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从嘉定区上海国际赛车场方舱医院指挥部了解到,该方舱医院目前出院患者总数已达到了2768名,舱内病患总数正在进一步下降。这座方舱医院由隧道股份负责建设与运营管理,共设床位13500张,主要收治本轮疫情中的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目前已总计收治9505名患者。

在方舱医院内服务的志愿者,有桥梁建设的工程师,也有财务会计、行政文员,既有在办公楼上班的“小白领”,也有工厂技术的“老技工”。他们来自上海城市建设运营领域的“主力军”——隧道股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志愿者在工作首先要让患者吃得放心

要让患者在方舱安心住下,首先要让患者吃得放心。每日的伙食供应和物资保障,是方舱医院运营的“生命线”。由于病患集中居住,方舱的餐饮供应系数非常庞大。上海国际赛车场方舱医院目前已收治9000多名患者,高峰时间所有的餐饮消耗加起来,一顿饭要消耗4.5吨左右食物。

为了让患者、医护人员每顿都吃上热腾腾的饭食,隧道股份现场指挥部专门设置了生活物资、仓储运输、闭环转运等多个工作小组,调集近40辆巴士组成转运车队,负责包括餐食以及各项入舱物资的转运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志愿者在工作

朱伟是物资运输组的一名普通志愿者。他曾经是上海燃气管道建设领域的青年技术员,负责把天然气“搬”到千家万户。而在上赛方舱,他负责将车辆中的物资卸货,并搬运至舱内的各个位置。朱伟笑着打趣说:

“每天早上5点,就要开始准备搬运早餐,从早到晚每个人要搬500-1000人次的饭食。几天下来我们组的志愿者全都练出了麒麟臂。”

单单让患者吃饱还不够,还得要让患者吃好。为了满足康复过程中患者的营养需求,上赛方舱医院的伙食不仅分量足,品类也非常的丰富,每顿正餐有牛奶饮料、两荤两素,并且还在入舱时发放八宝粥、甜点饼干等点心。对于有清真、糖尿病、高血压等特殊饮食需求的病患,志愿者团队特意为他们定制低糖、低盐、清真餐食,尽可能照顾到每一名患者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志愿者在工作为每一位患者做得周到点、再周到点

除了餐饮之外,志愿者团队还为患者准备了很实用的物资。为患者准备了入舱“福袋”,里面包含耳塞、眼罩、蚊帐、风扇等等。隧道股份上海国际赛车场方舱医院副总指挥唐琳琳告诉记者:

“考虑到很多患者来到这里,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我们总想做的周到点、再周到点,让患者减少担忧和顾虑。”

对于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如腿脚不便的老人和残障人士,工作人员还准备了轮椅、拐杖等无障碍设施,方便患者日常行动。

丰富的物资品类,也为隧道股份的志愿者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包含入舱福袋、零食礼包等在内,隧道股份上海国际赛车场方舱医院指挥部为入舱患者准备的物资达到了580个种类、总数97万件,其中还包含了残障设施、轮椅等在内大件物资。志愿者们要精准完成从采购、运输、仓储到分发的闭环管理。

“现在基本上已经习惯了,虽然每天搬东西很累,但看到病患吃的好了、住的好了,感觉一切也都值了。”志愿者朱伟表示。

“方舱客服”全天候在线听取患者诉求

上海国际赛车场方舱内的患者,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不满一周岁;有孕妇,也有嗷嗷待哺的婴儿;有行动不便的视力障碍者,也有身患基础疾病、需要特殊照料的患者。为此,方舱医院配备了一批“方舱客服”,倾听患者需求,悉心照料每一人。

来自隧道股份城建投资的青年志愿者徐婉烨,原本是一位“金融白领”,负责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与风控工作。在疫情期间,她主动报名支援抗议一线,成为了一名“方舱客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婉烨在工作

“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收集归纳病患的各种需求,并且把患者的意见建议传递到方舱运营指挥部,协助改善方舱的管理。”徐婉烨说。由于患者的需求多种多样,方舱运营团队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 徐婉烨介绍说:

“4月24日,有一名高三学生的父母提出,孩子临近高考要复习功课,但现场缺少写作业的桌子。我们把家长的这个要求提交给指挥部后,指挥部当天就为他们紧急采购了一套桌椅,送到方舱医院内供孩子使用。”

部分患者患有基础疾病,需要输液吊水。方舱客服们在同现场医护人员沟通后,紧急采购了一批输液架等医疗设备。部分穿着防护服的医护,在舱内无法使用手机触摸屏,方舱客服们就紧急采购了一批触控笔,供医护人员通讯使用。

“我们每一天都会和现场医护人员、设备维护人员、保洁人员乃至患者本人进行沟通,从最基础的医疗器械、生活设施、维修工具,到特殊物件比如课桌、配方奶粉、纸尿布等等,都有涉及到。我们组员的手机每天都要接上百个电话,每一天的需求清单就足足可以列十几张纸。”隧道股份方舱副总指挥、客服组负责人马海鑫告诉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志愿者在工作方舱的背后是高质量的硬件建设

上海国际赛车场方舱医院是上海第一个“帐篷式”方舱医院。 隧道股份建设者发挥大型基础设施领域的专业建设能力,调集了包含结构、暖通、能源、供电、供气等在内的大量的专业工程建设人员前来现场支援。

“我们的任务说穿了就一个,让患者安安心心躺在床上刷手机。”隧道股份上海国际赛车场方舱医院副总指挥唐琳琳表示。

隧道股份旗下下市政集团、上海路桥、上海能建、水务建设、城建水务等多支施工力量参与施工建设,光是电线就铺设了20万米,插座配备了8000个,空调安装了2000台。

建设者还为所有81个篷房铺设了PVC地板,让地面平整度、舒适性更好,患者、医护走动更加方便;为了保护患者隐私,施工团队为每一个床位安装了隔离板,并为有特殊需求的患者额外加装了隔离帘。

“为了让患者有更好的居住体验,我们在建设期几乎是24小时连轴转。现在,看到转移来的病患能够安心、安全的隔离治疗,感觉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工作人员表示。

很多患者与“大白”志愿者结下深厚情谊

“宝妈”金女士已经在劳动节当天顺利出院。她在方舱医院期间,志愿者为她购买了婴儿配方奶粉,解决了孩子的喝奶问题。在转运前,金女士还与志愿者加了微信呢。

还有许多患者,在出舱时同“大白”们挥手道别,也有患者发布抖音,在记录下方舱内生活的同时,向“大白”们表达感谢……

有病人说:“志愿者们对我们可以说是有求必应,给我们带来温暖,能做到这样不容易!”

目前,上海国际赛车场方舱医院已进入稳定运营期,隧道股份的“大白”志愿者们表示,将继续做好方舱医院的维保运营工作,一切围绕病人转,全心服务、直至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