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邬健敏师姐的第 103分享

作者 | 邬

开白,请后台留言“转载”

这两年,新消费一度成为投资人的心头之好,眼瞅着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的新项目,估值也是一个个飞上天。

去年底,面馆、中式烘焙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就一个兰州拉面,去年就一度成了资本争抢的对象。马记永、陈香贵和张拉拉,就这三家号称“新消费主力”的拉面馆,融资节奏快得亮瞎眼,估值高的堪比珠穆朗玛峰。

马记永,红杉给出的估值是10个亿;陈香贵也不甘落后,10个亿起步;张拉拉稍微落后点,也有4个亿左右估值。

感觉就是忽然浮出水面那种,之前连名字都没在市场上听到。

据说,可能是有机构在“捂”项目。

可不是吗?你看看新消费赛道的主力机构,一个比一个牌子来得闪亮。险峰长青、挑战者资本、凯辉、顺为、高榕、源码、金沙江、红杉,更别说什么阿里、腾讯那种带着产业资源杀进来的巨无霸。

一时间,这个赛道火到出圈!

想起之前资本狂追的咖啡、茶饮赛道,也确实在烧钱模式下,跑出来了几个独角兽项目,比如后来因造假被勒令退市的瑞幸咖啡,几番重组折腾,又开始跃跃欲试,寻求东山再起;

还有几经波折在香港上市的奈雪,可惜上市当日就破发,一年下来公司继续亏损态势、市值腰斩,散户巨亏;

喜茶也没好到哪里去。虽然去年完成一轮估值高达600亿的融资,可惜今年以来,又陷入裁员风波,被媒体踢出公司经营业绩不良,只得裁员30%的惊人消息。公司虽然随后做出澄清,不过,业绩颓势是不争的事实。

大资本带来的钱,终究也经不起狂烧了。

奈雪和喜茶的惨淡表现,并没有浇灭投资人的巨大热情。茶饮消费赛道依然车水马龙,你方唱罢我登场。

比如异军突起的蜜雪冰城,靠“农村包围城市”路线、薄利多销的小店加盟模式,从中小县城一路冲向一二线城市,竟然已经开出上万家门店。去年初,完成了一轮估值超200亿元的高瓴和美团龙珠领投的首轮融资。

为啥这么晚才融资呢?

据说是因为公司经营得当,不差钱~

公司现在正在辅导期,又一个IPO正在赶来的路上。

而蜜雪冰城的崛起,让投资人充分见识到下沉奶茶市场是多么巨大。这也是今年初,书亦烧仙草这家扎根县城乡镇攻城略地的茶饮品牌,轻松拿下了100亿估值的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现在满世界看看,简直了!一瓶矿泉水、一罐饮料、一杯咖啡,一杯奶茶、一碗面、一只火锅、一顿麻辣烫、一根雪糕……这本来随处可见的大快朵颐的食品,居然可以轻松撑起动辄百亿乃至千亿的估值。

看上去有点朦胧美,再仔细一看,其实就是老酒装在新瓶里,这也能飞上天吗?

我们永远不知道,这下一个饮品新物种又会从哪嘎达冒出来?

为什么新消费赛道这么受追捧呢?道理很简单,从投资的角度看,足够有吸引力在于核心三点——高毛利、高坪效、高复购率。

比如茶饮赛道,细分赛道很多,一马平川很广阔;消费的频次足够高,复购率高得吓人;像奶茶,大家心照不宣地认为还具有一定的上瘾性,类似咖啡和酒精。

毛利率也很高,可以轻松高达40%—80%。

消费者即买即走,落地场景的要求并不需要太高,大商场也行,街边小巷也可以。

所以,新茶饮门店的坪效,可以是一山更比一山高的恐怖数据,而这,往往是投资人十分看重的指标。

更不用说,这些新消费品牌的背后,还被赋予更多的社会意义,什么00后消费观、中国人口红利、全新生活方式的嬗变等等。

一项项标签的叠加,使得无论市场,还是投资人,还是媒体观察者,都对新消费趋之若鹜,不抓几个在手里,那是没法过年的。

赛道也是一个个筛选,好在新消费细分赛道足够多,不下几百种,完全可以像用篦子好好筛。

所以,我们看到,即便在2022甫一开年,很多品牌的经营出现很大波动,比如喜茶、奈雪、乐乐茶纷纷宣布降价;也有像TIMS,主动下调估值,从16.88亿美元调整至14 亿美元的案例,但从整体上看,这个赛道依然如日中天。

