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图

5月23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41例本土确诊病例(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和7例无症状感染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4月22日以来,北京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1500例,分布在16个区域。各区域新增感染者变化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州一网吧私自营业,老板被刑事立案

“通州警方在线”今天凌晨发布针对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曾于5月19日在通州区台湖镇易龙网吧上网,造成新冠肺炎传播的情况说明。

经查,5月10日,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了在全市范围内继续暂停互联网上网等场所经营活动的疫情防控要求,该网吧老板侯某(男,59岁)在明知相关疫情防控要求的情况下,躲避监管违规经营,且不落实扫码、测温、消杀等疫情防控措施,造成了疫情传播扩散,目前在该网吧上网的人员中有3人确诊,31名密接人员被采取隔离措施,网吧所在村540余户、4800余人被封控管理。

5月23日,市文化市场执法总队已吊销该网吧《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通州公安分局已对侯某刑事立案调查。

通州区:请“快修保食洁”及时报备

5月22日15时—5月23日15时,通州区新增感染者3例,其中1例为电工,1例为快递人员,均为外区确诊病例的密接。

为快速阻断病毒传播,通州区呼吁,请全区快递小哥、维修人员、保安兄弟、餐服人员和保洁人员(以下简称“快修保食洁”朋友)速到社区报备。如有发热、咽痛、干咳等不适症状,不要恐慌,请戴好口罩,尽快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为了增强免疫能力,请“快修保食洁”朋友尽快完成全程免疫接种和加强针(第三剂)新冠疫苗接种。

此外,5月24、25、26日连续三天,通州区台湖镇、马驹桥镇、张家湾镇进行镇域核酸检测。区内其他街道、乡镇仍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

社区菜市场工作人员和商户须每天核酸检测

日前,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本市商品交易市场疫情防控指引》。该指引由市商务局制定,要求社区菜市场工作人员和商户每24小时核酸检测1次,其他类型商品交易市场工作人员和商户每48小时核酸检测1次。

指引全文

为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风险,科学、精准、从严做好本市商品交易市场疫情防控工作,制定本指引。本指引同步适用于社区菜市场。

一、落实商品交易市场主体责任

(一)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市场经营管理者是落实防疫工作的主体责任单位。

(二)完善商品交易市场体温监测、核酸检测、验码登记等防疫制度;明确本市场内部各部门的具体职责,责任到商户、责任到工位。

(三)引导市场工作人员和商户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做好核酸检测,自觉配合查验工作,对于已知自身有涉疫风险的,严禁开展经营活动和外出参加社会面活动。

(四)坚持“动态清零”,适应并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及要求,加强日常防疫管理,安全有序开展经营活动。

(五)有集体宿舍的市场,按照《集体宿舍日常防疫指引》,建立集体宿舍防疫管理制度,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二、坚持工作人员和商户健康监测制度

(六)建立市场工作人员和商户体温监测、核酸检测等健康监测制度,利用“北京健康宝”等手段,实行“绿码”上岗制。

(七)坚持“应检尽检”原则,严格按规定组织核酸检测,社区菜市场工作人员和商户每24小时核酸检测1次,其他类型商品交易市场工作人员和商户每48小时核酸检测1次。

(八)建立市场工作人员和商户症状报告制度,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或消化道症状,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公众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后的就诊指引》,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排查并按要求报告,不得带病上班。

(九)积极动员和组织市场工作人员和商户接种新冠疫苗,做到应接尽接;密切关注国内和本市疫情变化,及时排查来自有本土确诊病例地区或旅居史,或者与目前国内和本市已报告病例公布行程有时空重合的商户、其他工作人员及共同居住者,一旦发现,应迅速果断按相关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三、做好入市人员防疫工作

(十)所有进入市场购物人员,须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十一)坚持设立入口处体温检测岗,坚持入市必戴口罩。体温正常、正确佩戴口罩且“北京健康宝”状态为“未见异常”者方可进入市场。对体温异常者劝返就医,对健康码异常者或拒绝戴口罩者劝离。大型商品交易市场不重复测温和登记验码。

(十二)市场工作人员和商户应佩戴N95(或KN95)口罩,人员接触要保持1米距离,人员密集、封闭场所要派专门进行管理,做好疏通,防止扎堆聚焦。

(十三)引导消费者采用非接触扫码付费,在挑选商品或排队结账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十四)严格市场工作人员和商户卫生管理,遵守《北京日常防疫指引》《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勤洗手、勤消毒,工作服保持清洁卫生,倡导健康生活。

四、保持经营场所内空气流通

(十五)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场所内空气流动。

(十六)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保证系统运转正常。

(十七)厢式电梯的换气扇、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运转要正常。

(十八)通风不畅、阴暗潮湿的地下空间不宜作为经营场地。

五、严格卫生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措施

(十九)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预防性消毒指引》的要求,加强经营场所通风、清洁卫生和预防性消毒。

(二十)参照《生产经营场所环境自我监测采样工作要点指引》开展常态化日常环境监测。

(二十一)经营场所日常应以通风换气和清洁卫生为主,对接触较多的桌(台)面、门把手、扶梯、扶手,以及电梯按键等公用物品和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

(二十二)按照《北京市公厕消毒管理工作指引》《卫生间清洁消毒指引》加强市场内公共卫生间管理。公共卫生间要始终保持良好通风状态,提供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公用卫生间每日全面消毒不少于3次,门把手、水龙头、按钮等处每日消毒不少于5次。

(二十三)垃圾及时分类清理。每日清洁消毒不少于3次,集中、规范垃圾运输,做到“日产日清”。

六、加强日常经营管理

(二十四)坚持每日至少1次对商户进货车辆进行预防性消毒。对与确诊病例或阳性环境有密接情形的货物、进货车辆,按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实施隔离管控。

(二十五)经营进口冷链食品应落实“四无五不”(即无检验检疫证明、无核酸检测报告、无消毒证明、无“北京冷链”追溯信息的进口冷链食品,一律不采购、不使用、不运输、不贮存、不销售),“不验核酸不入库、不消杀不入库”、专库专区存放、专区(专柜)售卖等防疫措施;经营进口非冷链货品应按照《进口非冷链货品常态化疫情防控指引》做好防控工作。从事进口冷链食品或进口非冷链货品装卸、运输、加工、销售的人员,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手套,必要时佩戴护目镜和面屏,避免货物表面频繁接触体表。

(二十六)加强疫情期间信息报告,按本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属地要求做好其他各项控制措施。根据疫情形势发展变化,对核酸检测频次、消费者入市要求等,按新规定执行。

来源丨北京日报、北京通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丨北京商报、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