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号,当全国少年儿童欢度节日的时候,魔都上海在历经两个月的静默与磨炼之后“重生”了。香槟与烟花、欢声与笑语在此刻为这场封城记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每一个人都匆匆忙忙重新步入生活的正轨,我们虽然错过了整个春天,却能以更加美好的姿态迎接新的四季轮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疫情虽然几近结束,但关于这场“战疫”其实有很多值得反思和总结的地方,而这些反思与总结或许会成为我们这些人留给这座城市的宝贵财富。

关于防疫策略、抗疫方式等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我们留给专家去思考。此刻,作为一个普通市民,笔者只想从“人”的角度对疫情期间发生的种种进行梳理,因为对人性的反思与关切永远都不会过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浦西封城要从4月1号说起,起初很多人家只储备了大约一周的食品,本以为应付四天的封城绰绰有余,但解封并没有如约而至。因此大约从4月8号开始,小区很多居民家里开始出现断粮断菜的局面。封城初期,食品保供体系还不成熟,外省援助物资、政府发放物资以及公司的爱心礼包似乎只存在于别人家的朋友圈与厨房里。找居委,居委无奈,找物业,物业摇头。为了续命,居民们只好开启互助自救模式。

没有如果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资源的居民帮助大家联系粮食和蔬菜。一次一位居民千辛万苦为大家联系到米面粮油,供货方保证安全送货到小区。于是大家在互助群里纷纷踊跃报名下单,情绪十分高涨,仿佛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可是第二天当团长宣布货车不能进小区,需要召集志愿者为大家配送时,应者寥寥。整整一下午,几乎没几个人愿意应征。昔日热情的王家大叔、开朗的李家大哥,还有下单最多的张家大姐都消失了。仿佛对病毒的恐惧感超越了一切,又似乎是在努力践行“足不出户”的防疫政策,享受送货上门服务成了心安理得的选择。不出意外,物资在运输途中被截了胡,团长给大家退了钱,众人大失所望。临近午夜十分,包括笔者在内的仅有的三位志愿者收到团长发来的短信:“硕果仅存的一点物资终于运到了,请速来领取,密!”我们穿好防护服将物资搬进小区,按照团长的“指示”将并不多的物资送给了即将断粮的人家和不会网购的老人家里,三位志愿者竟意外地分到了剩下的物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定会有人说:“如果料到结局,我也去当志愿者。”可惜没有如果。

何物价更高?

团购,多么稀松平常的一件事,却在封城期间仿佛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总是能够为大家带来劫后余生般的喜悦。可不知不觉中,小区分成了租户派和业主派两个不同的派系。两个派系原本各行其道、互不相扰,是团购引发了双方的第一次激烈交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因是封城初期保供物资跟不上,而官方的团购渠道有限,很多居民不得不开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模式,或者相互之间以物易物,日子过得紧巴巴。有热心的租户从外面打通渠道,在租户群里组织团购,俗称“野团”,这种模式在一段时间保留了大家生存的希望。可问题是,每一次团购都需要志愿者身着防护服为大家派送,这引起了一些业主的强烈不满。理由是很多防护服是业主集资购买的,而租户们不出一分钱,却频繁发起团购,消耗了本就不多的防护服,要求租户们停止团购,一切所谓的“野团”禁止进小区。他们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租客的房东以及很多租客也曾为采购防护服贡献过自己的力量。而更残酷的事实是,那段时间大家很难找到官方团购群,即便有也早就人满为患。

大家当然知道团购的形式可能会造成病毒以物传人的后果,可是当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当无法获取官方资源的时候;当居委会和物业表示无奈的时候大家该怎么办?我不禁要问:“业主群里是否有所谓的“野团”?业主潜藏在租客群里是否参与过所谓的“野团”?防护服为何只能服务于业主?难道是因为它价格不菲?”

日行一善

自私也罢、冷漠也罢、种种矛盾也罢,都将渐渐淡去。大多数时候每个人在各自的平行空间里静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官方团购渠道的日益完善,大多数人终于过上了温饱无忧的生活,没错,只是大多数人。因为尚有一些独居老人,或行动不便,或不会网购,甚至没有智能手机。当你抱怨叮咚抢菜总是失败的时候;当你为官网团购该买大虾还是鲜鱼而烦恼时;当你埋怨西瓜香蕉比平时贵了许多时,你可曾想到还有一些人连团购都不会。

宏姐只是小区里的普通居民,没有居委的官方背景、没有物业的职责使命。从封城那天起,她自愿为小区里的独居老人代为团购食品。每一次的团购清单上宏姐的下单量总是最多,东西到了之后她再挨家挨户为老人们送去,从未间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疫情爆发以来,有很多志愿者走上抗疫一线,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抗疫工作辛勤付出。但不要忘了还有像宏姐这样的助人为乐者,没有官方的号召与组织;没有免费的水果饮料;没有各路媒体的宣传报道;更没有任何形式的事后奖励。她只是默默地做一些好事,这些善举看似很小,却能给人如沐春风般的暖意,为这个静默的春季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在某手,你可以看见每一种生活。封城期,你也可以看见每一种人性。静默的四月,像极了魔都浮世绘,将美与丑、善与恶、热心与自私、热情与冷漠......点点滴滴,展现无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疫情已接近尾声,生活要向前看,没有谁总去翻旧账,但是对于人性的思考和总结恰如其时。批判不是目的,目的是我们要从中反思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展现人性善的一面;如何重建疫情后的家园;如何更加积极地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