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的新冠大流行到现在,美国政府已经被疫情搞得焦头烂额,无论是特朗普政府还是拜登政府,基本无力控制疫情,更别提“消灭新冠”。不过“战胜新冠大流行”依然是很多美国官员孜孜不倦的追求,既然无法真正战胜疫情,那么编一个标准单方面宣布胜利似乎也是一个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美媒“政客”新闻网站揭露,美国政府内部的一些官员一直在研究一个问题,到底需要将每日新增死亡病例数控制在多少,才能被美国民众所接受?只要美国民众和舆论能承受,那么美国政府就可以宣称“战胜疫情”。

为什么要把每日新增死亡病例数作为指标呢?很简单,因为感染数据显然过于庞大,感染情况也最难控制,很多美国民众已经对感染数据没什么感觉了。相比之下,舆论更加关注住院和死亡数据,白宫亦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匿名知情人士爆料,美国政府内部关于每日新增死亡病例数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几个月,虽然讨论广泛,但这些讨论的内容从未成为正式的指标,也未登上白宫任何的正式文件。每日新增死亡病例数如果能低于100人,那就是美国政府设想中最好的情况,民众也完全能接受,但这显然很难达到。

也有官员提出每日新增死亡病例数控制在500人以下会比较符合当下的现实,不过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计算,一周的死亡数字就超过9·11事件了,这显然比较扎眼,媒体只要会按计算器就能让拜登政府难堪。

在这些讨论中,大多数官员倾向于将每日新增死亡病例数控制在200以内作为标准,按此标准计算,大约每年死于新冠的人数约73000人,略高于美国在流感季的死亡数字。每天死亡人数不到200人,也意味着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医院不会超负荷运转,可以使美国人的生活恢复到接近大流行前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每日新增死亡病例数的标准既要贴合美国疫情的现实,又要符合政治需求,但目前的现状依然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这个问题始终只停留在内部讨论阶段。

美国官方并不承认这种标准存在,白宫大流行数据主管赛勒斯·沙赫帕尔(Cyrus Shahpar)表示,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确定一个“数字”没有意义,因为病毒的传播很可能会快速发展,所有的疫情数字都是动态变化的。沙赫帕尔强调,白宫的首要目标是减少死亡人数。

去年夏天,美国疫情曾一度有好转的迹象,每日新增死亡病例数一度降低到230人,不过奥密克戎再次让美国遭受重创,高峰期时每天有2600多人死于新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截至北京时间6月8日6时20分,美国新冠肺炎累计感染病例达到85001348例,累计死亡病例达到1009309例。在过去约24小时里,美国新增感染病例139128例,新增死亡病例480例。

考虑到每周依旧有两千多人死于新冠,白宫内部对于如何制定下一步防疫措施也有争议,过于关注死亡病例而忽视感染和防控,显然治标不治本。美国CDC预计未来几周的死亡人数还将上升,因为全美国范围内的病例将激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登政府急于结束“新冠大流行”,除了政治上需要挽回支持率,经济上也已经不堪重负。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的持续存在,授予了州和联邦政府许多特殊权力,但同时也要求国会不断提供抗疫的费用。

美国官员私底下热议死亡病例标准,怎么想都是一个很离谱的事情,他们身居高位,享受着普通人没有的医疗资源,抗疫无力却痴迷于数字游戏。他们遗忘了这些数字背后代表的,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