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五台山结缘以前,我对茶叶的熟悉,大概也只有铁观音和茉莉花茶了。沏茶呢,就是一袋铁观音,或者一把花茶扔杯里,一泡泡一天。

我养成喝茶的习惯,始于五台山。

与出家人谈事或聊天,身前永远少不了一杯茶。谈多久,茶杯就会满多久。茶永远是这里最好的媒介,从陌生到熟悉,从一个话题切换到另一个话题,从焦虑到平和。再到最后,即喜欢上了五台山,又喜欢上了茶。

寺院里的茶,不算顶级,但绝不会差;师父们泡茶的水平亦是如此。所以,虽然我喝茶喝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嘴却养叼了。好茶的回甘和愉悦感,是非常好的辨识手段。

在寺院里饮茶,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好友带来的三百年的古树生普,被师父一次用掉半斤。第一口下去,犹如禅堂上的那一棒,绝对的醍醐灌顶。什么回甘绵长,在这通透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那次饮茶,醉掉了我两个朋友,也有另外几个朋友,从此踏上了茶商之路。去年我送出的大师的味道,以及今天小店里上的古树茶,背后的老板,都在那次茶局里。大概,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吧!

也因为那一次,我有了定制一款禅茶的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今天是国际茶日,聊聊我与茶的故事

禅茶的核心,在于禅字。

禅的重点,在于当下。

当下,即是饮茶。

茶体虽同,

但泡茶人的心境不同,

饮茶人的心境与也不同。

细细的体悟每一碗茶汤、每一泡茶体,

就是禅,不浪费每一碗茶汤。

禅茶,源自佛法。

有十八不共法,就有十八颗茶。

禅茶,要有愿。

我从五台山处结缘佛法,

也是从文殊十大愿处始。

依《华严》,

最终还是要入普贤(十种甚深)大愿海,

所以有以普贤第十大愿

普皆回向中的一句

“所修善业皆速成就”而立的善愿袋。

以善愿得善业,因善业,速成就。

以饮茶为善愿,后做事为善业,必成就。

每一个当下,都是修行,都有感悟。

禅茶以茶为引,

希望大家都能恒在禅中,

体验禅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