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正式批准了东京电力公司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据悉,日本政府将在2023年春天正式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工作,排污过程预计要30年之久。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一旦核污水排放,在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会扩散到太平洋的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蔓延到全球海域。更有环保组织警告,污水中的辐射物可能会影响人类DNA。

本文以“核废水”问题为例,探索日本的罪恶行径!

一、福岛核事故始末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级特大地震,地震以及引发的海啸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遭受了严重破坏。

由于福岛核电站建造简陋,最终导致多处地方受损,核电站的一座输电塔也在地震中倒塌,导致冷却回路断电。更关键的是,冷却回路断电的后果很严重,因为核能反应持续释放出高热量,能够把反应堆“烧穿”,甚至发生爆炸。

此时的福岛核电站面临两个困境。

第一,由于福岛核电站采用的是第二代核电技术中的“沸水堆”,在设计时就只有一个冷却回路,没有其他设计上的解决方案;第二、因为地震带来了海啸,而该核电站的防波堤建的不够高,导致大量海水涌入核电站,厂房、竖井等地都被海水淹没,电力抢修工作无法开展。

此时,在冷却系统瘫痪,并且无法第一时间修复电力的情况下,东京电力的工程师建议,立即注入大量含硼海水,来强行冷却核反应堆,以避免事故扩大。

但东电的领导们迟迟下不了决心,因为他们担心注入海水可能会使核反应堆永久无法运行,最终损害自己对核电站的长期投资。于是,就发生了一系列“丑剧”。甚至是福岛1号机组厂房爆炸后,公司也没有第一时间向日本当局汇报。

最终,这个“丑剧”还是被捅了出去,在首相菅直人下令后,东京电力才实施该项补救措施。直到13日,东京电力开始用海水冷却其他反应堆。对于此事,菅直人严厉批评该公司。他表示,自己是通过电视报道才获知发生了爆炸。但可惜的是,此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救援时间了。

3月28日,检测数据显示,福岛核泄漏已经达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污染水平。但直至4月12日,“严谨的”日本才正式将该事故等级修改,从4级提高至最严重的7级。可以说,该事故是天灾和人祸的叠加,日本难辞其咎!

接下来,我们再说一下“核废水。”

其来源主要有两个部分:一、用于冷却堆芯而注入的冷却水;二、因为地势原因而渗入到反应堆的地下水。

福岛核电站一共有6台机组。其中3、4号机组的乏燃料棒已经被成功取出,5、6号机组受损相对来说并不是太严重。但1号机组和2号机组堆芯内的核燃料,却在不停地发生反应,仍需要注入水冷却。

据统计,每天需要的冷水达到上百吨,这个量是非常大的。问题来了,每天需要这么多水,还要确保排放,这上百吨的核污染水,该怎么处理?

起初,东京电力采取的措施是直接将核废水装进巨大的储水桶里进行存放。但日本政府知道,这不是一个长久之策。因此经讨论后决定,通过稀释污染水的方式向海洋排放,因为这个方式最省时、省力,成本还低。

但这种方式有四个坏处。

首先是伤害范围广。

针对日本的这项疯狂举动,全球顶尖海洋机构德国GEOMAR Helmholtz Centre 对污水的扩散和危害进行了高精度的计算机模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蓝色为轻微辐射污染,红色则为警报高危污染。)

(半年后范围已经非常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上述推断,美国和加拿大受到污染仅需3-4年时间。)

(十几年后,放射性物质遍布全球海洋,自然环境将会受到破坏。)

核污水一旦排放,自然环境将会受到破坏,水中物种族群可能受到“灭顶之灾”,进而对自然界生物链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旦排入大海,核废水中的氚水便会进入藻类的体内与有机物结合,形成稳定的有机氚。而在海底食物链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海藻,那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也逃不掉的。如果这种放射性物质在体内长期积累,那么各种疾病将纷至沓来。不仅如此,这些核废水排放入海洋后,甚至会影响人类的DNA。

