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塞陈旧之道,开常新之源

这本出版于1928年的《中国教育改造》,是陶行知“在中国教育里摸黑路所见着的几线光明”。书中所写既是先生的信条,也是先生的实践。

先生毕生,都在力图革新、试验,“若能实心试验,则特别发明,足以自用……教育之进步,可操左券矣”。站在百年后的新时代,吾辈回望先生之言、之行,用以审视自身的教育实践,方能“塞陈旧之道,开常新之源”,做新时代教育人。

《中国教育改造》商务印书馆出版

所行即所信的自主改造

储朝晖

《中国教育改造》是陶行知在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创办一周年之际自编的一本文集,对20世纪中国教育影响至深至远。

1981年我迷上陶行知的时候,《中国教育改造》就成为必读的一本书。1982年暑假我在陶行知曾就读的崇一学堂旧址看了40余天陶行知的资料后,歙县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的程仁灏、汪麦浪老师在封面题赠给我一本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的《中国教育改造》,一直珍藏身边。201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教育改造》入选,并邀我编选一些能代表陶行知思想的其他文章,添加了陶行知学术年表,写了《用实验主义改造中国教育》的相关解读,对该书思想内容做了简要的概述,便于读者了解陶行知的学术经历和整个教育实践与思想体系。

陶行知当年为何将自己出的第一本书定名为《中国教育改造》?取“中国”二字是由于1921年他随孟禄一起到全国各地调查,他的视野从原来的大学教授、教育学科拓展到对全中国教育的关注,并在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的过程中,长时间考虑的是中国教育的问题,写出的文稿反映的也是以中国为对象的。“教育”是该书的内容范围,陶行知在金陵大学的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显示出对教育的关注,到美国留学获取了实验主义的理论工具,经过近10年在中国对教育的调查、研究和晓庄学校试验,生成了“改造”的理念。

“改造”在当时中国的各种思潮中属于中性、理性的一类。陶行知1911年在金陵大学就读期间因武昌起义停课回到徽州府议会任秘书,其间参与屯溪阳湖余家庄暴动,其结果是赶走了原来的官僚,新来的还是官僚。陶行知由此认识到武装革命不能改变人心,后来他在给老师的信中明确“余今生之唯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于是,《中国教育改造》作为他的著作集书名就恰当不过了。

《中国教育改造》是本文集,却没有收入陶行知1928年前写的所有文稿,而是经过挑选的,陶行知在自序中说:“凡是为外国教育制度拉东洋车的文字一概删除不留,所留的都是我所体验出来的。所以我所写的便是我所信的,也就是我所行的。”这本集子的特点,首先就是体验为基础,所写、所信、所行一致;其次就是开放的,不成体系,不是专著,不断长进,“从‘教授’写到‘教学’,从‘教学’写到‘教学做’,人家怕要疑我前后思想矛盾,其实我的矛盾处,便是我的长进处”,这一特征延续到陶行知终身,与他的老师杜威的理论一样,不试图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

《中国教育改造》是“在中国教育里摸黑路所见着的几线光明”,是陶行知1917年回国后不断探索的心路印迹。它的主旨是用实验主义改造中国教育。具体体现为以平民主义作目的,以实验主义作方法、工具。批判中国教育的“五旧”:依赖天工、沿袭陈法、率任己意、仪型他国、偶尔尝试。提出以试验获得发明,则陈法自去,教育自能刷新进步。1928年陶行知还在给大学院的提案中提出让具有各不相同的政治思想的人建立政治试验区,反映了陶行知对中国教育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反传统,反洋化,却不简单拒绝中西文化,而是主张在教育改造过程中坚持“去”与“取”,不问“新”与“旧”、“中”与“西”,只问“适”与“不适”。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此信条下对教育理论的倡导与实践。

201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教育改造》除了收入1928年版的全部文章,还精选了《共和精义》《中国在转变中》《教育与科学方法》《我之学校观》《行是知之始》《创造的教育》《生活教育之特质》《民主教育》等经典名篇,是各种版本的陶行知著作中内容最为精练而又能比较完整地反映陶行知整个思想体系的书,包含了陶行知关键的思想内涵,更加充分体现陶行知一生中民主、科学、创造的三个主题词。

陶行知改造中国教育,旨在教育能够教人做人创造理想社会,实现人民幸福,真正读懂它的人,就会自觉、自主参与教育改造。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任《陶行知全集》专职编辑、编委

请读者思考

《中国教育改造》的特点有哪些?该书的主旨体现在哪些篇目中?

