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一句仅有十字的古语,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量力而行,这一道理也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位华夏人的内心中。

不过,作为东瀛文化代表的日本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却并不那么深刻,从万历朝鲜之役到偷袭珍珠港,日本的近代史发展都透着一股类似“眼高手低”的意味。

可历经了如此之多的失败后,日本是否能够甩掉这个标签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印度的高铁招标,又一次让日本暴露出固有的行事风格。这究竟是怎样一件奇事呢,且从2008年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充胖”建高铁:中方保质,日方图省

2008年8月1日时,我国正式开通京津城际高铁线路,由此拉开了中国的高铁覆盖序幕。

同时,这一条高铁也让我国成为亚洲为数不多的“高铁国”,不仅提高了全国的现代化进程,还使得区域合作更加便捷,进而促进了多区域的经济发展,可谓受益无穷。

而高铁的如此妙用,也引来了我国西南邻居------印度的羡慕。

这主要是因为印度与我国情况相似,同样是人口众多且地域宽广的国家,眼见高铁在我运营通畅,印度也想拥有属于自己的高铁。

然而,印度的铁道业可谓是“一言难尽”。

因为印度早在1929年时,就已经依靠英国殖民建立了完整的铁道网,可长年的“不思进取”,却让印度的铁道业一直在原地踏步。

加之极其落后的铁道管理体系,让印度的铁路还出现了些许的倒退迹象------现代铁路管理反倒不如从前有序了。

如此不堪的事实,意味着印度根本不可能自主建造高铁,甚至也不具备管理一条高铁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印度人民对于高铁的渴求已经“入魔”,印方为了缓和人民的这种狂热,在2010年时直接“凭空”制定了七条高铁规划,一度让印度人陷入了无尽的狂欢。

可是,这种“望梅止渴”终究是有时效的,一连过去数年都未见高铁动工,导致印度人对执政政府十分失望。

不过在这种关头时,印度人民党却异军突起,他们通过高呼“建设高铁”的口号,迅速获得了大部分印度人的支持,并最终登上了执政位,莫迪作为党魁出任总理。

莫迪上任的第一时间,便想到了诺言的兑现,可莫迪很清楚印度无力自造高铁,所以他想到了“请人代工”。

而且,莫迪还特地选定了自己家乡艾哈迈达巴德作为第一站,让它与印度的金融中心孟买以高铁链接,这样不仅能够让家乡富起来,还能兑现曾经的诺言,可谓是一举两得。

选址工作完成后,印度面向全世界开启了招标大会,由于这是印度的第一条高铁,这预示着第一个承建国家可以制定印度未来的“高铁规则”,进而能够最大可能地承包后续高铁的建设,这可是一项大工程。

因此,全世界能够建造高铁的国家几乎都来到了印度参会,大家都十分看重这背后的利益,就算第一条线路建设会“亏”一些,也是能够接受的。

但世界诸国还是小觑了印度的“小气”,招标才开始,印方直接表明态度:

“价格不能高,质量要保证,工期不许长,不给维护权,没现钱,贷款分期支付,还款不能催。”

如此霸王的甲方条款,让一众欧洲国家听完规则后直接转头就走了,按照印度的要求来算,那直接等于白送了。

不过,我方却从中看到了更深层次的战略意义---------用高铁绑定中印双边关系,靠其他贸易挣回“差价”,所以中方代表成为了为数不多留下来继续谈的人。

然而就在中印双方即将达成共识时,日本却突然横插一脚:

“低价帮建,质量保证,工期不长,帮忙训练印度管理人员,给予80%的贷款支持,0.1%的超低利息,可贷50年,且建设主导设为印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的条件不仅让印方愣住了,就连我方代表也愣住了。

要知道这种模式比“白给高铁”还大方,因为0.1%的贷款利息在50年时限的分担下,甚至还赶不上通货膨胀率,简单来说,也就是日本自己出钱出力地帮印度造高铁。

面对这种“活菩萨”行为,印方直接推开了我方代表,立即与日方签订了建设协议。

可日本真的是活菩萨么?

工程延期,资金深陷

显然,曾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怎么可能是活菩萨呢,日本此举其实是为了拉拢印度,加强日印全方位合作,至于原因嘛,那便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而且这一战略方针也与印度契合,我国与印度在近代有着很深的矛盾,印度打心里都不想与中国共建合作,他很担心中国会用贸易手段钳制印度国内发展。

但俗话说得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由此来看,印度和日本的朋友关系可谓是“一拍即合”,二人也由此开始了印度的高铁建设,并在2015年年底定下“2018年完工”的计划,但这个计划显然有些“痴心妄想”的意味。

