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好防控要靠科学,要实现科学管理、科学预防、科学治疗。”6月10日,在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高层论坛上,大会主席、“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就全球公共卫生、人类健康、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认为,“动态清零”政策不会改变,如何实现精准的疫情防控,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南山表示,科学管理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除此之外,广州市在今年疫情期间进一步改善科学管理措施,通过常规化的核酸检测和封控区、防控区、防范区的“三区”划分进行管理,同时还实行赋“黄码”制度。“采用这三个办法后,奥密克戎的传播率有了明显的下降。”钟南山说。

“中国国内获批的灭活疫苗、腺病毒疫苗、亚单位蛋白疫苗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学预防方面,钟南山透露,目前国内已接种两剂到三剂疫苗人群中,大多数是单种疫苗。“根据研究数据表明,接种三针灭活疫苗后抗体产生的有效水平较低,但两针灭活疫苗再加一针mRNA疫苗的组合,可以提高不少抗体效果。”对此,根据我国“动态清零”政策,钟南山建议使用异种疫苗作为序贯接种。

钟南山还在演讲中透露,国产mRNA疫苗、鼻喷疫苗和小分子新药在进一步研究当中;一种新的抗体鸡尾酒疗法也进入了二期临床实验阶段。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卓睿 冯芸清 莫郅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