自是有自知之明,既然容貌不能打动他,那就只能靠革命的决心和自家的财力了。

汪精卫与陈璧君、曾醒、方君瑛在法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在母亲的支持和策划下,陈璧君当即加入了同盟会,成为南洋最早的一批同盟会会员。果然,汪精卫对其果敢的行为大加赞赏,只不过依然没有在感情上有所表示。

眼看没有达到目的,陈璧君再生一计,在家庭财力的支持下,以赴日留学为名,追随汪精卫一同回到了日本。

来到日本后,又以个人名义给东京同盟会做了巨额捐款,这一行为得到了孙中山的接见和称赞,并将陈璧君委派到了汪精卫担任主笔的《民报》做编辑。

在一共工作期间,陈璧君使出浑身解数施展着女性魅力,但面对富家女的执着追求,汪精卫依然不为所动。

孙中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这个男人出钱出力,如今人都随他来了日本,陈璧君怎肯死心?

在得知汪精卫等人密谋赴北京暗杀清廷摄政王载沣时,她决定孤注一掷,从东京一路追到北京。

可是,暗杀本就是一件刀尖上舔血的事,又岂会那样顺利?最终暗杀计划失败,汪精卫等人被抓入狱,而陈璧君却侥幸逃脱。

此时的陈璧君突然意识到,这不正是自己的“大好时机”吗?

陈璧君花重金买通了狱卒,将“爱情表白书”藏在一兜鸡蛋中,托狱卒带进了监狱。

此时,在狱中的汪精卫,面临随时可能到来的死期,本是万念俱灰,不承想,竟能收到陈璧君大胆的求爱信,一时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爱新觉罗载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己一个将死之人,何德何能,竟还能“被爱”,他当即写下了“信到平安”的血书,并填写《金缕曲》一首回赠陈璧君。

“不论生死契阔,彼此誓为夫妇”,汪精卫彻底被陈璧君的执着感动了。

汪精卫倾诉衷肠的词作,给陈璧君平添了百倍的信心和力量,她甚至想过不惜一切代价,挖一条通往监牢的地道,救他出狱。

但彼时恰逢同盟会总部发来紧急令,召唤在北京的革命党人奔赴香港筹划广州起义,无奈之下,陈璧君只得南下,挖地道营救汪精卫的计划,也只得暂时搁置。

汪精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昌起义后,汪精卫被释放出狱,走出监狱大门时,他第一眼看到的人,便是陈璧君,四目相对,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的滋味。

陈璧君一下子扑了上来,两人相拥而泣。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汪精卫得到了孙中山的信任,出任总统府秘书。

1912年4月,经过五年的苦苦追求,陈璧君终于等到了汪精卫兑现承诺,二人在广州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诚然,结婚与恋爱完全是两码事,远不是爱与不爱的非黑即白,朝夕相处之后,汪精卫才发现,他和陈璧君的性格差异是如此之大。

陈璧君与汪精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璧君不仅平时快人快语,且遇事脾气暴躁,一点就着。汪精卫虽才思敏捷,但性格优柔寡断。

为了避免性格上的矛盾冲突,汪精卫变得更加柔顺,不仅在生活上对妻子言听计从,而且在事业上拿不定主意时,也会主动找妻子商量,陈璧君则乐此不疲地为丈夫出谋划策。

时间久了,“商量”成了“习惯”,对于汪精卫的大事小情,陈璧君都要过问,甚至直接插手。

讨伐袁世凯失败后,陈璧君拿出自己的嫁妆钱,与汪精卫远赴法国避难。袁世凯死后,又是在陈璧君的财力支持下,汪精卫回国创办“执信中学”。

袁世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名义上汪精卫是这所学校的负责人,但学校内的一切事务,均是由陈璧君负责,凡事均需请示其点头才行,陈璧君也变得越来越霸道。

诚然,任何女人都是善妒的,何况是陈璧君这样的“霸道夫人”。

当时,汪精卫有“民国第一美男子”之称,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一点可不是她陈璧君的专利。

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汪精卫就认识了同在同盟会的方君瑛。

方君瑛温柔娴静、才貌双全,一派大家闺秀的风范,这一切都深深吸引着汪精卫。若不是后来陈璧君的紧追不舍,也许他们早就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方君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汪精卫和陈璧君从法国回来,已经有了孩子。方君瑛出于好心,见汪精卫、陈璧君夫妇又要忙着办学校,又要带孩子,怕他们忙不过来,便常来帮助他们照看孩子。

一开始,陈璧君并不抵触,直到有一次,陈璧君提前回家,看到汪精卫与方君瑛两人在家举止十分亲密,当即火冒三丈,大闹起来,大骂方君瑛是狐狸精。

后来,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陈璧君还当着所有人的面羞辱方君瑛,不承想,方君瑛从没受过这种侮辱,竟一时想不开,上吊自杀了。

当时这件事,在广州同盟会中曾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汪精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4年,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璧君作为妇女界与会仅有的三名代表之一,被选举为监察委员,开始步入政坛。

孙中山逝世后,作为其忠实信徒的汪精卫上位,当选为广州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的三个主席,可以说是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此时,陈璧君的投资终于得到了她想要的回报,妻凭夫贵,平步青云,一夜之间成了万人之上的“第一夫人”。

有人说,权势最能扭曲人,使人为之疯癫痴狂。生性强悍的陈璧君,在成为“第一夫人”后,权力欲望开始迅速膨胀,家里家外都飞扬跋扈,气焰极其嚣张。

孙中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次,何香凝与陈璧君交谈时,陈璧君突然要吐痰,竟忘乎所以地命令何香凝为其捧痰盂。

何香凝是何许人也?她是廖仲恺夫人,是深受孙中山敬重的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怎甘心受陈璧君这等羞辱?

