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学术文体本来是多种多样的,然而今天的中国似乎只剩下了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两种。彭富春先生的《论大道》没有引文也没有注解,没有参考文献也没有索引,就是书前的“目录”也比较简要,然而我们谁也不能否定它是一部具有高度创造性的、重要的学术著作。本以以此为个案对学术体例和学术文体进行了全面的讨论,认为文体创新势在必行,而要有所创新就必须改变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给学者们在学术表达与学术话语上以充分的、广阔的选择空间。

关键词:学术体例;学术文体;学术创新;学术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富春先生最新出版的哲学著作《论大道》(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从内到外都显得很是特别,然而我认为它仍然是一部相当厚重的学术著作。说它特别,是因为它和当下学界所推崇的学术著作体例完全不同,既没有别的学术著作不得不有的引用与注解,也没有别的学术著作不得不有的参考文献与文献目录;同时,既没有别的学术著作不得不有的“前言”或“绪论”,也没有别的学术著作所不得不有的“结语”或“结论”。并且,它的书名也不是像有的学术著作那样规范,那样明确,那样朦胧,那样深奥。

有人一看这一本书的书名,就说《论大道》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呵,是胡说的吗?我说,这还真的是一部大书,只是可能不被一般的人所了解与理解而已。在当代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中,这样的书已经是很难见到的,也是不太好准确地理解的,也太好得到别人的高度认可的。然而,我还是很喜欢这样一本书,所以愿意在此就它的体例的特别与学术文体创新问题略陈己见,并进行讨论,以期求得读者诸君的批评指正。

说它特别,首先就是特别在书的“目录”。我们先看一下“目录”的构成:一说它特别,首先就是特别在书的“目录”。我们先看一下“目录”的构成:

第一章,世界。 一、何谓世界。 二、自然世界。 三、社会世界。 四、心灵世界。 五、人与世界。 第二章,欲望。 一、何谓欲望。 二、欲望的结构与生成。 三、欲望的种类。 四、欲望的表达。 第三章,技术。 一、何谓技术。 二、技术的起源、本性与结构。 三、工具的历史。四、技术的制作。 第四章,大道。 一、何谓大道。 二、存在性的道。 三、思想性的道:智慧。 四、语言性的道。 五、大道的形态。 第五章,欲技道的游戏。 一、何谓游戏。 二、欲、技、道的游戏。 三、欲、技、道的生成。 四、美作为欲、技、道游戏的显现。 附录:《论无原则的批判》。 后记。

从这个目录可以看出来,《论大道》的确不像他人的学术著作,一定是具有“章”“节”“目”的结构,并且从表面上看起来总是那样的体大虑周。严格说来,这里只有“章”和下面的“一”、“二”、“三”、“四”,也就是相当于“节”,但在“节”之下,就没有所谓的“目”。

当下中国学界的几乎所有的学术著作,首先就要讲究一种体大虑周的“体例”,然而在这样的一本书中,显然是没有这种体例的。作者所讨论的问题,的确是具有了一种内在的结构,全面而深入地讨论了“世界”、“自我”、“技术”与“大道”之间的关系,这是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并且还一定对此要有一种全面的、具体的和科学的解答。

世界有世界之所以存在的大道,自我与技术等所有的方面,也都要遵循这样的大道。而作者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正好说明当今的世界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就是有的人没有把“大道”放在心上,甚至没有把“大道”放在眼中,或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大道”的存在,所以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层面老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且有的时候还相当的严重。

然而,这部书在外在的形式上是没有完备逻辑体系的,或者说没有一个完整而充分的结构。目录本身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如果说有问题的话,那就是第四章“思想性的道”的后面的“智慧”,可以删掉,因为在其他的节下面,并没有类似的概括。

从全书之“目录”的构成而言,我认为这是作者饱含深意的一种设计,那就是“大道至简”。也许在作者看来,外在的形式并不是那么需要,内在的本质才是最重要的。既然我们讨论的是世界或人间的“大道”,那就不妨简而又简,不需要那么多外在的形式上的讲究,所以本书不要“前言”,不要“引言”,不要“绪论”,更不要什么“序言”之类的,而是把五章的主体思想内容直接地、简洁地、完整地呈现出来,作者似乎在对我们说:你看,我要讲的就是这些内容,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东西。

