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一度的夏日雪糕旺季,每当我拿起最爱的酸奶、双棒儿、牛奶冰与和路雪等,结账时,心里总会默默的又说不要,真心塞。其实我已经发现,雪糕不仅价格越来越邪乎,连尺寸都缩水了,实在馋的不行想吃冰,只能舔着脸问“你家哪个最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我也不知道怎么了,现在雪糕真是越来越贵了,冰棍都没有了,好怀念小时候五毛一根冰棍可以舔两小时的日子。那么,为什么现在的雪糕越来越不平民化?

一、你还记得小时候是怎么吃雪糕的吗?确实令人怀念

还记得小时候是怎么吃雪糕的吗?90年代,我小的时候雪糕贵的5毛一支,而我最喜欢吃一种里面有葡萄干的。可惜忘了牌子,现在也找不到了。再往前应该更便宜,因为80年代经历过严重的通胀,90后记忆的便宜物价都已是翻过番的了。

  • 后来,我吃得最多的是绿豆冰棒,是我们当地冷饮店自己做的,用棒冰格冻出来的,好像是2毛钱一根,后来也涨到5毛了。

那时候,我妈会去冷饮店批发一堆回来,这些几毛钱一根的冰棍塞满我家的冷冻室,我和哥哥每天可以吃一根。

  • 重点那时候没有蜜雪冰城,也没有元气森林,夏天想吃点带味道的冰冰凉凉的东西,似乎除了冰棍,就是冰西瓜,确实令人怀念。

之后的雪糕越来越不便宜了,或者说是小幅度涨价,比如伊利苦咖啡、还有蒙牛绿色心情等,应该还是算所谓的“平民价格”。 即使5-10元价格区间,前有八喜后有雀巢八次方,动辄30的哈根达斯“顶级雪糕圈”暂时还没有品牌打入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最后是进入10+价格这一层面,之前一直是梦龙占据一片天地,但它主做巧克力口味。可自钟薛高推出每支10+元并取得成功后,各品牌也都开始推出高价雪糕,如中街1946,伊利须尽欢,甚至一些奇奇怪怪的联名雪糕。当然啦,口味是否配得上价格必定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

其实,雪糕/冰棍对消费者的效用主要是“解暑”、“解渴”和“糖分”。曾经这个领域属于卖方市场,早年都是国营企业生产,供给侧竞争不强,也就是说有某种“必需消费品”的特点。

  • 可见,需求侧刚性和供给侧玩家有限,厂家即使把价格定得相对低一些,还是有钱赚的。

二、在今天的市场里,对雪糕生产厂家来说,平民化价格赚不到钱了

通过我的一番盘点,如今的雪糕消费市场,已经明显出现了如下的三种新情况,具体如下:

一是今天说起“解暑”、“解渴”或“糖分”,选择可就多了。

包括冷饮、奶茶、冰咖啡等,即使平民化雪糕价位,一下子也出现很多竞争者。SKU大爆发的直接结果就是,消费者的嘴养刁了。

  • 厂家为了在多个选择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提高口味、品质,抢夺消费者。那直接结果就是产品成本上去了。平民价位雪糕8毛钱成本,售价3元;后面一些主打原材料的雪糕,售价10多元,成本确实也是要3到4元。

二是平民价位的雪糕门槛低,能够进场的玩家太多了。

  • 要知道,雪糕生产的绝对技术门槛并不高,特别是水果味、纯奶类。比如小豆冰棍这种品类,有某种完全竞争市场特征,参与其中的企业很难获得超额利润。
  • 那么,平民化价位,有一条价格划线,在这个标准下除非是大型集团企业,能把成本控制到极致,多数企业都挣不到钱了。

所以,它们只能从差异化入手,可是一差异化,成本就又上去了。

三是雪糕市场也开始网红化了。

雪糕网红化,一个不太好的趋势就是导致平民化雪糕冰淇淋利润越来越低,前有68元一块的钟薛高,后有给我国消费者吃“冻豆腐”的梦X素享,特色就是贵,而且还迎合了包括我在内部分人打卡、炫耀和好奇的心理。

  • 由于这都是“可允许”的情况,架不住别的雪糕品牌跟着学。过去的小布丁、双棒之类彻底卖不动了,也得涨价。
  • 可是,没有长久的消费者群体其实也不能维持文化因素,很抱歉冰淇淋雪糕会涨价走高端,仓鼠也很无奈了。

三、尽管都吐槽雪糕太贵,可资本看数据说话,觉得高端冰淇淋市场依旧大有可为

  • 在我看来,一个反直觉的事实是:冰淇淋属于低频消费品。 根据GlobalData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年人均消费冰淇淋才刚刚接近3公斤,而年人均鸡蛋占有量约为22公斤,年人均消费大米约为110公斤,年人均酱油消费量也高于6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也就是说,大部分中国人每年喝下的酱油,都要比冰淇淋吃得多。再加上季节的属性,也就决定了它的低频消费特征。

而且还存在一些其他产品没有隐性成本,比如冷链运输成本,相对普通物流成本要高出40%到60%,这是冰淇淋会要涨价的另一重原因。

  • 我们要知道,薄利不一定多销,但多销一定是薄利的前提条件。

我国雪糕价格上涨分为三个阶段:2007年到2013年,随着奶、糖、巧克力等原料,以及人工、运输、冷藏等成本上升。

  • 雪糕告别“一元以下”时代;2016年开始,搭上消费升级浪潮,国产品牌开始走高端路线,10元以内的产品,成为了冰淇淋的主力军;
  • 2018年开始,网红雪糕入局,雪糕步入10元以上的时代。 现在我国冰淇淋每年都会跑出很多新品牌,因为大家都看好我国冷饮市场的未来。
  • 2014年时,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才708亿元,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直接翻了近1倍,达到了1380亿元,且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目前中国年人均消费冰淇淋还不到3公斤,这个数据不到美国年人均的八分之一,比隔壁的日本也还只到他们的四分之一。

  • 而且现在尽管大家都吐槽冰淇淋太贵了,可资本看数据说话,觉得高端冰淇淋市场依旧大有可为。原通用磨坊(哈根达斯母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朱玺曾提到过,波士顿咨询2015年调研时发现,哈根达斯赚走行业70%的利润,且有一半的销售额都由中国市场贡献。
  • 考虑到中国人均冰激凌消耗远不如美国日本,哈根达斯能赚钱全因卖得贵。因此,我前面在翻伊利财报时,关于冷饮项目,他们每年基本都在忙着推陈出新,这些新品口味、设计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贵,并美其名曰产品升级。

最后的话:商业区的便利店,很难再有便宜的雪糕冰淇淋了

一根老冰棍,进价6毛,你就是卖到2元,算上冷链、人力和运费,也可能只赚1元不到。对于商务区的便利店来说,买零食雪糕的消费者占所有客户60%-80%。其中买雪糕的客户是非常重要的收入组成部分。然后这么宝贵的客户,只换几毛钱,这是不符合利益的。

  • 但是,你把老冰棍扯掉,换成18元的钟薛高,10元的雀巢,10元的可爱多,乖乖的赚4到6元,这不开心吗?同样的分成,一个能赚几毛,甚至几元,冰柜里应该放哪个,还用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