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楼市的新闻实在是太多了。

有些城市甚至出现了发“房票”、小麦大蒜抵首付、纳入工作考核、非必要不存钱……各种奇招,让人大开眼界。

折射到买房人身上,两个极端——有人趁机入市,也有人彻底观望。

其实这很正常。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

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人纠结,现在能不能买房。也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有人在买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肉眼可见,天津市场已在稳步向好。

贝壳二手房数据,近十天,日成交量过百套已成常态。

周末能达到180多套。

平均算下来,6月以来,贝壳二手房日均成交在110多套。

已趋于正常水平。

新房市场也出现V型回升。

据CRIC监测,上周天津重点项目单盘平均到访74组,环比上涨14%。

平均认购套数达到近一个月来最高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5月底,正好画出了一条V型增长弧线。

个别楼盘点状回暖。

静海万达自在澜湾首开认购超百套。单从照片上来看就很震撼。

讲真,天津已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新产品+总价低,一盘就把沉寂许久的团泊西,拉回到了大众视野。

定位改善的水西雲庐近来也卖得不错。

5月签约面积位居西青第一,6月份依旧持热,每周都能认购二十来套。

简直蜜汁火热。

此外,还有一些热点盘也在走量。

诚然现在不少盘去化费劲,但还是不乏表现优异者。

这就是当下的真实行情。

有冷有热,分化严重。

板块、楼盘分化,市区和环城也是两个画风。

市区,基本以二手房为主。

从中原研究院发布的一项数,今年1-5月,天津中心城区一二手成交套数比,约达1:5。

也就是说,市区超83%的成交都来自二手房。

新房占比仅一成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区地少,寸土寸金,能拆出来的地块,都是“插花地”。

面粉决定面包。

市区新盘便成“限量供应”。且产品也大多走的是“高冷路线”。

150万都成了新房低得不能再低的门槛价。

而放在二手房市场,150万已是一笔不小的预算。

贝壳二手房超六成的成交都在150万以下。

特别是河北、红桥、河东,几十万的房子,遍地。

更何况还有学区。

从成交分布不难看出,市区的成交,偏重于教育更优的上三区。

南开一二手房成交套数比已高达1:10.1。

也就是,成交10套二手房,才卖一套新房。需求向二手房倾斜严重。

再看环城,又是另一番景象。

东丽一二手成交套数比为1:1.9、西青为1:1.4,而津南、北辰,新房和二手房几乎一半一半。

很明显,环城的新房更为活跃。

毕竟新房比二手房有着天然的产品优势。

尤其“跨时代”的新产品出来后,更衬托得二手房LOW爆了。

单外立面就被甩出好几条街。

无疑,这会加剧天津人的“新房癌”。

更利好新房去化。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环城还有一半的二手房成交呢?

注意,此“二手房”非彼“二手房”。

它跟市区30多年的老房子不一样,环城成交的二手房,大多都是次新房。

比如富力又一城、仁恒滨河湾、融创中央学府、中海国际公园城等。

它们是隐性库存。

这些次新房的释放,代替了新房的份额。

津南为什么一二手房“两分天下”,就是因为津南的次新房供应太庞大了。

即买即住,还没有延期、烂尾的风险。

消化了原本属于新房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刚需来说,只有两个选择:市区二手房、环城新房(次新房)。

这就回到了那个世纪问题,市区老破小和环城远大新,怎么选?

远大新的优势是,产品、户型、小区环境等。

而市区老破小,胜在地段和承载的城市资源。

到底如何作择?

最理想的就是“1+1”,即一套环城“远大新”,用来自住;一套市区“老破小”,用来孩子上学。

至于谁先谁后?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讲,应该先买新房。

因为房龄太老的话会影响贷款年限,甚至会被拒贷。而新房一般都可以贷够25年,这样每月的还贷压力就小。

那如何判断新房能不能买呢?

教你个简单的方法——看是否有倒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