不过,今年一开局,很多地方前后发生的数波疫情,客观上也产生了不利影响。毕竟我们的职业机构,绝大部分聚集在发生疫情的几个大城市,北上深杭。所以,一季度的融资数据也很惨淡。

比如餐饮行业,今年一季度的融资总金额仅为去年全年的不到10%;

食品饮料赛道也是如此惨淡;

美妆护肤赛道的融资项目数量,也只有去年全年的15%。

除了疫情因素,各大投资机构的业务人员被隔离,被居家,无法顺利出行带来的影响,项目方也碰到这些问题,导致经营数据出现倒退,影响融资结果,这些客观因素以外,我们需要来深度思考下——

新消费赛道到底具不具备,潜力巨大的投资价值?

首先研究需求端。

支持新消费崛起的观点认为,当的消费趋势发生了明显变化,大众化的流通导向变成了圈层化的需求驱动。都知道,得00后得天下。核心用户是年轻人的消费品类,也确实是挖空心思在研究消费者心理和需求,力图用创新的产品和体验与消费者三观共情。

这种共情,要么是满足隐秘的需求,要么是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需求。而无论是现有的需求,还是创造出来的需求,无不和圈层意识、潮流扎堆、炫耀同化、人设多元化等因素有关。换句话说,摸透了年轻人的心理特征,再打磨出满足需求的产品,就很容易引发病毒式传播。

比如王饱饱、钟雪高等等新锐品牌,无不如此。

元气森林是个比较独特的现象。因为它号称创新的产品,还真是表面概念上,和传统碳酸饮料做了区分,虽然这种区分也就是换汤不换药的把戏而已。

但是,年轻人接受了,入坑了,品牌也就成了。

这种思路,使后来者无不深受启发。

我们看到,按细分赛道去评估,众多品牌都是扛着一两款主导产品,向市场宣传自己家是如何创新需求,如何能够满足年轻人的眼球和味蕾……再加上资本的强力营销,一段时间内撕开市场也是大概率的事件。

对,他们看准的,就是中国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从十年前的1万多亿到现在的4万多亿,这个巨大的人口红利。简单来说,就是足够庞大的市场,全球之冠。仅95后就有2亿多人。后面还跟着3亿多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他们可是未来的消费新主力。

换句话说,只要你占据了现在95后的心智和选择,那么你未来可以获得的市场,理论上至少可以超过6亿人。

多么诱人的大蛋糕!

不过,有几点不利因素,也需要认真考虑——

其一,一个品牌想要通吃所有人,绝无可能。年龄、地域、收入等等各种维度,其实已经把这14亿人拆解成一个又一个细分人口圈。每个维度的分类下产品的切入点截然不同。

所以,找准核心用户端的需求,在今天这个物质富裕的时代,变得比改革开放初期更加重要。

新生代要求个性化,个性化对应着非常多垂直类产品,但需要你挖得比较深,而不是简单的广。

其二,中国流量红利到顶。据统计,中国人在互联网的时长人均6.6小时/天;短视频的热度远远超越社交媒体;流量红利已经到顶;而企业的供应链成本在大幅度增加,尤其今年,世界局势变化很快,整个供应链成本的影响达到4.5——6个点左右,很多企业都承受不起这么高幅度的成本剧增。

其三,疫情的不确定性。不断爆发的地区性疫情,尤其是一线城市的疫情爆发,严重打击了消费积极性。一管控封控,你再有钱也没地儿消费去。肉眼可见的一季度乃至二季度的消费指数严重下滑,背后拖累的,可不就是这些新消费品类吗?

其四,资本也在逐渐回归理性,从之前的过热到冷静期,没有退潮而是退烧。资本更加务实、冷静了。

市场的普遍共识,是要改变之前的走捷径思路,比如依靠ODM的供应链开发、互联网的流量打法快速迭代,再叠加营销手段砸出短期业绩。

还是烧钱跑数据那个老套路,现在行不通了。

你到底是长期主义的品牌塑造,还是搞短期投机的市场营销?只是简单的直播带货,还是潜心打造品牌产品?这些必须思考清楚,来不得半点含糊。

有很多细分品类,确实看上去有刚需的成分。比如独居人群,中国有近1亿独居人口,相应会有很多消费需求。还有像女性消费、老龄消费,宠物消费;甚至更细分像男性彩妆、女性酒水等等。

这里面都可以跑出来一批小而美的品牌。

垂直、细分、小而美,也可以是一个方向。但是无论选择什么创业方向,有一点不可动摇,就是扎实的产品力、和长期的品牌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说到了产品和品牌端。

比如宠物消费,看上去很美,其实仔细一看,大部分项目都是在简单机械地重复产品制造、贴牌销售之类的老套路。谈不上有可持续竞争力的产品打磨和品牌建设。

所以,外表的华丽,底下却依然是满地的跳蚤。

品牌就是靠营销,靠钱砸出来吗?

