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买房的热情确实不像以前那么高了,这一点从上半年的商品房销售数据就能看出来。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了22.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就下降了26.6%,而商品房销售额也下降了28.9%,住宅销售额更是下降了31.8%。

对于很多人来说,买房是存在投资心理的,但问题是,现在倾向于投资的人在减少了。央行公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第二季度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比只有17.9%,已经比上一个季度减少了3.7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还有54.6%的居民预期下季度房价“基本不变”,这也就是说,有的人认为现在房价高,下一个季度房价依然会高,现在买不起,未来依然买不起,还有的人就认为,不管现在房价是高是低,反正下一个季度的房价还是如此,所以根本不着急买房。

有这两种想法的人很多,所以当前居民购房意愿是真的不高,我国商品房销售也就不那么容易了。那么,应该如何才能提高居民的购房意愿呢?有专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专家建议:稳定房价预期,下调房贷利率

7月18日,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就在一个论坛上发言称,要想提高居民的购房意愿,主要有两个方法,一是要稳定房价预期,不能让房价下跌,因为老百姓买房都是买涨不买跌的,要是房价下跌了,很多人就不会买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要下调房贷利率,现在的房贷利率高于银行加权贷款利率90个bp左右,应该下调房贷利率,至少跟银行加权贷款利率持平,也就是要再降低70~80个bp。

其实这位专家所说的话也是有道理的,确实,很多人买房是有投资心理和财富增长心理,因此,如果房价持续下跌了,很多人就会认为,房子不值钱,买来干嘛呢?买到手却不是亏了?所以就不买了。

而长期以来,高企的房贷利率也使得很多人买房的成本非常高,背负的经济负担太大,劝退了非常多想要买房的人,如果房贷利率可以低一些,那么愿意买房的人想来是会增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就算真的实现了这两点,居民的买房意愿就真的会提高吗?并不一定。

首先,哪来那么多钱买房呢?

以我国的房价,随便一套二居室都能要上百万元的总价了,首付款都得要几十万元才行,这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担的。事实上我国非常多的家庭收入并不是很高,存款也不是很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8463元,哪怕是按照一个家庭2个大人来算,一个月的可支配收入也就六千多元,还要扣除各种生活费用,已经所剩无几。

而目前我国人均存款也就8万元左右,这还是理想状态的数据,所以说我国有非常多的家庭,目前是拿不出买房的钱,哪怕是房贷利率下调,也买不起,更何况专家还说了,要让房价不下降呢,这岂不是更买不起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我国住房拥有率已经接近饱和了。

几十年来,有大量的城镇人口在不断买房,使得我国的住房拥有率已经达到了96%,可以说大多数城镇家庭都已经有房了,数据显示,拥有一套房的家庭占比是58.4%,拥有2套房的家庭占比是31.0%,拥有3套房及以上的家庭占比是10.5%。

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是不再买房了,许多的城镇家庭依然不缺房子,只要不是出于投资的目的,根本无需再买房了,所以不管是房价稳定,还是房贷利率下降,对于很多已经有房的人来说,也没什么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正提高居民购房意愿的方法是什么?

很显然,这位专家提的建议,并不能真的实现提高居民买房意愿的目标,那么,真正可实现的方法是什么呢?关键有两点,一是降低房价,现在我国还有不少人没有房子,急需买房子,但是高不可及的房价使得他们无法实现目标,如果房价下降了,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买房的。

二是下调房贷利率,这一点专家说的确实对,房贷利率下降了,月供更低,买房成本更低,再加上房价下降的因素,愿意去买房的人势必会增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实际上这也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房价下降了,不利于楼市吸金,不利于开发商拿地,而房贷利率下调了,又损害了银行的利益,银行怎么会答应呢?所以说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想要彻底提高居民的买房意愿,可能只有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收入才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