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群整合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涉及多主体参与的系统工程。从宏观层面来看,各级政府一是要抓紧建立健全专业群评价体系,基于整合理念重构专业群评价体系,明晰专业群建设的未来路向;二是要建立健全国家宏观指引、省级政府统筹以及院校自身动态调整的专业群优化调整机制。在中微观层面,高职院校自身一是要从学校到院系层面夯实专业群建设的组织领导管理体系,明晰院校与学校在专业群建设方面的责权关系,充分发挥专业群这一基层教学组织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根据服务面向的区域产业集群的自身特征科学组群,而且要根据不同类型专业群的属性特征分类开展建设。

一、转变评价导向:基于整合理念明晰专业群建设的方向指引

高职院校专业群整合的实现首先必须要构建基于整合理念的专业群评价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了“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专业群整合实现困难的关键在于基于整合理念的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制度体系尚未建立。如果忽视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专业群建设将可能仅停留在文本、理念层面,难以真正发挥其资源优化整合、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应然功效。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评价仍然是过去专业评价的翻版,评价的重点仍然聚焦在一些外显性的、静态的以及结果性的指标,过于偏重规模、硬件建设与资源投入,普遍将教育行政部门所公布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竞赛评价结果作为最主要评价指标。在这样一种评价指挥棒的引导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存在着一定的功利化导向,会倾向将一些缺乏产业内在关联但建设成果丰硕的专业组建成群,通过“强强”联合去申报相关专业群建设项目,但申报完成后群内专业仍各行其是,在教学资源、教师团队、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都未能实现一体化设计与重构,仅仅是一种名义上的整合。基于整合理念重构专业群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升级的关键。

首先,要建立健全学校主体、行业企业参与、政府调控、社会参与的专业群评价体系。高职院校自身应发挥评价主体作用,将专业群质量评价纳入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之中,在质量诊断与改进过程中凸显专业群评价,构建专业群质量评价与诊断模型,根据模型采集关键数据。行业组织应基于区域内行业人才需求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布局、人才供给、培养质量进行全面评价,企业则应深度介入人才培养过程,基于人才培养质量结果对专业群开展质量评价。政府应发挥好项目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示范性专业群建设带动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应积极发挥第三方评价机构的重要作用,完善政策法规,培育第三方评价市场,引导第三方机构科学评价专业群。

其次,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应突出整合理念,将产教整合、专业间整合作为评价的重点。基于整合理念设计专业群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专业群自身的属性特征决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供求整合以及群内专业之间的运行整合是考察专业群建设成效的核心。产教整合强调专业群组建及人才培养是否能够和区域产业集群的分布特征及人才需求相匹配,行业企业是否充分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之中。与专业建设成效评价聚焦于本专业自身的建设成效不同,专业群建设必须整体考察群内各专业之间发展的协同性,专业间整合应凸显群内专业之间是否实现了协同发展,不能聚焦于静态的、结果性指标,还应关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专业之间在课程体系、教学运行以及资源开发上的协调性、一致性。

最后,在评价方法上应坚持定量与定性的统一。定量评价应突破当前项目获取数据累加评价的局限性,采取大数据技术动态采集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的关键质量信息,“可以基于海量、动态、及时、准确、全面的大数据进行深入和精准的‘全样本’分析,从而提高专业群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都应囊括其中。然而,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成效不是所有质量结果都能通过量化信息进行考察,很多重要的质量信息还需要通过具有一定专业群建设经验的专家进行专业判断,定性评价可以较好弥补定量评价的不足。定性评价应在定量评价基础上着重考察高职院校专业群在组群合理化、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运行协调性等定量评价无法有效测评的关键质量信息。如果仅关注定量评价结果,极易导致高职院校办学的功利化和短视化。

二、打通产教壁垒:形成基于产业需求的专业群优化调整机制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区域产业集群之间应形成一种紧密的联动机制,这是专业群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如何在区域之间布局,如何科学组群以及构建课程体系都应该扎根区域产业集群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这是专业群建设的根本指针。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同区域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供需错配和失调,这是由于尚未建立起科学的专业(群)优化调整机制,尤其是地方政府尚未建立起基于产业需求的专业(群)布局与设置预警平台,学校也尚未充分认识到专业群建设同专业建设的区别。时下,专业群的设置以及组建都主要由高职院校承担,但高职院校教师并没有开展大规模区域人才需求调研的能力,也无法精准判断未来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在没有产业需求数据支撑的情况下,高职院校不得不“闭门造车”,根据已掌握的行业局部信息开展专业群建设工作。基于产业需求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内外一体的专业群优化调整机制是实现专业群建设内外联动发展的重要支撑。

