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11日,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撞向了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开启了美国对阿富汗的侵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1年后,2020年2月,美国政府与塔利班阵营达成和平协议,之后开始撤军。而这一天我们可爱又任性的央视六公主(CCTV—6)播出了一部电影——《一条狗的回家之路》。大家对六公主的嘲讽技能赞叹的同时,也感叹着阿富汗:帝国坟场名不虚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帝国坟场?都送走过谁

美国再怎么狗也是苏联解体之后称霸地区数十年的超级大国,要钱有钱要科技有科技,还有海湾战争开始的先进军事作战理念和强大的现代化军队,怎么会搞不定阿富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富汗,亚洲地区著名十字路口,二战后几场硬仗的主打国之一,凭借自身超强的坟场buff先后送走了:日不落、苏联、美国等大国。

这个地方从公元前500年开始就被历史上的强国们轮流抢夺征服,这样的历史持续了上千年。之后到1747年被一位叫作艾哈迈德沙·杜兰尼的青年君主统一,终于成为独立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开启了下一个副本:被日不落帝国盯上。

17世纪中期的英国刚在反法战争中击败拿皇有点飘,也正值殖民统治鼎盛时期,得知阿富汗国内发生了叛乱,正好这时殖民印度的工作也接近尾声。于是打算冲一下业绩,趁阿富汗国内不稳将其吃掉,然后北上去和那个把拿皇碰出滑铁卢的沙俄碰一碰。

于是1838年12月,大英帝国派出2.1万人的军队入侵阿富汗,两个月结束战斗然后扶持傀儡政权,留下8000人驻守然后撤军,过程行云流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大军一撤,阿富汗国内爆发多起叛乱,阿富汗人民依据山地优势展开游击战。英国士兵大多数是海军转的陆军,这种灵活的游击战术直接给他们打懵了。袭击英军哨所,切断敌交通补给线,就是不跟你正面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很多重要城镇又回到阿富汗人民手中,1841年11月2日总起义爆发,各地游击队举行联合反攻。随后起义军占领喀布尔,击毙英国公使麦克诺顿,英军被迫撤军。英军残部及随行人员和家属1.6万人在撤退途中多次遭到起义军的伏击,最后只有一名身负重伤的军医跑回印度,报告了英军全军覆没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大英帝国能受这气吗?从来都是我征服别人的份。分别于1879年和1919年来了个三顾茅庐,但剧本和第一次一样:英军开始以德国闪击波兰的速度占领阿富汗主要城镇,但到进一步征服山区时就变成了莫斯科保卫战,最后英军像日后的德军一样被拖垮,狼狈归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次撤军加上一战的损失,大英帝国在本国资源利用上做到了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从此不再轻易去碰阿富汗。到了二战时期,德国在欧洲地区打仗,日本在东亚地区打仗,没人管的阿富汗获得了少有的和平发展时期。

下一位大客户:苏联

没有卷入一战和二战的阿富汗获得了少有的和平发展时期,然后苏联来了。

和诸多共和国征服剧本一样,阿富汗在1973年爆发革命推翻王室统治,建立共和国政府,希望推动当时盛行的左派社会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5年后人民看政府太左了,将其推翻。但是过一段时间人民惊讶地发现,新建立的政府比之前那个还左,又开始闹政变。

这个时候,苏联抓住了进场时机,开着坦克喝着伏特加就来了。还是熟悉的配方,苏军占领阿富汗所以大城市,然后游击队的偷袭和骚扰成为苏军噩梦,就在苏军陷入战争泥潭之际,美国、沙特和巴基斯坦也插上一脚,为游击队提供反对派武装势力,这其中有一个大佬叫本•拉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本来几个月就能解决的战斗,硬生生地拖了十年,随即苏东剧变成为最后一根稻草,苏联撤军。多年的军费、国内外的消极舆论、侵略的大帽子等都为日后苏联解体埋下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同的历史

苏联走后,买没等阿富汗喘口气,美国昔日为了恶心苏联扶持起来的塔利班反咬一口。美军加入这场游戏,2001年,美军在阿富汗地区几乎打跑了所有塔利班势力,但是从第二年春风一吹,死灰复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军和塔利班就这样开始拉锯战,每当美军觉得自己已经要消灭塔利班的时候,他们都会突然从某座山里跳出了扇一个嘴巴子然后跑回去。拖到最后美国撤军,听说美国砸进去2万亿美刀,换个最后狼狈窜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是阿富汗?

地理位置

阿富汗位于欧亚大陆最中心的伊朗平原腹地,这个位置尴尬在四面都是强国,而且还是那种可以握住强国之间的命脉的位置。阿富汗就像是被狼群包围的牛,只要列强不再打硬架,就开始打阿富汗的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山地貌,山地高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5,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多山在国家治理方面意味着政府管辖禁区,政府手伸不到山上,山就成了叛军力量的自然屏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阿富汗城市大多处于峡谷地区,部分城市与中心城区隔着山,交通不便,一旦其中某个城市被叛军攻打,等支援到场可能守军的坟头都长草了。

大多数现代武器,在绵延不绝的山脉面前还是不够硬。复杂的地理环境还不容易寻找目标定位,可能你炸了半天,叛军早溜到隔壁山上去了。

多山地貌不利于农业耕种,驻军补给基本靠输入,而多山又不利于补给线输入,靠近敌国边界的山脉用了容易得罪人,靠近自己这边的山脉有纵深过长,费时费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是那个国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于是补给输送渠道就剩下一条——开伯尔山口,但是这个地方的地形非常适合打游击,从这个地方走,不出意外的话肯定得出意外。

国内的驻军打不着人,经常被骚扰,想出去。国外的后勤部队,总被断线,想破头要进去。阿富汗就成了侵略者们的围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族特色

国内上百个民族部落,长老威望极高,人民对长老服从度高。但现代的制度又不被长老接受,只要长老不同意,那就是干。

在面对入侵的敌军,国内凝聚力极高,政府反而成了空架子。而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阿富汗人人擅长山地作战且个个武德充沛,游击能力是刻在DNA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阿富汗有诸多民族,但99%的人是穆斯林。在宗教信仰之下,唇亡齿寒的道理都懂,同为伊斯兰国家的伊朗和巴基斯坦不会坐视教众的遭殃。

再加上有大国侵略时总有另一个大国或几个小国充当搅屎棍的左右,阿富汗不是一个国家在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怜的阿富汗

地理因素能成就阿富汗成为帝国坟场,也限制了当地的农业发展。宗教众多虽然面对外部团结,但侵略者走后内斗严重,破坏程度与侵略损失不相上下,国家难以统一。

我们总那帝国坟场和作战晓勇来评价阿富汗,但每次列强来袭,阿富汗都要死上百万的人,侵略者带来的文化输入将人民引导向一个又一个极端,穷疯了的人开始做着毒品生意害人害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神权到君主到共和到民主再到左派,最后甚至出现了无政府,阿富汗政府换制度的速度堪比法国投降,自己也成为了制度的坟场。

夹在大国博弈的局势中,阿富汗在送走一个个列强的同时,也为自己挖好了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