向“最高目的”阔步

邱 磊

了解陶行知,尤其是在今天的教育生态和格局下有种别样的风情和滋味。《中国教育改造》犹如一把开启时空隧道的钥匙,以一种追根溯源的眼光,让我们在百年格局里看一看教育本然的样子。

作为教育学理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最初出自杜威。陶行知习得后,将“改造”的对象换作“中国教育”,实际上已将教育、政治与历史相互打通。他著名的“生活教育”理念,初读仅仅以为是教之本源、业之基石;再读发现内涵远不止学校教育,而是说到做人做事的行立坐卧、修齐治平;继续钻透了看,方感受其砥砺精神、正心诚意之处,乃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人生境界。走进陶行知的过程,可谓是一场“逐级而上,渐次生成”的发现之旅。

整本书中,虽有杂文、演讲、书评、宣言、诗歌等多种形式,却始终围绕着一个“人”字展开。对“人”作为教育主体的重新体认,特别是在社会进步和躬行实践方面的独特价值,陶行知多次谈及乃至践行、改造,不得不说,这在当时蒙昧未开、封建炽盛且积贫积弱的环境中,有种让人仰望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的新课标,我们发现其中不少变化。比如强调学生个性化、差异化与多元化发展,实事求是,结合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在我参与的新教材编辑、审定工作中,也遵循了课标提倡文本应“更有人性的温度”宗旨。其实,这些精神在《中国教育改造》中都能找到源头。

毋庸讳言,陶行知是引领现代教育思潮的先锋。纵观一生,他从事过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平民教育、小学教育、乡村师范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现在的所有教育领域,他几乎都有涉及,且其中很多以他为发起人。比如职业教育,他与黄炎培先生共同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阐发最为透彻:“有生利之师资、设备、课程,则教之事备;学生有最适之生利才能兴味,则学之事备。”所谓“生利”,即“增进生产的能力”,其实是从社会学意义上再定义了“人”之存在价值。

当然,陶行知的最大贡献是打通“教育”与“生活”的坚硬壁垒。他首次提出“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每个活动都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有工具,有指导,有考核。智识与品行分不开,思想与行为分不开,课内与课外分不开,做人做事与读书分不开,即教育与训育分不开”。这种“统一论”是对“人”本身的尊重和回归。

何以知之?在“人”与“事”之间,陶行知总结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我们可以读出其中的豪迈和自励。在书中,他的诗句、演讲等都喜欢拟人化的表达方式,以表达“人”是无论如何不可缺席的。

当下,我们的课堂之所以难有华彩,关键在于失去了“生活”。虽然每个人都自以为明白“教育即生活”,但只有读通了陶行知,才知道所谓的“生活”,不是一幅挂在墙上的画,也不是一篇供人“虚拟”出某种情感的文章,而是实实在在的过程。“生活”是一个动词,要教师亲自下场参与、体会、觉知与见证。

今天的困难,就在于大家习惯坐而论道,却没有起而行之的能力。地理教师能带孩子在野外辨别岩层吗,生物教师能把校园内的植被与课堂“嫁接”吗……真实生活的缺失,使教育日渐寡淡、苍白与浅浮。

这一切,其实在《中国教育改造》中,陶行知就已经大声疾呼了。他主张打通社会与学校的壁垒,推行平民教育,甚至建议学生读点“无用的东西”。这位不甘坐而论道的教育先哲,具有一种“实验”的精神,研究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在“发现—设疑—假说—验证”的实证主义道路上扎扎实实地“做”教育——让每一个接受知识的人都到乡村、田间、街道等广泛天地中接受锤炼。