其次,难以根除。

为了安抚国际社会,日本极力宣扬所谓的“排放安全性”。日本政府称,使用名为多核素去除设备的过滤装置,可以过滤掉62种放射性物质,虽然氚元素难以从水中清除,会将废水里氚的浓度稀释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四十分之一以下。

但不少科学家与环保组织都表示,此前并无先例。同时,尽管日本宣称能把废水净化到符合饮用水标准的程度,但菅义伟等人却连处理过的“特供水”都不敢喝,真相就昭然若揭了。而且,还要清楚一点,即稀释并不会对污染物的总排放量产生影响。并不是稀释100倍,污染就减少100倍。

况且,多核素去除设备的实际效果并不像宣称的那么理想。截至2020年3月,经过这种设备处理过的核污染水中约70%超过排放标准。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的工作人员肖恩·伯尼指出: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净化核废水技术不能去除放射性氚或14-C,也不能完全去除其它放射性同位素,如锶-90、碘-129和钴-16。

举例来说,现在有媒体报道加拿大三文鱼体内检测出了铯-134,美国西海岸和白令海峡也出现了福岛核污染物。与此同时,日本的科研机构采集了福岛核电站附近20海里的19种鱼类,对比结果发现,这19种鱼体内的核辐射严重超标。不仅如此,日本厚生劳动省对茨城县、千叶县等5个地区的女性母乳进行调查,在母乳标本中查出了不同浓度的碘-131、铯-134、铯-137。

现在这波影响,可以说是“排放未至,污染先行。”

第三、蝴蝶效应和潘多拉魔盒。

我们要考虑到,由于核废水的巨大体量和现有技术的局限,决定了目前无法预知排放的废水将给海洋环境和人类安全造成什么潜在伤害。这就像是“蝴蝶效应”,我们对于地球的伤害,可能会在无数年后成为灾难的起源。

而且,往海里倒污水的口子不能开。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样,一旦打开,灾难可能就会接踵而来,届时人类将没有回头的路。而且,如果任由日本这么做,之后很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效仿的“骨牌效应”。

最后,这种行为对邻国将造成重大影响,罪无可恕!

我国作为日本的邻国,不论日本是采取近岸排放还是远洋公共海域排放,放射性核素都将随洋流首先在北太平洋海域扩散,我国所辖海域将会受到严重污染,给我国造成巨大损失!举例来说,我国的海洋渔业从捕捞到养殖,近些年产值都在逐年上升。但现在,污水一倒,破坏力会立竿见影。

当然,除此之外,日本排放核废水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就是日本在处理国际事务上已经信用破产。

国际原子能机构成立技术工作组赴日本进行实地考察,迄今未就“排海方案”得出结论性意见,只提出诸多澄清要求和改进意见。中、俄也联合向日本提出了技术问题单并没有得到反馈。其实,日本不仅刻意回避这些疑问,还信口雌黄,极力掩饰和淡化“排出核废水”的危害。

比如,日本混淆核污染水与废水的概念,称所有核电站排放的废水都含有氚,稀释后排放入海是安全的。实际上,福岛核污染水并非核电站正常运营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其中所含放射性物质成分极其复杂,能否有效清除令人揪心。总结来说,鉴于日本有多次不诚实记录,对于他们的说辞,我们保持高度怀疑!

如果任由他们排放,估计以日本的风格,他会这么说。

一年后:“正在排放核废水,实在是抱歉。”

二十年后:“这是日本人以前的决定,与现在的我们无关,我们也是受害者。”

五十年后:“日本没有排放核废水,这都是中国捏造的!”

总体来说,日本置各方关切于不顾,企图制造既定事实的做法极其不负责任。这种将自身私利凌驾于国际公共利益之上的行为非常恶劣。我们现在反对日本排放核废水,正是对道德良知和责任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