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三文鱼生产商,总部位于挪威卑尔根的美威(Mowi)今年第一季度运营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2亿美元(81.2亿人民币),虽然相较去年同期增额不大,只有1亿美元,但却实现了2.183亿美元(14.77亿人民币)的息税前收益,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3亿美元,增幅接近翻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威在第一季的三文鱼总产量为96,000吨,比去年同期的125,469吨,有超过23%的降幅,但因为国际三文鱼价格飙涨,实现了几乎翻倍的利润。

美威的三文鱼主产区在挪威,贡献了59,424吨(去年同期74,992吨)的产量,占比达到62%。其他产区的产量分别是:苏格兰10,541吨(18,273吨),加拿大8,759吨(10,741吨),智利16,017公吨(19,405吨),法罗群岛1,192吨(901吨),爱尔兰667吨(1,157吨)。

美威最近还发布了第二季度和全年的产量预测,分别为99,000吨和460,000吨。如果不出意外,美威今年第二季度也是“躺赚”的节奏,而整年的收益将会创历史新高。

除了“一哥”美威,另外几个三文鱼养殖巨头的季报也非常亮眼。

萨尔玛(SalMar):一季度营收额达到46.8亿挪威克朗(32.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6.3%。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00%,至12.6亿挪威克朗(8.6亿人民币)。

莱瑞(Leroy):一季度营收55.24亿挪威克朗(3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息税前利润8.52亿挪威克朗(5.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7%。

今年上半年,虽然疫情和俄乌战争联手营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全球通胀加剧,石油、粮食、化肥等大宗商品价格飙涨给全球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三文鱼生产巨头却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如鱼得水,数钱数到手抽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全球唯一一种既有市场,又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养殖的高端养殖水产品,三文鱼价格在最近十年一直处于上升通道。

2013年至今,国际三文鱼“批发价”从NOK 39/kg(20.58元人民币/kg)上涨至NOK 100/kg(68.6元人民币/kg)以上,

因为全球三文鱼消费市场不断增长,而全球传统三文鱼养殖业多年来一直苦于自然养殖环境有限,无法扩大养殖规模,而新兴的陆基养殖和深远海又无法接棒,产量增长跟不上消费量增长的最终结果自然就是涨价。

今年上半年,全球三文鱼贸易受到疫情和战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供应量下降,进一步助长了三文鱼价格的飙涨,而作为三文鱼主要消费市场的欧美国家,高端市场超强的购买能力再次证明了三文鱼是一条“茅台鱼”。

跟美威第一季度财报的相关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欧洲的鲑鱼价格上涨了55%,而在美国,迈阿密的鲑鱼价格上涨了33%,西雅图上涨了39%,波士顿和纽约上涨了46%。鲑鱼价格的大幅上涨远远抵消了饲料、运输等运营成本的上涨。

虽然,三文鱼价格飙涨还是对全球三文鱼消费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全球鲑鱼消费量下降了7%,但其中全球供应链紧张也是一个无法忽略的因素。

今年一至三月份,挪威三文鱼出口额实现了每月30-50%的同比增长率。据挪威银行的预测,综合考虑各因素,2022年全球三文鱼行业产值将从2021年的150多亿欧元上升至230亿欧元,增长率高达45%。

在如此“牛市”行情之下,业界普遍对今年下半年的三文鱼消费市场持乐观态度,价格维持在高位将一直持续到2023年,各养殖巨头在证券市场也成了“香饽饽”,证券评级机构也纷纷上调了这些巨头的评级。在“风口”下,三文鱼还能飞多高,飞多久,还真是个未知之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