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三年,正当平民赵匡胤打算奋发图强、有所作为时,后汉的开国皇帝刘知远突然病逝,18岁的次子刘承祐登基。

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一般来说,大体上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另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场看似再正常不过的权利交替,却完全改变了这个王朝的命运。

原来,刘知远死后,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就联合起来造反了,这场浩劫,史称“三镇之乱”。

刘知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说起来,在五代十国这段混乱时期,隔三差五有人造反也不是什么太过稀奇的事,有人造反,皇帝戡乱就是了。

可是,面对这种危急的局面,这位新晋的皇帝刘承祐却跟没事人一样,整天吊儿郎当、上班打瞌睡。

大臣们看在眼中,心里也都打起了各自的算盘,因为他们已经看出来,这位新帝完全是一个“不靠谱”的昏君。

这话听上去不奇怪,可是细想想,作为刘知远的皇位继承人,刘承祐难道就真的这么昏庸无能吗?当然不是。

刘承祐在朝堂之上打瞌睡,可不是因为荒淫无道、夜夜笙歌,他整晚睡不着,完全是在琢磨怎么才能收回自己的皇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刘知远临终前,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后汉的五位“托孤大臣”:宰相苏逢吉,三军总指挥杨邠,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史弘肇,财政大臣王章,还有侍卫亲军司郭雀儿。

所谓托孤大臣,顾名思义,一定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但是刘知远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亲自挑选的五个心腹,却成为了儿子心中的五座大山。

看看他们掌管的这些职务就知道了,军队、政务、财政几乎全都把控了,皇权基本上已经被架空,成了一个空壳皇帝。

当时谁都不会想到,这五个人中最不起眼的郭雀儿,却成了后汉王朝的掘墓人,并且他会以另一个名字永载史册,那就是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

郭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雀儿是如何当上皇帝的,我们先放在一边,为什么说他是五个人中最不起眼的?单听这个名字,就可以感觉到。

哪有一个朝廷命官的名字,用鸟兽命名的?这也太随意了吧。这么说的确是有道理的,因为郭雀儿的出身的确太卑微了。

古人给孩子起名字,与今人有很大不同,他们往往不用那些晦涩难懂、寓意颇深的字,而是喜欢用“狗蛋、狗剩儿……”这种极为不雅的词汇。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古人相信“名字越贱,命越硬”,为了让儿子的命更硬,郭雀儿的父亲还在他的脖子上用刺青刺了一个小麻雀。

当然,作为未来的周太祖,郭威除了名字稀奇古怪之外,他的夫人柴皇后,也是一个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柴皇后本是唐庄宗李存勖的一个嫔妃,李存勖死后,唐明宗就把他的嫔妃全部遣散了,后来在随父柴三礼回家期间,遇到了一位衣衫褴褛却气宇轩昂的年轻人。

不错,此人正是郭雀儿,仆人打探后,回柴小姐道:“此人官微人贫,就是个马步军使。”

柴三礼听了十分不屑,冷笑一声:“原来是个小角色,不值一提。”

可是,接下来柴小姐的一句话,让柴三礼和仆人都认为她疯了,是的,她居然要嫁给他!

虽说古人与今人的思想有很大不同,但在父母眼中,儿女的婚事总要门当户对这一点,却始终没变。

作为从皇宫里出来的美人,又正值妙龄,可以说完全不愁嫁,就算嫁不了节度使,嫁个富商总是可以的,为何非要嫁给这个穷小子?

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父亲的质疑,柴小姐十分自信地说道:“我久居宫中,屡见贵人,别看这个郭雀儿现在人微言轻,将来一定是个大富大贵之人。”

柴三礼虽执意反对,但女儿一意孤行,他也没有办法。

柴小姐把自己的财产分成两半,一半交给父母,让他们回家养老,另一个则全交给了郭雀儿,并与他私定终身了。

不得不说,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古代,这位柴小姐绝对是个“传奇”的存在。

要知道,并不是每一次“慧眼识英雄”都会成功,大多数赌上自己命运的女子,都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当然,这位柴小姐也绝非等闲之辈,在她的扶持援助下,郭雀儿屡建奇功,从一个个默默无闻的小官,最终成为了刘知远的托孤大臣。

郭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话说回来,刘承祐的皇权被这五个大臣把持着,他心里自是不甘,整天闷闷不乐,不过,现在三镇联合造反,反倒让这位年轻的皇帝看到了希望。

是啊,他缺少的就是这样一个理由,如果能够率军平叛,不仅能够掌控军权,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嫡系部队,军权在手,不怕其他几个老家伙不交权。

于是,三镇造反后,刘承祐第一时间收回了郭雀儿的兵权,直接打发他回家赋闲养老去了。

随后,刘承祐下令,派白文珂、郭从义、常思这三个人率军出征,讨伐三镇。

说起来也可笑,这三个人好似从历史上凭空冒出来的一样,几乎在史书中找不到任何官职,这样的泛泛之辈,打起仗来可想而知。

自古以来,打仗都讲究速战速决,可是这场戡乱之仗,从春天打到了夏天,还是没能平叛,刘承祐气得火冒三丈,又没有别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这么打下去,家底恐怕都要打光了,至此,这位皇帝终于认清了现实,放下自己高傲的自尊,来到郭雀儿的家中。

