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有位99年出生的小姑娘,仅接手家里养殖场一年时间,就让养殖场的年收入直接过亿。这个能力连那些有多年养殖的老人都自愧不如。这个小姑娘就是“养殖小能手”徐千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徐千惠用了什么秘诀实现养殖致富的呢?讲述三农致富能手创富故事,挖掘草根人物致富经验。本期子牙童趣三农致富,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胆略双全的九五后女孩。

子承父业

1999年,徐千惠出生于广东省顺德市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一边经营着鳗鱼养殖场,一边还做着医疗器械的生产生意,是位年收入不菲的大老板。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徐千惠自然是名副其实的“豪门千金”。不过,她的父母却从未娇惯过她,反而对她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因此,徐千惠从小就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在极其严格的环境中长大。这也使得她的性格乖巧沉稳,学习成绩也非常优异,年仅18岁,就考入了著名的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在那里攻读她最爱的数学金融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期间,她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并于2020年顺利毕业。刚一毕业,她就收到了来自香港的一家金融公司的录取通知。她对这家公司的印象十分不错,准备回国之后,就去公司报道入职。

可还未等她离开英国,她的父亲突然打来了一通电话,要她回家接手养殖场的生意

徐千惠惊了,虽然她小时候时常跟随父亲一起,去自己的养殖场转悠。可她对养殖一窍不通,也完全没什么经验,更何况,她只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还没有踏入社会,就要管理起一整个养殖场,公司里的老员工会怎么看她呢?

可是,父亲之所以要她回去接手养殖场,是因为他还要管理医疗器械的生意,一个人实在无法同时兼顾两份完全不同的生意。而且,与其给别人打工,不如回家自己当老板,他这也是为了女儿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千惠在家的时间本来就不多,她深知如果自己前往香港工作,那以后跟父母见面的日子就更少了,父母如今年纪越来越大,她还能陪伴他们多久呢?

想到这里,徐千惠咬咬牙,答应了父亲的提议。

就这样,徐千惠留学归来,直接接手了家里的产业,成为了一个年轻的“小老板”。

徐千惠父亲的养殖场位于台山市,主要饲养鳗鱼,养殖总面积达到了3000多公顷,年产5万多吨,主要做出口生意。这么大的产业,如果能力不够的话,是很难经营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激起斗志

所以当员工们看到她时,纷纷震惊地张大了嘴巴,很显然,他们并不看好这个年轻的女孩。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他们都是有着多年经验的老员工了,做生意又不是儿戏,让一个99年的小姑娘管理这么大的产业,他们光是想想,都觉得悬。

一时间,员工们议论纷纷,甚至有员工直言:“一个99年的小姑娘,怎么可能管理公司呢?能力不够就算了,还没有养殖鳗鱼的经验,她能干好吗?”

从小到大,徐千惠都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员工们的议论激起了她的好胜心,年轻怎么了?年轻就不能有所成就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员工们越是怀疑自己的能力,她就越是要做出来些成就,让他们心服口服。

于是,徐千惠没再推辞,立马把养殖场从父亲手上接了过来。

但令她措手不及的是,她还没搞清楚鳗鱼生意的所有流程,公司里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危机。

那是2020年,刚巧遇上新冠疫情,这样一来,他们的鳗鱼出口生意完全做不成了,上万吨的鳗鱼全部滞销。如果不赶快把这些鳗鱼卖出去,产生的损失将难以估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员工们着急的模样,徐千惠有些懵。既然不能出口,那为什么不在国内售卖呢?国内市场对鳗鱼的需求也非常高啊。

原来,他们的鳗鱼主要出口给日本,而日本那边的市场,只收购重量在200克左右的鳗鱼。

徐千惠家的养殖场,主要是向日本供货,所以鳗鱼的重量大都在200克左右。而国内对于鳗鱼的要求,至少要在500克,他们家200克一条的鳗鱼,在国内根本就卖不出去。

听到员工们的解释,徐千惠也犯了难。既然国内只要500克的大鳗鱼,那把池塘里的鳗鱼养大到500克不就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千惠算了一下时间,一切顺利的话,只需八个月,他们家的鳗鱼就可以达到国内市场的要求。

可当她把这个提议宣布下去时,立即又遭到了员工们的反对。他们的鳗鱼本来就已经滞销了,这么多鳗鱼,一天的饲料和养殖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果再养八个月,那光是饲料费,就得花掉上千万,更何况,他们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养殖200克的小鳗鱼,压根不知道怎么饲养大鳗鱼。

徐千惠不相信,大鳗鱼还是小鳗鱼,不都是养吗?谁料她问遍了厂里的员工和养殖户,大家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峰回路转

这可把徐千惠急坏了,难道他们家的养殖业,就要葬送在自己手里了吗?

不甘心的她又找来了自己的叔叔张宝康。张宝康是养殖老手,已经在鳗鱼养殖行业摸爬滚打30多年了,有足够的养殖经验。而且,他一直都在养殖大鳗鱼,请求他做技术指导,绝对没错。

在得到张宝康的帮助后,徐千惠请了一些技术人员,开始了他们的大鳗鱼养殖计划。

他们辛辛苦苦养殖了一段时间,却发现这些鳗鱼的个头儿一点都没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张宝康的帮助下,徐千惠终于弄明白了问题所在,原来是他们的饲料有问题。

以前,这些饲料都是用来喂养小鳗鱼的,现在要养殖大鳗鱼,当然得提高饲料的营养了。

在他的帮助下,徐千惠了解到了如何养殖鳗鱼,但是在养殖鳗鱼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很多问题。饲料不能很好地搭配,鳗鱼个头长的很慢。

于是,他们经过试验,将饲料的配比由原来的60%的鱼粉搭配40%的淀粉,变成了80%的鱼粉搭配20%的淀粉。饲料配成后,鳗鱼的生长速度果然变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鳗鱼长到500克之后,徐千惠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饲养和售卖模式:分级售卖

她在养殖场附近设置了三道“关口”。每天早上捕捞完鳗鱼之后,由经验老道的工人为鳗鱼“分级”,把他们分别投入不同的关口。

500克左右的大鳗鱼在第一个关口,200克到500克的鳗鱼在第二个关口,200克左右的小鳗鱼则在第三个关口。

这样一来,就把鳗鱼分为了不同的等级,可以按照需求,售卖到不同的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开拓市场,徐千惠又做起了熟食生意,把鳗鱼做成熟食,直接投放到市场。

为了增大熟食鳗鱼的销量,她亲自前往各个城市,研究当地人的偏好的口味,然后把熟食分别卖到不同的城市。

在她的精心管理和认真探索下,她的鳗鱼越来越受欢迎,生意也越做越大,年收入很快就超过了10亿,是她父亲经营时的二倍。

员工们这下彻底对她心服口服了,也愿意肯定她的决定和计划了。自己成功之后,徐千惠还把养殖经验传授给乡亲们,带动了当地2000多户养殖户脱贫致富,她也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养殖小能手”,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写出更好文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