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与单位

5月6号《柳叶刀》刊登题为“Shanghai's life-saving efforts against the current omicron wav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的通讯,描述了上海的防疫措施与成效,认为依靠严格的防疫措施,上海避免了大量的新冠死亡,也防止疫情向其它地区扩散。

非常支持中国的防疫、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上总结分享国内防疫的经验与看法。这种公开的国际交流对于全世界的科研、防疫都是有益的。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该通讯中一些数据似乎有点问题。

例如,文中称上海2500万居民中超过90%完成了新冠疫苗接种,但580万老人(60岁以上)中只有62%完成接种。全市90%以上接种对应未接种的总人数不超过250万,而62%的老人接种率对应光老人中就有220万未接种。二者只差30万人,考虑到3岁以下没有批准疫苗,而最近《自然|医学》里上海学者的疫情建模中引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海0-2岁幼儿就超过50万。这样的疫苗接种率似乎有矛盾。

又比如,通讯称“严格的防疫措施(原文lockdown)是为了降低病死率,同时为提高疫苗接种率争取时间”。可根据新闻公告,在2月15日疫情暴发前上海完成疫苗接种人数已超2242万,加上220万仍未接种疫苗的老人,总数与上海总人口极为接近。如果这些数据均正确,那不确定疫情至今上海在疫苗接种上有何“进展”可言,也不明白争取了什么时间。

除了这些难以自洽的数据,不长的原文里还有一些小错误。文中称疫情从初始R0=9.5下降到5月1日的Rt=0.67。R0与Rt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说一个降到另一个极为奇怪,实际此处引用的是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提到Rt从2.27下降到0.67。

如果说这一错误应由作者承担,另一个问题大概是期刊要负责了。通讯引用资料大部分为国内新闻讯息,引文标题需做英文翻译。这给编辑核查可能增加了点工作量,不过毕竟只有四个引文。只是其中老年人疫苗接种率的引文,把新冠疫苗翻译成了“new crown vaccine”(新的皇冠疫苗),如此离谱的翻译,审稿以及最后的文字编辑居然没有修正,实在汗颜。

除了这些问题,该文提到的拯救生命只从防止新冠死亡的角度考虑,却未考虑付出的代价。做生意如果只算收入不算支出,当然都会是无本万利的好买卖,可这未必真实。

该文提到防疫措施给居民带来不便导致一些人出现心理问题的症状(some people even developed mental health symptoms),但该描述有淡化问题严重性之嫌。特别是文中提到医务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各种物质与精神层面的照顾。实际上我们也要关注在巨大防疫压力下,防疫人员本身的精神状况。心理疾病的治疗是极为严肃专业的,如此轻描淡写恐怕低估了一些次生灾害的长期影响。

真要评述上海的防疫是否成功,考虑的不仅是新冠感染与死亡病例,也要考虑上海的居民、防疫人员、志愿者们付出的 身心代价 。还要考虑在疫苗接种进展有限的情况下,即便此波疫情过去,上海的人群在免疫保护上对新冠仍是脆弱的。

以上评论简化修改自我一周前写给该期刊的一个英文版(主要是在顶级期刊看到有明显数据问题,认为如有可能,还是需要纠正澄清)。当然不出意外,并未得到任何回复,同样未改的是文章里那“new crown vaccine”的神翻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觉得此文还算靠谱,那么订阅一下这个公众号,转发分享

也可以在clubhouse(@yebin_zhou)或微博(@生物狗Y博)上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