“臣不敢请,亦不敢辞,唯陛下命。”郭雀儿的一番话,算是给刘承祐吃了一颗定心丸。

就这样,在得到了皇帝的授权后,郭雀儿率军出征了,不,我们应该称他为郭威了,因为从这一刻起,这世上唯一一个看不起他的人,也都拜求在他的门下,他再也不是那个人微言轻的郭雀儿了。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年轻人投奔到了郭威的队伍中,成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

都说乱世出英雄,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个普普通通的士兵,以此为起点,即将开创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王朝。

没错,他就是刚刚从南方回来,准备建功立业的赵匡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48年,赵匡胤再次打着老爹的旗号来到郭威军中,听到是禁军护卫圣都指挥使赵弘殷的儿子,郭威虽与赵弘殷私交不深,但碍于同朝为官,还是决定见上一见。

这次见面,绝对可以在史书中画下神奇的一笔,两位未来的开国皇帝,在还都不是皇帝的时候,就这样见面了。

当然,既然暂时还都是普通人,那么两个人的见面也就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事发生,不过,见到赵匡胤后,郭威还是被他的妆容所震撼。

只不过,令郭威震撼的并不是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男儿郎,而是衣衫褴褛、面如憔悴的乞丐。

四目相对,郭威几乎是楞住了,怎么说也是朝廷命官之子,何以过得如此狼狈不堪?其实,赵匡胤也没有办法,自从拜别高僧之后,自己连一顿饱饭都没吃过,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真是一点不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衣衫褴褛也有衣衫褴褛的作用,正是因为这一身狼狈的妆容,才让赵匡胤那“英雄之气”越发显得有气魄,正所谓破衣一身,却毫无寒酸之态。

郭威心里暗暗称赞,真乃人中豪杰!于是,直截了当地问他想要什么职位。

此时的赵匡胤已经经历了两年的颠沛流离,早已知道何为天高地厚,也领悟了做人要脚踏实地的道理。

虽然赵匡胤有着一颗建功立业的雄心,但他仍给出了一个最为低调的答案:“我只想成为一名普通的士兵。”

郭威听闻后十分欣慰,眼前这个年轻人,相貌堂堂,又有武艺在身,却如此低调、踏实,将来定是成大事者。

郭威同意了赵匡胤的请求,将他正式收编进自己的部队,不过,对于这个人才,郭威还是留了私心,并没有将他扔到前线去,而是把他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做了一名亲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这一点对于赵匡胤来说,简直太重要了,越接近心脏,便越能得到充足的血液供给,在领导身边混个脸熟,有什么好事都不会忘了他。

除此之外,常年在郭威身边,赵匡胤有了天然学习排兵布阵的机会,如何用兵,如何识人,如何凝聚人心,这一切都让他受益匪浅。

再回到三镇之乱这场战争,河中城,就是让后汉军队从春天攻到夏天都没有攻破的城池。

这里的守将李守贞,曾花重金修复城墙,拓宽护城河,完善各种防御设施,并且广积粮食。

现在的状况就是,攻,极难攻破。围,敌人也饿不死。

面对这种局面,郭威二话没说,命大军在城外原地待命,然后找来许多工匠,整日忙着在河中城的三个方向筑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下,士兵们坐不住了,跑了这么远来到这里,不让我们打仗,天天看民工在这里搭架子,实在憋屈。

尽管这样的声音在军中此起彼伏,但郭威丝毫没有改变主意的意思,他仿佛把打仗的事忘了一般,每天只是监督民工的搭建工程。

看着后汉军队在自己的城外搭寨子,李守贞自然也不是吃干饭的,管你有什么阴谋,你搭我就拆。

于是,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李守贞率军杀了过来,三下五除二就把刚刚搭建好的一座寨子给摧毁了,而后扬长而去。

可以想象,后汉士兵们这叫一个恨,太窝囊了,手里拿着兵器不让打仗,搭好的寨子,又被敌人随意拆毁,辛辛苦苦耗时一个月才建起来,眼看就付之一炬了,怎能不让人咬牙切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寨子被拆了,郭威也不生气,转天又命工匠继续建。就这样建了毁,毁了建,建了再毁,毁了再建,双方你来我往,竟然僵持了一年。

好家伙,一年的时间,一场仗也没打,光搭架子拆架子玩了,这不比之前的三位将领更丢人吗?

但是,以郭威在军中的声望,包括刘承祐在内的所有人,虽然心里着急,但也不好意思问,毕竟除了郭威,后汉也找不出第二个人能领兵打仗了。

正当所有人都焦急万分之时,这个谜底也即将揭晓,在一年多的相持战中,李守贞的军队被折腾得那叫一个苦不堪言,每天轮流拆寨子,一个个筋疲力尽。

反观郭威的军队,一年来啥也没干,全都在养精蓄锐,重要的是,还都憋了一肚子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吧,李守贞,一年了,今天也该做个了结了。结果,仅仅一天时间,后汉军队三路强攻,一举拿下了河中城。

这一下,大家才明白了郭威的用意,其实,一年前,郭威若是大军压上,未必不能拿下河中城,但若那样,势必会造成大量士兵阵亡,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但现在,郭威几乎是用了最小的代价打赢了这场战争,无非是多花了几个用来建寨子的银子,钱没了可以再赚,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必须承认,郭威绝对是一个智者,如果说日后的赵匡胤有什么成功秘诀的话,那就是,他曾长时间留在智者的身边。

当然,在郭威身边的耳濡目染,不仅让赵匡胤的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也让他结交了一个与他志同道合、最后改变他命运的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郭威的养子,后周的第二任皇帝——柴荣。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