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形呈狭长状,地貌复杂多样,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先秦时期,中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凉二州。汉、唐以来,甘肃就成了中西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通道。汉朝张赛出使西域,唐朝僧人玄奘西去印度取经,都取道甘肃,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甘肃省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馆藏珍贵历史文物、自然标本8万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86件(组)(含国宝16件),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尤以新石器时代之冠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古生物化石等珍贵文物独具特色。以下就对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的40件珍宝(上)进行盘点。

1. 新石器时代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瓶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为细泥红陶质地,圆鼓腹,平底。腹部以上施以淡淡 的陶衣,器口为圆雕头像,短发齐额,五官端正,挺鼻小嘴,面庞秀丽。鼻子、眼睛、嘴皆为镂空,双耳各有小穿孔,可以垂饰物。五官镂空造成的深色阴影,成为 头像 富有表现力的因素。瓶体的彩绘纹饰从上到下分三层大体相同的黑彩图案,主题花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两个弧边三角纹对接组成圆圈,内填充垂弧纹和弧纹;另一部分以斜直线、侧弧及凹边三角纹组成。1973年出土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大地湾遗址,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此瓶塑造了一位端庄、典雅、古朴、大方的美女形象,体现远古先民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人头与葫芦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趣生动,是大地湾仰韶彩陶的代表作品,也是我国史前时期集彩陶、雕塑、造型于一身的杰出艺术品,国宝级文物。

2. 新石器时代彩陶鲵鱼纹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瓶高38厘米,口径6.8厘米,瓶用细花红陶制成,小口翻唇细长颈折肩深腹平底,腹部两侧有耳。在瓶肩部以上至近底处用黑彩绘一条鲵鱼,生动可爱。瓶体上的图案准确地表现了鲵鱼的特点,反映了远古人类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和艺术再现水平的高超。鲵鱼绘于瓶上,是这个不知名的氏族的图腾纹样,可能是他们信奉的祖先形象,鲵鱼的脸酷似人形,两只眼睛炯炯有神,身躯卷曲似在游动,两只前肢仿佛在支撑着身体,使头昂起,像是在呼喊着生命,又像是跃动着自由。1958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此瓶纹饰线条流畅,图案精美,器形雅致,瓶体上的图案准确地表现了鲵鱼的特点,反映了远古人类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和艺术再现水平的高超,在已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瓶中是较为罕见的,国宝级文物。

3. 西周青铜大圆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鼎高60厘米,口径50厘米,大口,鼓腹,厚立方耳,圜底,三柱足略有蹄意。上腹部以五齿短扉棱为鼻翼,饰六组兽面纹,兽面展出之分体为尾爪俱全的夔龙纹,细云雷纹为地,主纹面上又饰勾连纹,形成当时尊贵器物上常见的“三层花”,腹内壁近口处铸族徽。1972年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白草坡墓地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此鼎形制浑厚庄重,气势恢弘,纹饰华丽,铜质精良,铸作精美,气韵不凡,与北京琉璃河西周墓出土的成、康时期的堇鼎十分相似,是先秦礼器中颇具代表性的上乘佳作,也是迄今所知甘肃省出土规格最大、品位最高的一件铜鼎。

4. 西周人头形銎青铜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器高25.5厘米,宽23厘米,人头形刺刃,颈部有椭圆形銎,长胡三穿,援斜出如钩,有脊棱,援基饰一牛首,方内三齿,阴刻牛头形徽识。人头浓眉巨目,披头卷须,腮部有纹饰,明显不是华夏人的相貌。1972年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白草坡二号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这件人头銎戟设计构思精妙,造型纹饰奇特,是贵族为炫耀战功而专门铸造的特殊兵器,为钩兵中罕见之物,是唯一的一个可以反映鬼方民族血缘关系的实物。

5. 西周玉人形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器高17.6厘米,玉圆雕,裸体站像,发辫虎首蛇身盘成锥髻,长脸,高鼻,大耳,耳有穿孔,双手捧腹,双足并合作铲形,有斜刃。玉人可能是系于死者腰间,其形象应是被俘的敌酋,把被俘者制成偶像加以丑化,系于腰间或埋在地下,有献俘纪功之意,也可能是某种巫术的体现。1999年出土于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白草坡西周墓地,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此器在艺术上体现出西周在雕塑上倾向写实,逐渐弱化了商代艺术中神秘恐怖的气氛,出现现实、理性的风格,是断定类似传世玉器年代的一件标准器物,具有很高的收藏和学术价值。

