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相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强调,当前全球疫情持续反弹,奥密克戎BA.5亚分支正在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并在我国引发本土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当前全国疫情形势如何?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介绍, 整体上,6月全国本土新冠疫情呈现波动下降态势,但是7月上旬局部地区疫情有所反弹。安徽疫情6月26日始发于宿州的泗县,主要集中在泗县和灵璧县。泗县核酸筛查最新结果显示,未在非管控人群中发现阳性感染者,疫情应急处置取得积极成效。但由于前期的感染基数大、社区传播广泛,不排除在潜伏期内发现新的社会面阳性人员,还需要持续排查管控风险。江苏疫情主要波及无锡、徐州,目前无锡仍存在疫情社区传播风险,徐州疫情社区传播风险有待进一步观察,其他地市疫情相对可控。陕西西安、福建宁德等地近日报告多例来自管控区以外的感染者,当地存在一定的社区传播风险。辽宁、四川、广东等地还有零星报告感染者。北京延庆、辽宁大连等地近日报告入境人员解除集中隔离后发现的感染者。内蒙古新报告了一起抵边疫情,山东临沂新报告一起本地疫情,有一定的社区传播风险。上海7月3日报告一起KTV传播链疫情,4天内累计报告87名感染者,疫情已隐匿传播一段时间,有进一步社区传播和扩散风险。

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公众留言板发现了哪些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综合监督局副局长程有全表示,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公众留言板从 6月28日上线以来,截至7月6日,共收到13916条信息,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及时转地方核查处理。其中,6月29日投诉量最多,有4850条,随着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的跟踪督办,31个工作组的现场督导和各省份对照第九版防控方案持续整改,投诉量整体呈现逐日下降的趋势。截至7月7日10时,收到各省份办理反馈信息13862件,其中2253件正在办理中。办结了11609件,办结率为83.7%。

近10天的数据显示,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依次是:违反“九不准”第2项,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占31%;第1项,随意将限制出行的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占24%;第4项,随意扩大采取隔离、管控措施的风险人员范围,占15.5%;第5项,随意延长风险人员的隔离和健康监测时间,占15%;第3项,随意延长中高风险地区管控时间,占6%;第8项,随意设置防疫检查点,限制符合条件的客、货车司乘人员通行,占3%;第9项,随意关闭低风险地区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的场所,占2.9%;第7项,对符合条件离校返乡的高校学生采取隔离等措施,占1.8%;第6项,随意以疫情防控为由拒绝为急危重症和需要规律性诊疗等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占0.8%。

目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整治“层层加码”问题专班的12个成员单位,以及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建立了问题线索收集渠道。

“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控措施执行情况如何?

雷正龙表示,近期,上海、江西、北京等地发现个别入境人员在解除集中隔离后检测出阳性的情况,国家和地区疾控专家对此开展调查分析和风险排查,发现个别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在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比如,个别地方对入境人员在集中隔离期间的核酸检测频次不足;有些地区在入境人员解除隔离前,存在最后一次核酸检测采样提前的情况,此外,还有个别入境人员在解除集中隔离后没有严格执行3天居家健康监测,没有主动向社会报备,甚至在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外出参加聚集活动。这些问题和隐患增加了入境人员感染后引发本土疫情的风险。

他强调,“7+3”管控措施是基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以及国内多地的疫情防控实践,对入境人员的隔离管控时间进行的优化调整,“7+3”管控政策不是放松要求,而是要求管理更加规范,更为严格。各地要加强对集中隔离点的管理,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的有关要求,确保“7+3”管控政策落实、落地、落细,要加强集中隔离点规范管理,做到信息推送和全程闭环管理,要严格落实居家健康监测。

第九版防控方案发布后,口岸疫情防控政策有哪些变化?

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李政良介绍,海关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和防控方案第九版的规定,在严格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

一是优化入境人员采样检测工作。将原对入境人员“双采双检”的采样检测要求,优化为仅口咽拭子“单采单检”,并取消入境人员涉新冠血液样本检测的要求。

二是优化入境货运航空器登临布控比例。对部分与境内人员接触少、疫情传播风险较低的货运航空器,基于风险分析,取消登临检疫布控。

三是优化完善进口物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根据进口非冷链物品的来源国家或地区的疫情情况、物品类别和特征、运输方式和时长、装卸方式等,综合研判进口非冷链物品被污染的风险,各地、各行业按现有分工和流程分级分类采取预防性消毒或放行措施,避免重复消毒和增加不必要的作业环节。基于以上措施,海关印发《进口非冷链物品口岸环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方案》,指导预防性消毒工作。

四是优化海关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封闭管理制度。对海关入境人员卫生检疫、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等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封闭管理要求,由“14+7+7”或“N+7+7”封闭管理统一调整为“N+7”,即N天在岗集中封闭管理,7天离岗集中医学观察。

如何防范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流行?

雷正龙指出,近期奥密克戎亚型BA.5和BA.4已成为南非、葡萄牙、英国、以色列等国家的主要流行毒株;法国、荷兰等欧洲多国和美国也出现 奥密克戎亚型BA.5和BA.4感染者增加的情况,境外疫情明显回升。近日,北京、天津、陕西等地也相继报告由奥密克戎BA.5变异株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土疫情,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部署各地进一步强化外防输入工作:一是加强口岸高风险岗位人员闭环管理;二是加强入境物品、客运航空器等风险防范;三是加强入境人员隔离管控,严格落实入境人员“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的管理措施;四是加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陆地边境口岸城市要督促跨境运输企业实行甩挂、接驳、吊装等非接触市的货物交接方式,对跨境货车司机实行全流程的闭环管理。

信息来源:国务院联防联控办公室

信息采集:卫健君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