这不是很好吗?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讲究外在的东西,并且只是讲究外在的东西?如果没有内在的创造,外在的形式还有什么必要存在呢?如果人已经成为了行尸走肉,穿上再漂亮的衣服又有什么用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全书的后面或页下也没有一个“注解”,没有“注解”就表明全书没有一条引用材料;既然没有一条引用材料,当然就没有所谓的“注解”。如果在书中有了材料的引用,而在页下或书后没有做注,这就构成了学术上的不规范;然而如果本来没有引用什么材料,没有“注解”的出现,则不存在规范还是不规范的问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这本书全书没有引用一条材料,也没有注解,然而并不妨碍它是一部学术著作,并且是一部重要的、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学术著作。

首先,因为作者所提出和所讨论的问题是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并且也是很严峻的现实问题。关于“道”的问题,是一个很有高度的哲学问题;关于“欲望”的问题,也是“自我”之所以存在的重要前提问题,因为如果没有了人的“欲望”,也就没有了人的存在;“技术”的问题同样是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了当今世界特别是中国许多重要的领域,包括伦理、宗教、人性、社会等。

其次,欲、技、道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哲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根本性的美学问题。在今天世界各国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一个方面是人欲横流,一个方面是技术高严,一个方面是大道之不存,这样的问题许多人都知道,然而很少有人从理论上进行过深入和全面的讨论。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当今世界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有哲学家来回答这样的问题。

而为什么作者不愿意引用前人的东西,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呢?显然,这样的选择也是有意而为之的。今天,许多人所谓的学术研究大多流于形式,许多所谓的学者只是追求外在的功利,不再追求内在的价值,正是这样的现象的大量出现,让中国的学术研究出现了严重的倒退。

几乎所有的学者都喜欢引经据典,而从来或少有得出自己的结论;有的学者只喜欢钻研故纸堆,却不去研究现实中所存在的问题,往往在一篇论文中只是引用前人的东西就超过大半,而自己的东西则又少之又少;有的学者只是这人讲那人讲,开口闭口都是先贤古师,却就是没有自己所要讲的东西。

本书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故意不引一条材料,,也没有一个所谓的“注解”,却仍然可以剖析中国所出现的重要的社会现象,讨论中国所面对的重要的现实问题,当下的中国学界是不是可以进行深刻的反思呢?

我们为什么在每一篇论文中都需要引用前人的东西,为什么都一定需要“注解”呢?如果都是这个说那个说,而我们自己又都不说,这样的论文算是有所研究吗?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没有发现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或者发现的问题离我们的时代和生活距离太远,或者不存在任何相关性,那我们有必要进行研究吗?我们研究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这本书不仅是全书没有一个“注解”,而且全书之后也没有其他学术著作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按照今天中国高校的学位论文或学术单位的科学著作,没有“参考文献”或者“参考文献”不全,都被认为是不合要求的,这样的要求本来并没有什么问题。

然而,在我们所见的许多著作和论文的“参考文献”中,也是存在诸多问题的:有的只是列出一个目录以形成了一种阵式,不论是参考过还是没有参考过的,都列进来再说,以壮声威;有的学报系统发表的学术论文,“注解”与“参考文献”混在一起,让我们看不清哪些是“参考文献”,而哪些是“注解”;有的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是经不起推敲的,不是书名错误就是版本错误,不是缺少作者就是缺少译者。这样的“参考文献”也只是流于一种外在的形式,而不涉及到学术研究的内在的本质。

虽然所评论的这本学术著作没有“参考文献”,但我们从书中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来进行立论的,是在阅读古今中外许多著作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的。在这部学术著作中,作者涉及到了许多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从故事到情节,从人物到语言,作者大学本科是学文学出身的身份色彩显得特别深浓;同时,也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哲学基础和硕大的美学根基。

他本科的时候在武汉大学读的是中文系,在硕士阶段于中国社科院读的是美学,在德国于海德格尔再传弟子那里读的是西方哲学。所以我认为没有几十年的阅读和研究,是不可能完成这样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的。那么,书后有没有“参考文献”,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哲学不追求外在的形式,美学也可以讲究内在的发现,本书的作者于此所体现的,也许正是这样的不合流俗的独立的思想作风。参考了就列出,没有参考就可以不列出,这就是有还是没有的根据。把从前的一切阅读都放在脑后,重新开始思考与探讨一些根本的问题,这就是本书作者的一种选择。

