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宫壁画,一个500年的神话,看陆鸿年如何说作画心得!

这是壁画界的一个神话,曾经被无数人引以为豪的国宝价格的宝物,虽然出现在墙上,却依然毫不逊色,不比其他国宝价值低,不过如今被大家复制下来,很多人可以捧在手心里把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得当时为了修缮这个宫殿,可是废了一番心思,他就是永乐宫,其中的壁画艺术价值更高,当时为了配合永乐宫的迁建,文化部费了很大的劲儿。 #永乐宫壁画#

他们组织了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及当时华东分院的师生一起对这里的壁画进行临摹复制,当然这不是一般的复制,他是追求原生态复制,要求一模一样,工程很大,没有一点功力是不敢轻易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师生们在党的领导下,通力合作,而且还有很多其他单位的大力支援,你想国家都出手保护这件艺术品了,社会上有钱的企业能不无动于衷吗,这一次活动一共历时七个月才完美地完成了永乐宫壁画的摹绘工作,这对后来我们学习者起到了很大的作品,他的功劳太大了。

我们看到的就是陆鸿年摹永乐宫元代壁画的一部分图,那些临摹壁画的也有很多心得体会,我们都可以从一些著作中看到,这个对学习永乐宫壁画的伙伴们帮助很大,永乐宫元代道教壁画,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首先龙虎殿和三清殿的壁画风格很接近,画家是用富于装饰性的重彩勾填画法而创作,绘画对象是画出了身高两米以上的《朝元图》群像,气势宏伟,另外一类是纯阳殿和重阳殿的壁画风格相近,描写了富于生活气息的连环故事画,这个更容易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工作者是这样描述的,他们说一进永乐宫的大门,就会有这样的一个场景,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古木参天,朝花映日,旧殿重檐,一片清幽寂静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很符合艺术家们进行艺术创作,也是很多文人士大夫最喜欢的地方。

先从龙虎殿壁画的摹绘开始,这是一个长大约80米的,两旁竹柏交翠的通道,也被大家称为无极门,是当时的宫门,拥有的壁画是80平方米。

这里描绘的都是什么人物呢我们进一步去了解,主要有神荼、郁垒、城隍、土地等神像,无论从哪边看人物形象及用笔着色上,这都是当时大师的作品,可惜的就是很多地方壁画残破严重,经过后代修复重叠,特别是西部三面墙有多年来被抹刷的黄土所掩盖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仅仅是龙虎殿8个人就用了20多天,三清殿壁画的摹绘,这个三清殿被称为无极殿,和龙虎殿距离只有90米,是主殿,壁画的面积很大,有402平方米,这里的壁画特别经典,正面的三清殿像已经没有了,正面画的是啥呢,主要有云气,右上角还有一些壁画作者,比如“河南府洛京句山马君祥长男马七待诏”等人的题记,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具体的时间,是完成于泰定二年六月的。

云气的用笔有特点,用笔奔放,写出风云变幻的景象,其中有随风飘荡的行云,有袅袅上升的烟雾,云霞掩映,五彩缤纷;更有道家的祥鸟白鹤随云而飞舞,欣赏者一看就能感受到动态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可能是创作人为了衬托出前面静止饿神像,才用背光动荡的云气作为衬托,描绘出神仙太虚幻境的感觉,有了强烈的动静之美,一般画云气用弧线,用转笔,而且线条要流畅,还有特别要留意云气流动的方向及前后、远近、升降、动荡的关系。设色更要有层次分明,不能抢占主体的地位。

那么我们看一下三清殿壁画的神像有哪些,可以看出是以《朝元图》(朝元始天尊)的群仙像为主的,整个布局以青龙、白虎为班末,以龛后南极、东极、三十二天帝及三壁六尊天帝王后主像(玉皇大帝、紫微北极大帝、勾陈天皇大帝、后土、东华木公、金母),他们环绕在三清周围,一共画了身高二米以上的群仙有286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气势恢宏,壁画的风格特别像宋代武宗元画的《朝元仙仗图》或者是《八十七神仙卷》的神仙像,设色是学习了阎立本的方法,比如从《历代帝王象》中可以找到痕迹。

我们学习的话怎么用笔呢,其实也可以用猪鬃做的捻子来画,当然也可以用别的,画中衣纹从唐代的细密和宋代的顿挫变为圆浑、沉着而有力,没有吴道子芥菜条描法的压提变化,但是又吸收了“吴带当风”的神情,衣纹不仅历程传统,还从现实中借鉴衣纹的转折与内部肢体运动的关系,作品用笔简练有力,丰富而多彩。

至于其他饰品,所表现的质感也不同,用笔自然有所区别,人物形象最丰富,286人面貌各异,有的庄严肃穆,有美丽文雅的玉女,还有武将的须眉飞动,真人的翩翩欲仙等等;更有人物间有对语、沉思、倾听、注视,彼此呼应,无不体现出画家的功力。

这些壁画所使用的颜色,大多是富于装饰性的重彩勾填的画法,让壁画气氛更加热烈,前后所用到的颜色有青绿、石黄、朱砂等石色,还有白色或其他单纯的色调,工细部纹样则是用了堆金沥粉来突出衣袖、璎珞、服饰、花钿,不管是从远处看,还是近距离看人物线条和装饰有特别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