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第10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少年司法实践和少年矫治的经典力作,适合青少年教育的老师、心理咨询师、司法工作者、特殊教育从业者的赠书活动来啦~

本书由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博士生导师李玫瑾教授作序推荐!

校园霸凌日渐引起家长和老师们的注意,在学校被霸凌过的孩子,也有可能发展为霸凌者。男生更倾向于肢体霸凌,而女性更倾向于言语和关系上的霸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究发现,这类未成年人容易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1. 外貌不受欢迎,超重和肥胖的学生,容易被霸凌。

2.有特殊需要的(需要老师多加照顾)的学生,容易被同学霸凌。

3. 家庭原因导致学生性格不合群的,容易被霸凌。

一些电影情节,很生动地演绎了校园霸凌的危害性。不仅是在学校会围堵、欺负被霸凌者,还会通过网络论坛、微信群等形成不良舆论,让被霸凌的学生产生抑郁、焦虑的情绪,严重者甚至会有极端行为出现,也就是:自杀性霸凌。

2011年嫁给英国威廉王子的凯特王妃坦承:自己也曾经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

那么这些霸凌者,又是什么样的学生呢?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第10版)》解答道:

1. 当未成年违法者在学校表现不佳时,就会产生挫折感。于是这些年轻人就转向实施犯罪,以弥补他们地位挫败感、失败感和低自尊感。

2.学校是主要的社会化场所之一,它为未成年人提供组织、激励、期望和与社会联系的机会。当未成年人与学校没有形成稳固的联系时,就可能产生违法犯罪行为。

更多涉及的观点理论有:机会受阻理论、紧张理论、文化越轨理论、社会控制理论、标签理论、激进犯罪学、犯罪一般理论、互动理论。

现作为【宠粉活动第111波】的活动礼品,我将赠送职场技能书《自增长:让每个用户都成为增长的深度参与者和积极驱动者》,抽奖免费包邮送给我的粉丝们即日起至7月29日9:00,扫码即可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