我们发现在这本书的后面,自然也没有“索引”的存在,也有一点不合常情的,因为作者是学西方哲学出身的。所谓“索引”,是指与书中各章中关键性的术语和概念相关的内容,在书的后面列出一个详尽的列表,看哪些术语和概念出现在了书的某一章或某一节,哪一页或哪一面,有利于读者进行全面的回顾与重点的检索。

在西方的许多学术著作中,包括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学术著作,往往都是有着详细“索引”的,这一部分往往在译著中得到了全部的保留,成为译著的重要特色。虽然本书并没有“索引”,然而这本书中所涉及到的专用术语和通用概念还是不少的,不过绝大部分的这些术语和概念,都是作者自如地与自在地进行了运用,而不是从西方和古代的著作中故意引进来的。

在这本书中的确是少有引经据典的东西,因此,我们基本上看不见什么孔子说、老子曰之类的论述,也很少看见海德格尔、康德、黑格尔说什么之类的话语形态。对于一部哲学著作来说,用自己的语言把问题讲得如此之清楚,把具有相当难度的美学原理讲得如此深入浅出,体现了一种十分难得的选择。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我们许多学者在自己的著作中,往往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浅显的问题深度化,总是在那里故作高深,故弄玄虚,本书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反其道而行之,不得不令人佩服。为什么一定要言必称西方呢?为什么一定要言必称孔子呢?为什么一定要堆砌许多的术语和概念呢?

中国古代特别是诸子百家的著作,几乎是没有任何引用的,也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概念的,即使是像《老子》这样的著作,除了“道”这样的术语外,几乎再也没有其他术语,不照样把高深的哲学问题讲得很清楚吗?既然没有多少术语和概念,那为什么还要有“索引”呢?前人所谓的大道至简,同样也体现在这里了。

不按现有的学术体例来,而是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根据学术表达的需要,进行全新的选择与重新的创造,体现了本书作者的最新构想,也体现了一位真正的学者之最高追求。学术的创新体现在许多方面,可以是内容方面的创新,也可以是形式方面的创新。

本书作者所提出和讨论的问题,当然都是全新的问题,是哲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也是美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学术的内在体系上,同样是一个大胆的创新,是一种全新的论述。所以,我们认为这本书在外在的形式上没有“前言”与“后语”,也没有能够体现自己学术框架的细致的目录,同时也没有“注解”、“参考文献”和“索引”,在形式上也是一种大胆的创新。

自古以来,学术文体本来是多种多样的,学术体例也是不断变化的,然而,当下的中国学者以及他们的后学们,在文体上走向了一条越来越窄的路,成为我一直忧虑不已的事情。学术文体是多种多样的,有学术论文、学术著作、学术编著、汇注本、教材、调研报告、咨询报告等,还有书信、日记、绘本、图表、项目设计、项目说明、大会报告等,然而在今天似乎就只有两种才算是学术研究的结果,一个是论文,一个是专著。

许多高校在计算科研成果的时候,除此之外的任何东西,都不算了。文学作品也不算了,艺术作品也不算了,音乐作品也不算了,舞蹈作品也不算了,这不是十分的荒唐可笑吗?如果长此以往,我们还有文学与艺术的繁荣吗?我们还有中国古代那样的学术研究吗?

现在所看重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都是近代以后才从西方引进来的,有它的存在理由,也有它的特点,然而也不可能代替中国自古以来所有的学术文体,不可能让中国所有的学者都写这样的外在形式规整划一的东西。

这是中国当下学术评价中所存在的一个很大的毛病,或者说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每一篇论文都要有摘要、关键词、英文翻译,每一篇论文都要附参考文献、索引等,不说其他的,只是版面就浪费了许多许多,似乎外在的形式比内在的内容更加重要,没有外在的形式就没有内在的内容,这在逻辑上不是搞反了吗?

本书的作者与时下的要求背道而驰,充分地体现了一位现代学者的自我,一位当代名士的个性,一位“珞珈山人”的气质。对此,我是相当欣赏的。当然我更为高度肯定的,还是本书于内在本质上的诸多创造性的贡献。

本文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华裔小说、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与文学地理学。本文标题为编者加,原题《体例的逆行与学术文体的创新——以彭富春著作<论大道 >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