如果是日本在岛上给自己建设高铁,那三年时间完全足够,可这要是在印度大地上建高铁,那日方所面临的问题可能就有点严重了。

首先就是印度的土地矛盾十分严重,这导致高铁建设工作的征地工作进展万分缓慢。

至于有多慢呢,通俗来说就是2015年定的计划,可到了2022年还只征了不足50%的地,其余大部分还在纷争之中,这让承建的日本新干线大受震撼。

或许也正是这种“震撼”,让日本开始消极怠工,开工五年时间,竟然只完成了十公里的建设,令世人咋舌。

另外,印度的党派之争极其严重,这意味着新政党上位后,很可能会叫停高铁的建设,毕竟当时日本把工程主导权交给了印度,这是印方的合法权利。

最后是印度的铁路管理条例十分混乱,这使得高铁建成后维护会成为大问题,到时候三天两头的出事故,很可能会影响到日本高铁建设的口碑。

除此之外,工期的拖延还赶上了疫情和印度的独立纪念日,印度疫情的爆发让建设工作停滞了很长时间。

好容易在2020年迎来“解封”,印度又提出要在2022年开展独立庆典,并单方面要求日本在庆典之前完成高铁建设工作。

两年时间,在未完成征地工作的情况下竣工,印方的这种要求无异于建设“空中阁楼”,日方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而且,征地工作的滞后还让工程时常会进入停工,整个项目开始走向“边征边建”的模式,这也导致项目成为了“资金漩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日本此刻已是骑虎难下之势,若是不加投资金,那先前的所有投入就打了水漂,可要是再投入资金,那就是眼看着打水漂,如此的抉择让日本对于这个项目开始有些绝望,就连日本国民也开始在网络上调侃:

“印度是吃定日本了……”

不难看出,日本当局是真的面临两难境地了。

如此局面不禁让人猜想:若是当年是中国中标,是否也会走到如此困境呢?

中方高铁:质量保证,有口皆碑

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一点从中国对外的订单就能看出。

首先是中方对塞尔维亚高铁的援建,这个工程的难度极高,不仅有塞尔维亚老旧铁道的局限,我方在建设时还要遭受欧盟的刁难。

可中方建设人员不畏险阻,直接按照欧盟标准在塞尔维亚建起了一条通往匈牙利的高铁。

而且高铁的质量很高,一应配套也很齐全,价格更是堪称“童叟无欺”,就连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都亲自出马打广告,在媒体面前大赞:

“中国永远值得信赖”。

然后是中国对老挝高铁的建设,这是一条中国到老挝的线路,老挝境内九转曲折,土地问题也十分严重。

但中方建设人员与老挝政府积极沟通,并且共同协商建设工作,最终共同完成了“中老线”的建设,让老挝成功步入高铁时代,可谓是东南亚的奇迹。

除此之外,中国甚至还帮助非洲肯尼亚完成了高铁建设,非洲的环境那可比印度复杂多了,不仅有人与动物的土地矛盾,还有与当地军阀的矛盾。

可作为“基建狂魔”的中国就是这么不畏险阻,不仅要在非洲大地上开辟一条高铁线路,还亲手教授肯尼亚高铁的管理模式,甚至连高铁乘务员都一并进行培训,让肯尼亚可以自主进行高铁维护和运营。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承建的几个高铁工程都比印度情况复杂困难,但这些工程最后却都被中方建设人员“降服”。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当年是中国中标,那印度第一条高铁或许早已通车了,只可惜往事没有“如果”,日印双方如今只能看着高铁工地空发愁了。

不过,通过以往的经历来看,日本就是经常干这种“损人毫不利己”的事情,尤其是在与中国竞争的时候。

比如2014年时越南新武沥县跨海大桥的建设招标,当时中越合作已基本是板上钉钉了,但日本就是“财大气粗”式地横插进来,最终夺走了这个价值36亿元的项目。

可让越南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座桥在竣工后的第三天就出现了桥头下沉的情况,这对于一座桥梁而言是毁灭性的。

这也意味着,越南的建设投入,将会随着大桥垮塌而全部打成水漂,而且这时间不会太远。

对此,越南人可谓是又气又急,甚至还来寻求我国帮忙,可一切为时已晚。

这些事例的发生不免让人感叹,日本大和民族的行事风格或许早已固定,而如此行事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一切且让时间证明吧。

参考资料

【1】《300公里高铁7年不能完工,印媒后悔了:早知道还是找中国帮忙》--------大洋视点
【2】《抢走中国订单后,日本陷入“印度高铁困局”》-------上观新闻
【3】《5年才修了10公里,日本抢走中国高铁订单后,陷入“印度困局”》---------时代风云说(福建泉州广播电视台《时代风云》栏目官方账号)
【4】《抢走中国订单后,日本陷入“印度高铁困局”》---------环球网
【5】《印度首条高铁项目148.5万卢比建筑材料被盗,两人被捕》--------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