6. 西周鸱枭形金饰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批鸱枭鸟形金饰片8件,可分2型:I型4件,高52、宽32厘米,鸱枭以金箔剪裁而成,钩喙、环目、长尾、屈爪,通身饰变形窃曲纹以为翎毛,使得鸱枭形象异常富丽,其中1件鸱爪与腹部脱离,2件鸱枭周边有双眼钉孔等距离地分布在喙、首、项、背、尾、爪、腹各部位;Ⅱ型4件,高52、宽32厘米,鸱枭以金箔剪裁而成,钩喙、环目、长尾、屈爪,通身亦饰变形窃曲纹,但在每只鸱身之窃曲纹余白中,刻出10个形状各异的镂孔,这些镂孔当时是否有镶嵌物已不得而知,其中1件屈尾遗失,在喙、首、背、尾、爪、腹等部位,有9处双眼钉孔。鸱枭形金饰片正面打磨黄亮,背面未经打磨,故色暗发涩。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大堡子山秦国墓葬,后流失海外,2015年回归祖国,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这批鸱枭均以金箔剪裁而成,制作工艺精到,纹饰图案精美,形态各异,造型生动,通身饰变形窃曲纹翎毛,使得鸱袅形象异常富丽,充分展示了秦人享国初年冶金工艺的非凡和秦贵族阶级的奢侈靡丽,实属罕见文物。

7. 春秋垂鳞纹秦公铜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鼎高41厘米,口径40厘米。折沿,平唇,双立耳。侈口,垂腹,平底,三蹄足。足上部有“山”字形扉脊,以扉脊为鼻脊饰兽面纹。口沿下饰一周窃曲纹。腹部饰三周垂鳞纹,颈部与腹部间以两道凸弦纹相隔。耳 外廓 饰重环纹。器腹内壁銴刻“秦公作铸用鼎”。此鼎是上世纪90年代公安机关从盗墓者手中缴获回来的一件文物。20世纪90年代出土于礼县大堡子山秦国王陵,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此鼎纹饰精美,具有春秋早期的典型特征,是迄今所知时代最早、器主身份明确的秦国青铜器。

8. 春秋翼兽形铜提梁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器于1962年出土于甘肃省泾川县金明乡,高30.2厘米,纵20.8厘米,横22.5厘米。 盉 体为一四足怪兽:兽首微昂,张嘴为流,流口略残;短尾略翘为鋬;兽腹深圆为盉腹;兽腿低矮粗短,趾爪向前,即为盉的四足,足后关节后凸处,还铸出禽类特有的翘骨;提梁为扁带式,呈龙形,其首尾分别固定于兽的首、尾上方;注口开于兽脊正中,短颈,有盖,盖中心饰一似鸟形的小兽钮,盖面饰一圈变体龙纹,盖与器身用一小环连接;器腹两侧各浮雕一飞龙,龙体遍饰鳞纹,作回首状,并各有5条扬起的羽翼。两只飞龙恰 构成 兽的双翼。此器造型独特,工艺精湛,从造型到纹饰皆有兽、鸟、龙三个艺术元素,搭配和谐,浑然天成,集东西方艺术风格于一身,甚为罕见,其美学构思可谓匠心独具,而其以翼兽形象作为主体装饰的做法则更为罕见,就目前所知春秋以前的青铜容器中尚属孤品,国宝级文物。

9. 西汉放马滩纸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图出土时置于死者胸部,因受潮图呈碎块,无法复原。其中绘有图线的最大残块,长5.6厘米,宽2.6厘米。出土时呈深黄色,逐渐干燥后,褪变为浅灰 间黄色 ,表面有污点,纸面光滑平整,纸质薄软而有韧性,结构紧密,表面有细纤维渣。其原料为大麻,是西汉早期麻纸。经对比研究,该墓时代当在秦晚期至西汉初年,故该 纸 图的产生年代,其下限最迟在西汉初年。放马滩秦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证明西汉初年已有书写用的纸张,而且质量较好,工艺成熟,达到了较高的生产水平。以此推测,纸的出现应能早到战国时期。1986年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此地图内容丰富,精确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制图技术,代表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水平,是当前 所见 世界上最早的实物地图,将我国现存古地图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将近一个半世纪,是迄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用于书写的纸张实物,改写了我国造纸历史,对研究造纸起源、造纸用料、造纸技术等具有重大价值。

10.西汉居延汉简《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批木简共三枚,约500余字,相当于今日的通缉令,是一套法律档案,其内容为: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署名为“丞相少史、御史守少史”,“移(送)郡太宁”的一道律令,追捕一个女逃犯。她是汉武帝女儿盖主的贴身大婢,汉昭帝元凤元年(前80年)盖主死,她家牵涉到谋反罪,判处“绝户”(剥夺宗室籍,幸存者一律免为庶人),这个大婢乘乱逃跑,未被抓获。甘露二年,大婢的胞兄,是盖主之弟、汉武帝第五子广陵王刘胥的马车夫,犯了叛逆罪,大婢再次受到株连,罪名是“大逆同产”,而被追通缉。这套通缉令木简是给张掖太守的,张掖太守又将文件转给各都尉,都尉又转给各鄣塞侯官, 鄣 塞侯官又转给各侯长。发掘出的这套木简反映了汉王朝中央政府发布文告、律令的文书形式,以及边塞各级官署上下级组织关系,和公文传递时的层层照转关系。1974年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肩水金关旧址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此简是一件由朝廷丞相御史府共同签署的通缉令,记述了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张掖郡地方执行朝廷通缉在逃要犯命令的情况,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一篇通缉令,对于研究汉朝的政治制度及文书档案制度,意义重大,国宝级文物。