首先,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多维政策工具引导高职院校对接产业需求。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做好专业目录的研制和修订工作,紧密对接新岗位、新技术、新职业和新业态,以专业目录为抓手统筹规划高职院校专业群布局、调整人才培养供给、开发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为省级政府以及院校专业(群)设置和布局提供基本依据。省级政府应统筹教育、人社、发改等部门联合筹建省级产业人才需求研究及信息发布平台,为政府专业(群)布局决策和学校专业(群)设置与调整提供基本的数据支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以产业需求数据为基本依据,建立专业(群)设置与预警信息平台,从产业需求度和专业建设能力两个基本维度出发,对所辖区域内高职专业(群)建设现状进行精准掌控,从而做出科学诊断与评价。

其次,高职院校应联合行业企业在精准掌握区域产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基础上科学组群。由于不同区域产业集群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规模、分布特征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需要高职院校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基于地方产业需求和自身办学基础进行科学组群。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科学组建专业群,一是需要对所面向的区域产业集群人才需求进行全面深入调研,在调研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办学基础精准定位所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二是,通过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知识、技能和素养的综合分析,对现有专业教学资源进行优化调整和补充,明晰专业群与服务面向职业岗位群、产业集群的对应关系。

最后,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群整合的不同模式分类开展建设。高职院校如何组建成群,采取何种整合模式将会直接影响未来专业群建设的基本路径。在不同的整合模式下,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团队构建以及教学资源体系的确立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高职院校应准确识别不同专业群整合模式的特征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宜的发展路径。例如,当专业群聚焦于区域内某一特定主导产业,并且群内专业之间的知识关联度跨度较大,就不适宜采取“以群建院”的组织管理方式,因为群内专业教师之间由于学科、技术背景跨度较大,不适宜在某一院系下进行一体化管理。相应地较适宜采取松散的跨院系合作,组建相应的跨院系专业群组织管理机构,以某一院系为主导,其他院系的相关专业配合,联合开发课程教学体系。

三、夯实组织基础:构建责权明晰的专业群组织领导管理体系

组织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依托,是实现专业群内部资源整合的关键。“专业群的资源不仅超越了专业之间的共享,而且跨越了院系,需要在院系之间进行资源调配、资源共享和人事沟通。因此,科学、有序、有效的专业群建设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动态体系,需要打破原有以院系和学科专业为主体的管理模式,构建适合专业群建设的运行管理与组织机构,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在运行中遇到的管理机制瓶颈。”之所以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群整合建设进度缓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基于专业群的内部组织管理体系变革尚未开展。从学校层面来看,没有相应的机构承担专业群建设的主体责任,由二级院系推进专业群建设必然是仅仅停留在局部范围,没有组织变革为支撑的专业群改革创新将难以真正实现跨院系合作的有效整合。基于专业群的内部组织管理领导体系变革是高职院校专业群整合实现的前提基础。

首先,在学校层面建立以学校为主体,行业企业、政府等多元主体参与的专业群治理结构。学校层面专业群治理机构的实体化建设是推动专业群建设理念落地的关键,由于专业群建设牵涉到学校内部重大利益关系调整和重塑,只有从学校整体利益出发才能够真正摆脱局部利益的掣肘。学校层面专业群治理结构从成员构成上来看,要吸引行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参与专业群建设,并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运行制度,保障相关决策部署能够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同时,为了保证决策科学性,应同时成立相应的决策咨询机构,可由教务处牵头,多部门以及院系负责人联合参与,专门负责对学校专业群的布局与优化调整提供改革方案,并吸纳校内外相关专家对方案开展多轮论证。

其次,根据区域产业集群的分布特征科学决定专业群建设的组织形态与运行模式。在二级院系层面,到底是采取“以群建院”还是“跨院系整合”的组织形式,应根据所服务面向的区域产业集群的特征而定。两种模式都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以群建院”能够加强资源整合力度,确保资源整合一体化,但是,将学科、技术背景跨度较大的教师整合起来务必会增加运行、沟通等多项成本;“跨院系整合”更为灵活,但却也有可能造成资源割裂。如若所服务的产业是区域主导产业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较高,就算专业之间知识跨度较大,也可以采取“以群建院”的组织形式,但如果所服务区域产业集群并非区域主导产业,专业之间知识跨度较大,就较为适合采取跨院系整合的组织形态。

最后,赋权增能,明晰专业群作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创新综合体的地位作用。不论采取何种组织形态,专业群都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内部创新最为活跃的主体,“专业群是高于专业的人才培养单位,是在专业之上生长出来的层级;其本质不是严密的组织,而是共同体。”应高标准遴选专业群负责人,彰显专业群负责人专业权威,赋予专业群及专业群负责人对内部各专业资源之间的统筹权和在人财物等方面应享有的自主权利。学校职能部门应做好服务提供、问题诊断以及制度构建的角色定位,减少对专业群建设的直接干预,同时,要“厘清权属边界,建立以专业群事业部为运行单位的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专业群对发展变化的响应度”。

转自 高职观察公众号,文章节选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