教育要想达成对“人”的回归和成全,最重要的是要有独立与自由。这其中的“自治”精神在书中尤为凸显,从学校自治、教授自治,到学生自治等,这一点对呼唤“教育家办学”的当下来说,对学校的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学生会的作用提升来说,仍极具启示意义。若是说追求人之个性、能力、知识等尚属“术器”之论,那发蒙乃至坚守人之独立、自由的精神和信仰则是“道法”之学,更需要我们教育者去谆谆善导。

康德哲学以人为“最高目的”。所幸的是,我们在对《中国教育改造》的解读中,受之洗礼,感之召唤,察之智慧;也带着温情的慰藉与希望,在陶行知的注视下,“吾将上下而求索”,矢志不渝。

作者系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请读者思考

本书距离今天已近乎百年,时移事易,沧桑几度,为什么依旧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陶行知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新课标也提出了创造性的问题。您认为从本书的启示中,有哪些可供自己参照?

今日之乡村教育改造

朱 建

陶行知说:“我所写的便是我所信的,也就是我所行的。”我以为这些既是先生的信条,也是先生的实践。因此,站在今日之乡村教育的角度,还能从中汲取可供效仿的精神力量,以及可资借鉴的方法路径。

乡村学校之今日任务:服务乡村、改造乡村。诚然,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眼里可能看到的是不同的东西。从小生在乡村,长大后又“躬耕”乡村教育20多年,基于这样的成长背景,我在这本书里看到的是一位教育先行者希望通过教育改造乡村、改造中国的奋力探索,因为在先生心中,“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

固然,今日之乡村早已与先生那时之乡村有了天壤之别,但乡村学校之今日任务仍有相似之处。

陶行知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一文中说,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今日之中国,因为城镇化不断推进,乡村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谋生。距离城市较远的乡村留下老人、儿童;距离城市较近的乡村聚集了从更远的乡村而来的新乡民,他们在这里开展新农业、建设新天地,一并而来的还有更远乡村的孩童,他们在这里成长、求学。

所以,乡村学校无论距离城市远近,都仍然承担着教育乡民子弟的职责。这些子弟将是未来建设城市或乡村的新生力量。办好乡村学校,服务乡村的任务仍然未变。

乡村改造之今日路径:立足乡村、依靠乡村。或许有人说办好乡村学校、服务乡村父母、教育乡村儿童可以看作服务乡村,至于改造乡村却从何谈起呢?陶行知在《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中说:“社会是个人结合所成的。改造了个人便改造了社会,改造了社会便也改造了个人……办学和改造社会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

乡村改造是系统工程,党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早已明确了目标、路径和保障。站在今日乡村学校的角度,似乎仍能从先生那里得到明确的方法。“改造社会而不从办学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便不是彻骨的改造社会……所以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

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我们通过形式多样的会议、活动、家访等,帮助乡民认识教育的意义、学习教育的方法,让他们在教育中成为越来越合格的家长。再比如,现在学校不断开展诸如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教育,这些教育活动需要家长参与,于是家长便在协助学校、配合学校的过程中习得了许多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的知识与技能。以上可以看作是乡村学校改造乡村、乡民的直接作用。

而间接作用则体现在对人的思想、理念的改变。比如,许多从外地来南通的新乡民中,还存有重男轻女、读书无用的思想。这些是与他们自身成长过程有关的。在与这些家长的交往中,学校教师便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家长的理念变了,孩子的命运也有了改变的可能。所以,今日的乡村学校仍是乡村一地的文化中心,对乡村一地移风易俗、思想转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乡村路径之今日革新:革新学校、革新教师。新的乡村改造需要新的乡村教育,新的乡村教育需要新的乡村学校,新的乡村学校需要新的乡村教师。那么乡村路径之今日革新,便要从革新学校、革新教师开始。