11.西汉凉州《仪礼》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凉州《仪礼》简,统称凉州汉简,包括、王杖诏令简和医药简牍等,计有《仪礼》简469枚,其他日 忌 杂占简11枚。《仪礼》简分三种:甲本木简398枚,每枚长55.5~56厘米,宽0.75厘米,包括《士相见》、《服传》、《特牲》、《少牢》、《有司》、《燕礼》、《泰射》7篇。乙本木简37枚,每枚长50.05厘米、宽0.5厘米,内容仅《服传》一篇。丙本竹简34枚,每枚长56.5厘米、宽0.9厘米,内容仅《丧服》一篇。这批简出土时未有散乱,极少有破损的残简零札,而是九篇共计27298字完整的《仪礼》文章。简文用毛笔所书,大多墨迹如新。每一篇文章首尾俱全,保存了原书的篇题、页码和顺序。195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磨嘴子6号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这套完整的《仪礼》简是迄今出土汉简中空前的发现,是完整齐全具有页码的书册,是西汉经书的样本,另外,此简字体已摆脱了篆书框架,笔势流畅,工整秀丽,具备了成熟汉隶的气质,被当今书法家奉为奇珍异宝,也是研究书法艺术的第一手资料,有“天下第一简”之称,国宝级文物。

12.西汉彩绘木雕六博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博是中国古代一种掷采行棋的博戏类游戏,因使用六根博箸,故称为六博。一套完整的六博棋,应包括棋局、棋子、箸(即后世所称的骰子),另外还有博筹,用于记录对博者的输赢情况。这件彩绘木雕博戏俑由两个跪坐老者和一棋盘构成。松木雕刻。一俑高29.1厘米,宽15.5厘米;一俑高26.7厘米,宽14.6厘米。棋盘长29.2厘米,宽19.3厘米。对弈老者手脸涂白,墨线勾勒面部五官,交领袍衣灰色为底,白色粗线勾勒,领口、袖口和襟口施以重墨。两位老者跪坐对局,一老者右臂置膝上,左臂前伸,目光平视前方,似在向对弈者说“请开始吧”;另一老者左臂斜向下伸,左手拇指与食指执长方形棋子,欲落棋子于棋盘之上。两者之间放置棋盘,棋盘以黑色作底,白线勾格,棋盘下衬黑色掷骰木枰。两位老者神情凝滞,蓄势待发,显然正在针锋相对的紧张对弈之中。1972年甘肃省武威市磨嘴子48号汉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这件六博俑造型最为独特,在全国独一无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以其精绝的构思和卓越的雕技而享有盛誉,是我们了解汉代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人民生活、文化的第一手形象资料。

13.东汉铜奔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四肢动势符合马的动作习性,为中外的许多考古学家和艺术家叹为观止。奔马正昂首嘶鸣,举足腾跃,一只蹄踏在一只飞翔的燕子身上。从力学上分析,铜奔马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作为具有三维空间的圆雕作品能取得如此非凡的艺术效果,作者想象力之卓越、构思之新颖以及铜铸工艺运用之巧妙,都令人惊叹不已。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武威将“马踏飞燕”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此铜奔马造型生动,铸造精美,比例准确,构思巧妙,工艺十分精湛,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准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国宝级文物。

14.东汉十三盏铜连枝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灯高146厘米,宽66厘米,灯座为倒置喇叭形,座面饰瑞兽纹和云气纹。灯呈树形,主干分为三段,套插而成,段与段衔接处各置十字形托架,犹如灯树之分枝。十字托横向四出,四端各饰透雕花叶一个,象征火焰,干枝顶端有仙人骑鹿形花饰。原有灯13盏,现存9盏。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此连枝灯的造型如同枝叶繁茂的大树,点亮时灯火通明,如满树星光摇曳,华美异常,是迄今发现的两汉连枝灯中最为精美的一件,弥足珍贵。

