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俄罗斯渔业复兴的形势还一片大好,渔业捕捞量重回500万吨,国内水产加工能力也不断增强,渔业正朝着成为俄罗斯又一大支柱产业发力狂奔。但这美好的局面却因为今年的俄乌冲突而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俄罗斯政府不得已,只能展开救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坐拥全球生物量和捕捞量最大的鳕鱼(主要是狭鳕鱼和真鳕)、深海蟹(各种帝王蟹和雪蟹)和野生太平洋三文鱼。这些海鲜又是欧美市场的抢手货,几乎找不到同等价位的替代品,而俄罗斯也只能把国内的大部分海产品出口欧美市场。

俄罗斯海鲜对欧美国家来说不但物美价廉,又无法替代,如果好好经营,确实能够给俄罗斯带来不小的经济利益,只是这海鲜资源开发远比石油和天然气难搞得多。

战争一开打,各路制裁就纷至沓来。美国已经确定在6月24日之后禁止俄罗斯海鲜进口,英国更是不顾国内炸鳕鱼餐厅大量倒闭的风险而对俄罗斯鳕鱼加征高额关税。因为对欧美国家来说,海鲜只不过是一口吃的,不像能源深度影响民生和经济,说白了,俄罗斯海鲜在政治上没啥议价能力。

除了缺少政治“存在感”,俄罗斯渔业的“软肋”至少还有三个。

第一,相关产业基础薄弱。俄罗斯虽然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但因为历史原因,渔业相关的配套产业积弱已久。渔船老龄化严重,缺乏水产加工和冷藏设施,再加上俄罗斯的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远东地区,也无法像我国沿海地区那样,走全民皆渔路线。多年来,大部分渔获也只能以冷冻鱼的形式卖给我国北方的水产加工企业,无法以附加值更高的成品直接出口欧美赚取更大收益。

第二,国内水产品消费市场规模太小。俄罗斯500万吨的渔业捕捞量,国内如今只能消化300万吨出头,而且像帝王蟹这样的高端海产品根本无法在国内卖出高价,只能寄托于海外市场。虽然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给出口创汇创造了有利条件,却也是个“隐患”。

第三,造船业等渔业相关产业对进口依赖度高,主要体现在造船领域。俄罗斯从表面看是个军工大国,但俄罗斯在渔船建造方面,很多零部件都依赖进口。俄罗斯造船厂在建造渔船方面的经验相对较少,而且国内也缺乏能够制造精密渔船设备的工程生产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如果外部环境没啥大问题,俄罗斯渔业的这些个“软肋”都能慢慢克服,实现猥琐发育,可战争爆发之后,节奏完全被打乱了。

投资配额计划照常推进

俄罗斯政府已经修改了几项跟渔业相关的法规,包括将投资配额计划中包含的船只建造要求推迟两年,还取消了通过外贸获得的收入必须兑换成卢布的强制性规定,并向俄罗斯农业部和渔业部门提供了1530亿卢布(27亿美元)的直接援助,来帮助深陷困境的相关企业。

取消强制兑换卢布规定和提供补贴很好理解,跟投资配额相关的那条很多小伙伴不理解了,这里就展开来说一下。

俄罗斯渔业最大的“软肋”,上文提到的就是产业基础薄弱,跟渔业资源量不匹配。怎么解决?那就是花钱造船、造加工厂、造冷库、造港口等等。可俄罗斯政府没那么多钱自己搞,只能指望民间资本参与投资。

为了提高相关企业和民间资本的积极性,俄罗斯政府在2016年推出了“投资配额计划”,而这个计划也成为了俄罗斯今后渔业发展的“主旋律”。

俄罗斯渔业实行的是捕捞配额制,每一种主要商业鱼种每年都有固定的捕捞配额。在投资配额计划出来前,这些配额都会以往年捕捞量作为分配依据分配给大大小小的渔业公司。因为吃的是“大锅饭”,再加上渔业生产不是暴利行业,想要让渔业公司投入真金白银搞产业升级并不现实,所以,这投资配额计划也就应运而生。

政府把部分捕捞配额拿出来公开拍卖,企业想要获得额外的捕捞配额,除了支付竞拍金额,还得履约建造一定数量的水产加工厂或者全新的捕捞加工一体渔船,为的就是希望依靠企业和民间资本来加速渔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俄罗斯当局的终极目标是把所有主要商业鱼种的捕捞配额都通过投资配额捕捞计划“发放”出去。目前,计划推进得还算顺利,螃蟹配额已经分出去一半了,剩下的一半计划今年分出去,包括扇贝、海胆和海参等其它高价值海鲜,其它鱼类总配额也分出去了差不多20%。

俄乌冲突爆发前,坐拥全球80%以上产量的俄罗斯帝王蟹渔业是非常“稳”的,可如今,每年吃掉一半俄罗斯出口螃蟹的美国即将在几天后正式实施俄罗斯海鲜进口禁令,这个难题就基本无解了。

俄罗斯北方巴伦支海海域出产的深海蟹类只适合进行熟冻操作,所以目标市场一直是欧美。如果这部分螃蟹无法出口欧美,而国内和亚洲市场又无法消化这部分产量,这几年基本是数钱节奏的俄罗斯螃蟹捕捞企业,今年大概率要亏损了,特别是那些刚刚在2019年年底参与投资配额竞拍企业压力无疑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担心海鲜卖不出去,渔业公司的造船承诺也将无法顺利完成。那些参与螃蟹和鱼类投资配额计划的渔业公司,已经跟政府签了“军令状”,要在6年内让承诺建造的新船下水,现在这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俄罗斯渔船近70%的部件都是从国外采购,比如推进器和螺旋桨等零部件,在苏联时期就没有实现自给自足。就在 2022 年 1 月,俄罗斯渔业公司 以 5 亿丹麦克朗(7300 万美元,6720 万欧元)的价格向丹麦奥尔堡的海产品加工设备制造Carsoe订购了将在其四艘新船上安装的加工设备)。

很多俄罗斯的造船企业在冲突爆发不久后,就陆续被欧美国家列入制裁名单,因为像引擎、拖网设备、鱼类加工设备和制冷设备等关键部件都依赖进口,新渔船的建造也受到影响。如果未能按时完成造船计划,渔业企业将会收到政府的罚单,竞购获得的捕捞配额也将会延期发放,

3月11日,俄罗斯联邦渔业局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来解决这个问题。4月7日,联邦渔业局局长伊利亚·舍斯塔科夫在与俄罗斯副总理维克多利亚·阿布拉姆琴科的会晤中表示,该局已经监测和分析了投资配额计划覆盖的所有造船项目,并发现正在建造的新船中有7%需要重新设计,以适应俄罗斯制造的设备。

这个数据有多少水分不知道,但俄罗斯政府已经将原定的渔船交付时间延长了两年,足见制裁对俄罗斯造船业的影响。

虽然目前投资配额捕捞计划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俄罗斯联邦渔业局局长伊利亚·舍斯塔科夫称,政府的计划继续扩大投资配额计划不会被推迟。尽管相关行业人士纷纷抱怨在当下的“非常时期”,继续激进操作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损失,可舍斯塔科夫称,国家的渔业现代化进程不能停,这符合国家利益。

今年,大概率会是俄罗斯渔业最艰难的一年,产品“卖不出去”而内部又消化不了,产业升级也受制于国外的企业,虽然不能说是被掐住了“脖子”,但“四肢”的活动确实受到了明显的制约。明年会怎样不好说,但今年如果俄罗斯政府不推出一些实质性的举措来援助渔业,明年将会更加艰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