面对“没大没小”的陈璧君,何香凝大怒,拍案而起,怒斥道:

“你算什么东西?论年纪我比你大,论资历我比你老,别人叫你‘第一夫人’,我可容不得你猖狂!”

看着面红耳赤的陈璧君,何香凝仍未解气,指着地上的痰盂喊道:“陈璧君,捧起来!我要吐痰了!”

何香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璧君羞愧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尴尬之下,只得掩面而去。

尽管如此,也并未阻止陈璧君的飞扬跋扈,她的控制欲极强,尤其是对丈夫汪精卫,不仅限制他的人际交往,甚至频频插手民国政府的政务。

1925年,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老蒋送帖给汪精卫,希望能够与他结为把兄弟,汪精卫虽有意,但是陈璧君坚决反对,他也只好不了了之。

此后,蒋汪二人的往来信件中,常以“兄弟”相称,后来,陈璧君在检查丈夫的信件时,发现了“介弟”一词,对着汪精卫就是一通数落:

“你愿意做他的把兄,我还不愿意做他的把嫂呢!”

老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一向惧内的汪精卫,从此有意疏远了老蒋。而此后的陈璧君也变得越来越大胆。

1926年3月,陈璧君瞒着汪精卫,与俄国顾问阴谋策划,试图借着老蒋参观从苏俄运来广东的轮船为契机,将其扣留,剥夺军权,而后直送海参崴。

好在计划被蒋识破,并未成形。自此,老蒋对汪精卫就开始心存芥蒂了,而汪对此一无所知。

彼时,所有人都知道,若想见到汪精卫,必须要先通过“汪夫人”这一关。

如有人与汪精卫谈话时间略久,她就会冲进来,当面下逐客令,且声色俱厉。

陈璧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她看来,丈夫同别人单独待的时间久了,对她是一种莫大的“威胁”。也正因如此,很多人都非常讨厌她。

北伐胜利后,蒋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陈璧君凭借娘家的雄厚财力,全力支持汪精卫在汉口另立中央,与蒋抗衡,甚至不惜背后挑起老蒋与冯玉祥之间的战争。

汪落败后,蒋为笼络人心,让其出任行政院院长等职,随着丈夫的退居二线,陈璧君也从“第一夫人”的高位上落了下来,成了有名无实的“院长夫人”。

虽说“院长夫人”对任何女人来说已是莫大的荣耀,但陈璧君却总觉低人一头,此后,嫉妒与敌意开始一同发作。

老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不仅在生活用度方面极其奢华,穿着上更是奇装异服,每日山珍海味,誓要把新晋“第一夫人”宋美龄比下去。

为此,甚至经常在公开场合给蒋、宋二人难堪。

1935年11月,汪精卫遇刺,陈璧君得到消息后,不顾身边人和警卫的阻拦,硬闯总统府,质问蒋为何下此毒手?

陈璧君大闹总统府,蒋虽觉得面子上十分难堪,但碍于其地位,不便发作,只得反过来安慰这位凶悍的汪夫人。

后来,为了重圆“第一夫人”的梦,陈璧君竟然怂恿丈夫与日本人合作,用日本人的力量消灭老蒋。

宋美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说汪精卫号称“第一号汉奸”,但在当时,仍是心有顾虑,他甚至主动约蒋吃饭,劝蒋下野以促成中日和谈。

显然,这顿饭吃得并不好,蒋自是不肯向日本人低头,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陈璧君在听说丈夫与老蒋争吵后,义愤填膺地说:“再与日本打下去要亡党亡国,我们不能陪着老蒋一块死!”

1938年11月27日,梅思平将与日本签署的协定缝在西装马甲里,飞回重庆,协议主要涉及了汪精卫反蒋独立,并在四川另立政府和军队的相关事宜。

梅思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精卫看了梅思平带回来的协定,算是默认了协议的内容,但对是否离开重庆、公开投日,还在犹豫不决。

身边的很多人都曾劝解汪精卫,一旦迈出这一步,他三十载的光荣历史就会毁于一旦。

是的,这件事也着实让汪精卫犯了难,他当然清楚,如果离开重庆,定会遭到全国民众的反对和唾弃。

但是,蛮横的陈璧君却认定了一个死理:老蒋一手遮天,汪精卫形同傀儡,与其这样,还不如换个地盘,东山再起。

汪精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力排众议,竭力主张离开重庆,此时的她已经沉浸在“第一夫人”的美梦里,说话难听得简直难以入耳:

“难道当汉奸也要坐第二把交椅?谁不愿意走,只管留下好了,我是一定要走的!”

此后的事,便如众所周知那般,在陈璧君这位悍妻的裹挟下,汪精卫终是做了卖国贼。

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病死在日本名古屋。

日本投降后,从“第一夫人”变成“第一大汉奸夫人”的陈璧君,被关进了南京宁海路25号看守所,后经审判,被判处无期徒刑。

直到身陷囹圄,陈璧君仍不改其傲慢霸道的习气,最后在狱中郁郁而终。

这世间一切皆因果,因果皆自作。陈璧君得到这样的结局,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