15.东汉鎏金错银铜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尊高13.3厘米,口径24厘米,夹纻胎,通体鎏金,并附错银铜辅首衔环,兽面蹄足,盖上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纹,器身饰云纹及异兽纹。铜樽樽体盆形,折沿,有盖,平底,下附三蹄形足。器身两侧饰有一对对称的铺首衔环,其中一环已失。盖部隆起,盖顶部正中有钮,内有一提环。盖顶中部提环以饰有四神的四叶柿蒂纹作为烘托,周边一圈云纹;腹部纹饰间有弦纹,将腹部纹饰分为上下两栏,栏内分别刻画出多种云纹图案。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此尊制作规整,内外鎏金,器盖及器物内外装饰有繁褥而华美的错银云纹与神兽纹,整个纹饰画面显得精细富丽、灵动而飘逸,为东汉鎏金错银铜器的代表作品,是研究汉晋酒器铸造、鎏金错银等工艺以及美术史的珍贵资料。

16.东汉《医药简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批竹简长23-23.4厘米,宽0.5-1厘米,牍长22.7-23.9厘米,宽1.5-3厘米,共92枚,其中简78枚,牍14枚,松木削制。简文每简一行,牍则2-3行,也有多达6行者。从简牍上遗留的痕迹看,简有三道编绳,先编而后书,78枚简为一卷册。牍有二道编绳,先书而后编,14枚牍为一卷册。1972年甘肃省武威市旱滩坡汉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这批医药简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医药方有30多个,所列药物近100味,并详细记载了病名、病症、药物、剂量、制药方法、服药时间、用药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等,涉及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等学科。

17.东汉彩绘木轺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组彩绘木轺车,马高88.2厘米、长78.8厘米;车高95.2厘米、长96.5厘米;御奴高33.6厘米。这组彩绘木轺车包括车、马、御奴共三件。车包括车舆、轮、辕、槽、伞盖等部分。舆车有双辕,车舆与车轮用黑白二色彩绘,出土时车轮尚能转动,各有16根辐条,完好无损。马用红、白、黑三色彩绘,头部有铜当卢、兽面饰衔嚼一副,颈上套轭。马头、颈、身、四肢和耳、尾都是分别制作,再用榫卯接合或粘连的方式组合而成。马头上双耳高竖,目若悬铃,挺胸扬尾。御奴跪坐于左侧,作双手持缰状,以黑、白两色勾出眼、鼻及冠服。伞盖顶部装盖斗,插16根弯曲的竹弓,上绷皂缯成圆形盖顶。这组彩绘铜饰木轺车结构复杂、形制壮观,是汉代出土的同类器物中既完整又规模大的一组,制作精细,形象逼真,装饰豪华,车舆形制复杂,雕工精巧,车的轻便简洁与马的雄伟健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汉代木雕作品,也是现存汉代木轺车马保存较完好的一件,国宝级文物。

18.东汉“白马作”毛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支毛笔通长23.5厘米,杆径0.6厘米,笔头长1.6厘米,笔杆竹制,中空,精细匀正。笔杆中下部阴刻篆体“白马作”三字,“白马”是制作工匠的名字。笔头外覆黄褐色软毛,笔芯及锋用紫黑色硬毛,刚柔并济,富有弹性,适于在简牍上书写。笔杆后端尖头削细,以便于插入发髻。1959年甘肃省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此毛笔长度约合汉尺一尺,与《论衡》所谓“一尺之笔”相吻合,是迄今为止我国所有出土汉笔中保存最完整、制作最精良、最早刻有笔工姓名而闻名于国内外的一支,专家公认其为我国汉代毛笔的代表作。

19.三国魏“魏归义氐侯”驼钮金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印长2.3厘米,宽2.3厘米,高3厘米,金质,铸造镌刻而成。方座,双峰驼钮,驼呈跪卧状,四肢曲拢,身上阴刻眉目、口鼻,以平行细短阴线表示毛发。身下有圆形穿孔,为系带之用。印面正方形,镌刻阴文小篆体“魏归义氐侯”。三国魏、蜀对峙时,双方都要争取西北少数民族氐羌的支持,对其首领封官拜爵便是常用的拉拢手段。1987年征集,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因曹魏时期短暂,所以颁发给少数民族王侯的印极为罕见,此印是曹魏王朝颁赠地处西北、归顺中原的氐族部落酋领的印信,颇具历史价值。

20.魏晋“驿使图”壁画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块壁画砖长26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绘制者寥寥数笔,却传神刻画出驿使跃马疾驰的画面。图面为米色底,黑色轮廓线,马身黄色,几笔红色点缀。画面上,信使“头戴黑帻,身穿右襟宽袖衣,足蹬长靴,左手持信物”。马首高举,“鼻直而孔张,目大且有神,胸廓颈壮,圆臀细足,筋腱毕露,四蹄腾空”,魏晋河西之良马由此可见。马在疾驰,信使则稳坐马背,反衬出信使业务的熟练。这种真实而又写意的手法,对后世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1973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魏晋5号壁画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此壁画砖画风简洁,生动再现了当时西北边疆驿使驰送文书的情景,被认为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邮驿的国家之一,在我国邮政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国宝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