就算能,充其量也只是短期的昙花一现。

我们要追求长期价值目标的话,就需要打造出有长久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再叠加品牌建设的长期主义,建立渠道生根和供应链的基本盘。

事实上,我们可以承认,市面上绝大部分“品牌”其实都没有真正在做品牌,而是在抱风口的大腿,挤进一个新赛道不断出新产品。

也就是,所谓的产品不断迭代。

消费者刚开始会有尝试的好奇心,但一旦发现你的产品没有很坚强的品牌力去支撑,同时其他竞品品牌推出了更有趣、更好的设计理念的产品,你别指望消费者在你这里有多高忠诚度,消费热点会迅速转移。

甚至于,产品迭代层出不穷,让消费者都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

一切脱离产品的品牌营销,都是耍流氓而已。

更不用说,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很多闪亮登场的新品牌,背后的价值观其实不是在做品牌而是为了融资套现。

他们追求速度、追求规模、强调跑出投资人喜欢看的数据,而真正细水长流、慢工出细活的研发、品牌这些,完全成了忽悠人的手段。

即便产品力上非常有竞争力的元气森林、自嗨锅、昂跑、国潮品牌BEASTER等等,是否能持续创新?在我看来也是不确定的,这背后,既有团队价值观的重要影响,也有现实资源和能力的掣肘。

此外,无论是新消费推崇的渠道创新——如泡泡玛特;还是营销创新——直播、内容,从搜索式电商到推荐式电商等等……我们更希望看到,这些创新手法,是建立在有长期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群之上、而非把渠道和营销工具单独拿出来,大吹特吹。

比如,这个夏天,大家都在对“高价雪糕”口诛笔伐。曾经售价35块的主流传统雪糕,摇身一变,成了2060元一支的“网红产品”

厂家号称,用新消费思维重新定义了雪糕的消费场景和用户价值。简单的口味创新,直接被拔高到对成分和原料的极致追求——什么抹茶要用日本的、可可得是加纳的、巧克力只能用比利时的……

而这些所谓极品原材料,一般消费者哪里能精准分辨出来口感的不同?倒是会被连打几个滚的高昂价格,带来极大的心理冲击吧。

传统的工艺很稳定的雪糕品类过度改造而非合理的产品创新,这就是厂家自以为的利润密码,引发了消费者的极大不满。

可在厂家看来,雪糕也像奶茶一样,具备高频消费、成瘾性和社交价值等特点,因此值得用消费升级的方式重做一遍。

很难说,这背后是不是有某些资本的“智慧”,在出谋划策。

再比如元气森林气泡水,使用的是代糖,传统碳酸饮料使用的是白砂糖,其他配料几乎没啥差别。可元气森林很精明,用气泡水这个名字,将自己和“垃圾食品”碳酸饮料划清了界限,营销端也在反复强调“0糖0脂0卡”。

于是在一众消费者眼里,无糖气泡水摇身一变成为了一种口感完全不输碳酸饮料的健康饮料自然可以高价高利润。

代糖生产的碳酸饮料是否真的有利身体健康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会去深究。

说一千道一万,消费赛道其实现有的货品已经足够丰富,可以让全国人民都消费不完。我们不缺货、也不缺层出不穷的所谓“微创新”。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去创设一个新品牌呢?它到底具备什么长期的消费价值?到底解决了什么痛点、痒点、爽点?

如果没有把这些问题想透,创业者无非只是在重复一个个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简单增加市场上的供应量而已,要说到长期不可或缺的价值,那是肉眼都看不见的。

那么,这样的创业,还动用海量的资本在推动,到底具备什么意义?

所以,请我们的创业者回到原点,好好想清楚,这个市场,有什么样的刚需没有被满足,而你的产品,具备哪些长期的核心竞争力?

想清楚这些问题,再去建设自己的品牌体系,才有成功的很大可能。

对于投资人而言,大概像可口可乐这样,颠覆原有习惯的品类,才是梦寐以求的新消费吧?

不知道在我们国内,有没有可能跑出来一家、两家?

拭目以待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