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你见过渔村的灯火,又置身于时代的洪流里,穿梭于林立广厦之间,树立在时代筑砌的高墙下,便能更清晰地理解《深圳精神》,这幅画作应属于宏大题材精神之作,作者为画家原东平,其创作方式从未抛弃传统,但又糅合了新兴的题材以扩充视野。深圳这座城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个经济特区,栉风沐雨,如今的繁荣的历程,为之“奇迹”也不为过,作者凝练的向我们展示了这座被誉为“中国硅谷”的城市的现代化面貌,图中表现的时间正值清晨,在辽阔的浅蓝色苍穹下,在迷蒙的薄雾里,那些高耸而庞大的建筑群默默的述说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这里,是改革开放金色的梦想。而这幅画,则是作者展示给所有观者的金色宝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东平的这幅画恢弘精彩,为我们展示深圳的现代化进程,和这座城市近2000平方千米的全貌;西有凤凰山,东北方有梧桐山仙湖之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梧桐山为深圳市的龙脉之首,而后又有西部通道,神龙首尾具存。构图的右方有海浪,雾蓝色的海水翻起乳白的浪花,一次次冲击着路面,荡涤历史的尘埃,它象征着只有敢于冲浪的人,深圳也是在风浪中熠熠成长;海边的周边保存着过去的古建筑,它们低矮古朴,片状聚居,非常写实,如大鹏古镇等民居就坐落在海边,画面右边郁郁葱葱,犹如春天的故事,烟青、油绿,就好像城市虽然发展迅速但从未放弃他们的根系和生机。

我们再往左边看,穿过滨海的古朴建筑群,穿过葱茏的草木,画面中央有勾勒深圳市政府的模样,市政府的造型有如大鹏展翅,它一直带领着深圳市前行。在画面中间还有三座高楼,直冲云霄,也一开始便映入观者眼帘,它们是地王大厦,京基100和华润大厦,他们犹如三幢灯塔,点亮深圳市的灯火,又很像擎天之柱,承载这里的繁华;而画面中还有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和盐田港,直冲云霄和舳舻千里,象征着深圳走向世界。更标志着深圳之开放和繁华的是画面最上方的大桥,深圳湾跨海大桥,作者细致的勾勒了这座宏伟桥梁的面貌。这些深圳的极具代表性的建筑,都安静的坐落在画面中央,其背后的喧嚣和神气不言而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画从风水上讲,左右逢源,上下贯通,左边有青山,右边是海浪,上有初生红日和跨海大桥,下建筑鳞次栉比,无论从自然景观还是人文建筑来讲这幅画都体现的淋漓尽致。观者一路看一路惊叹,就好像随着原东平先生的步伐,游历深圳之美,从东头走到西头,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尾穿过四十多年走到今天。
而不仅仅是画中所描绘的城市之发展让人叹为观止,这幅画的作者也令人敬仰。作画者为原东平先生,他的中国画创作很符合中国古代绘画正脉的美学观和技巧方法,而其本人又有着超凡的的审美与魄力。从其作品的笔墨特征上来看,法度体系相当严谨,而布局架构也合适严正却不乏别出心裁。无论是用笔,还是铺陈水墨、渲染色彩都精益求精,绝对是正统的中国画法。

原东平先生用皴法画山,线描画水和建筑,融会古今之法,贯通千年之意。从技法上看,这幅画符合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其以“深远”为主,兼顾“平远”和“高远”,整幅画的视角接近于俯瞰,整个美丽的城市尽收眼底,深邃入云,又从云中看下去,好像能看见大街小巷彼此贯通;而再往远处看,还有跨海大桥和雾蓝色的海水,我们的俯视效果就会变弱,好像能望到远处的地平线,为“平远”,而那三座大厦之高耸入云,我们可以和其他建筑作对比来明白这种危楼高百尺之壮阔感,谓之“高远”。而从观感上来看,他的作品气势恢宏,让人如有临万丈高楼之感慨,但却又不会把画面填的过于“满”,他总是在建筑之间,植被之间,不经意之间留有空隙,林立之处,密不透风,留白之处,疏可走马——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石如的理论在这幅画中很好的体现了出来。整幅画无论从何种角度看,再推进式细品,都可以源源不断感受到传奇般的享受,好像一眼几十年便过去了,深圳之美,画家的画技之精巧,都在眼前。

其人其画作,如红竹浅水画闲舟,再如雨竹丰硕牡丹贵,都蕴有自成一格的审美精气神。原东平作画,非常符合传统中国画的严谨的法度,无论是构图之巧还是技法之妙都非常符合国画审美,但作者又绝不拘泥于旧的法度,他认为“前人之述备矣”,于是,他的作品大胆用色,开创进取,俯瞰式全景构图等多方面做了创新,取得了新的突破,着着实实让人们看到了山水画的新形态、新内涵、新气象,和深圳这座城市如今的奕奕神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创作花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品欣赏

个人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