其实不仅是乡村学校,城市学校也一样,只要是办学就面临经费和时间分配与使用的问题。只是与城市学校相比,乡村学校规模更小、经费更少,而要承担起改造乡村的责任又必须花费时间和经费。陶行知在《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一文中说:“光阴与钱都有限,该用才用,不该用必不用。用必尽其效。”

这里对时间和经费的安排,就是教师和学生把主要的时间和经费用在什么地方,这是由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决定的。所以,能把学校办成什么样子,能把时间和经费用到什么程度,需要学校有恰当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这便是革新学校了。

陶行知先生担忧,“寻常人还有一个误解,就是误认读书为教育,只要提到教育,便联想到读书认字。他们以为一切教育都从读书认字出发。他们只管劝人家识字读书,不顾到别的生活需要”。在今天的学校,仍有同样的困惑,便是教师把教育和教学分开,课上只谈教学,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育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五育”并举、学科育人等要求被不断强调!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源自他对当日之中国、当时之乡村的深刻理解,为了改造乡村、改造中国,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付诸实践。时至今日,他的观点与实践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或许因为时过境迁,具体的矛盾已经改变,但是其背后的真理却依然存在。或许,这正是陶行知的伟大之处吧!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初级中学

请读者思考

中国在发展、乡村在发展,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如何更好地办好乡村教育、发挥乡村学校的功能,从陶行知那里我们还能得到哪些启发呢?

教育改造不妨从实验开始

金立义 徐同涛

陶行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不仅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还进行了大量不同学段的教育改革实验。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以“爱满天下”的博大胸襟探寻中国教育改造的新路,一生鞠躬尽瘁,流芳百世。

1917年从美国留学回来,陶行知用了10年时间思考、酝酿中国教育如何改造,1927年他辞去大学教授,脱下西装,穿上布衣,来到晓庄,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他要办教育救国,为改造旧中国贡献智慧。从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到1946年病逝上海,他的一生堪称“万世师表”,也践行了他的名言“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掩卷而思,陶行知书中所说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始终在耳畔萦绕。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家,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教育学说,是从实验与行动总结而来的。

“教育的改造不妨从实验开始”,这是我们阅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也是从先生身上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

南京市晓庄小学是陶行知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学校,迄今已有95年历史。2018年9月学校异地复建,学校明确了要坚守、践行和发展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他提倡让学生过康健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和社会改造的生活。

遵循先生的教诲,结合校情,我校研发了“五力”校本课程,给学生提供营养丰富的课程套餐,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培养他们的兴趣与特长,从学习知识走向素养培育,为学生的成长助力,为学生的生命赋能。

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提出:“近世所倡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而后,他进一步提出了自动力,他认为,自动是指大众自己干,小孩自己干,“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贯彻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

“自动力”的培养,目前也是晓庄小学实验项目之一。每班给每个学生设立一个管理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的小先生。另外我校还在探索“自动课堂”。以国家课程为主要内容,实践教学做合一,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打造学习小先生。课堂上的小先生,一是指知识学习的主动者和建构者,通过自主学习,感知内容,存疑问题,做到即行即知;二是指做同学的小导师,把自己会的内容讲给同学听,做到即知即传。

陶行知还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脑、手、嘴、空间和时间。这样的观点与当下的“双减”政策不谋而合。

晓庄小学响应“双减”政策,牢记先生的教导,以“长程作业”为抓手,拓展教育时空,让学习从课堂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自然、社会,打破壁垒,让学生过一种探索与创造的生活。

漫读《中国教育改造》,不禁被先生“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精神所感动,更为其身体力行、实践探索的教育行动所折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今后也必将熠熠生辉,影响中国教育人。

作者单位均系江苏省南京市晓庄小学

请读者思考

陶行知认为教师应该与学生共教、共学、共做、共生活。不但如此,高级程度学生对于低级程度学生也要负指导之责。您认为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构建这种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来源丨《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白衣

010-82296739(康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