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①传承传统文化,人人有责
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央视一套《典籍里的中国》首播。第一集讲述了伏生舍命护书的故事。
护的是什么书呢?护的是《尚书》。《尚书》相传是孔子晚年编纂整理的,原来称之为《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
《尚书》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华夏文明有很多始创性的论述就是从《尚书》开始的,《尚书》里有很多我们文化上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提及“礼”的概念;第一次统一音律和度量衡;第一次制定历法等等。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尚书》流传了两千多年,不论是尧舜禹上古德政,鼎定九州,还是夏商周民望兴替,礼德治邦,都在讲述着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构建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
中国文化的要义,多被记录在汗牛充栋的典籍之中。每一册典籍都是中华文化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字句中讲述着先人们的治国理念和处世之道;篇目里记录着祖先们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而这些宝贵的文化密码,在告诉着每一个中国人,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而又该去向何方。”
《尚书·周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意思是说殷商的先人就已经有书册典籍了。可惜的是,殷代的典籍大部分都没有流传下来。
《尚书》在传承的过程中,也是命运多舛,困厄重重,历经无数学者先贤代代相守方能薪火相传。伏生就是《尚书》的守护者,是《尚书》得以传承的关键人物和典型代表。
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专门为伏生做了传:“伏生者,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后考定实际上只有二十八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寥寥数语,是伏生在那个动荡年代做出的选择。为躲避灾祸保存《尚书》,伏生与妻子儿女离开咸阳回山东老家,途中,儿子为护《尚书》与乱兵以命相搏而亡,妻子也挨饿受冻,死于荒野。
后人评伏生传书之功说:“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斯人已逝,高山仰止。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伏生这样的读书人舍命守护,无数像《尚书》这样的重要典籍才得以流传至今,中华文明才能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代代相守,问题是孰为薪火?颜炳罡教授说,人人尽可为“薪火”,谁去守?守护中华文化,中华儿女人人有责。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非常自信地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传承中华文化。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张载有一段耳熟能详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激励天下读书人要有这样的担当或使命感。这里面“为往圣继绝学”,就是要求人们要继承并发扬圣人们的文化思想。
拥有这么悠久而高明的传统文化,怎能视而不见?南怀瑾先生说:“吾人何其有幸,生为炎黄子孙,有祖先璀璨光辉的文化留传,岂能不继续努力以发扬先祖的智慧成果!”
首都师范大学鲁洪生教授说:“我们现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实际情况呢。从五四以来到现在多少年了?一直在批判。中国人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文化特点。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残酷的现实就是该继承的精华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该摒弃的糟粕反而恶性膨胀。”
普通人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断层已久,大部分人若想要直接读孔孟老庄的著作,估计还是很有挑战性的。而且大家工作都很忙,闲暇的时间也极少。因此,推荐大家读一些研究传统文化的教授或学者的著作,比如梁漱溟、钱穆、冯友兰、许倬云、南怀瑾、傅佩荣、楼宇烈、彭林、王德峰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想自己总结出一个可以自洽的知识体系,(布衣公子注:比如我现在就是在做这个事情),也不是没有可能。学者许倬云先生说,今天的书刊讯息非常丰富,搜索工具只要用心,在一个人最起码的阅读能力、最起码的思考训练底子上,他可以自己去摸出来,可以摸出道路来。
②文化复兴并不是文化复古
文化复兴是指从祖先所创造的优秀文化中,深入挖掘和提炼其有益的思想价值,使之不断发扬光大;并以充满活力的创新意识和与时俱进的当代精神,不断地进行更新创造,使之顺应时代潮流。
文化复兴不是文化复古。否定一切是数典忘祖,肯定一切是文化复古。复古,是把当代中国的命运交给几千年前的古人来承担,这是不负责任的,也是没有道理的。
楼宇烈教授说,“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拿到今天来实践,也不是完全照搬,而是要进行创造性地转化。”
传承传统文化,孔子早就有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教员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
领导人说: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楼宇烈教授非常推崇荀子的一句话:“循其旧法,择其善者而明用之。”“明用”可以说是发扬光大的意思,也就是创造性地转化。没有创造性地转化,历史上再好的东西也有可能会变成糟粕,好的东西会被糟蹋。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那个时候怎么样,现在如何,都是需要把古今结合起来看。有些古代的传统是要拿到现在打磨的,是要进行创造性地转化的,有些情况,我们要还原历史,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分析。
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应该加以改造或剔除。
何为精华?何为糟粕?
楼宇烈教授认为: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要花太多的精力去区分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历史上的“精华”现在也不一定是“精华”,历史上的“糟粕”现在也不见得就一定是“糟粕”,精华和糟粕也是可以转化的,怎样去运用传统文化才是根本的问题。我们要看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社会能发生什么作用,如果它发生了积极的作用,就可以说它是“精华”。即使从历史上看某个阶段它是“糟粕”,我们也可以把它转化成“精华”。如果我们不善于运用“精华”,社会影响不好,那么历史上再好的“精华”在当下看来也是“糟粕”。
而独立学者王东岳先生则认为,“实际上糟粕和精华只能这样看待:在操作层面上,你把古代文化拿来不加分辨地直接应用,再好的文化都是糟粕;在思想层面上,但凡是你把它的底层思绪拿来作为参考系,它的点点滴滴都是精华。”
当然,有一些传统的陋习是明显的糟粕,是要摈弃的。
古代陋习,最残忍的莫过于女人缠足,硬是把好好的一双脚缠成“三寸金莲”,丑陋无比。小时候,我见过奶奶的裹脚,除大脚趾外,其他脚趾头折弯在脚掌下,我想,那里的骨骼应该都断了吧。作为一个有女儿的爸爸,我无法想象怎能狠心这么做。
女子缠足并非自古就有,据说它兴起于南唐后主李煜的时代,最初只是一种舞蹈装束。满清入关后,曾经下令汉人女子不得缠足,但没啥效果,直到辛亥革命的到来,这种持续千年的变态陋习才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相比起我国古代的缠足,欧洲旧时代的束腰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缠足伤害的是脚,而束腰可能伤害内脏,严重者会危及性命。
③从传统文化中能汲取什么
传统文化已断层百年,如今再提到传统文化,很多人都感觉非常陌生和疏离,心目中留下的印象或许就只剩下 “封建迷信”、“吃人礼教”等词汇了。
对传统文化最恰当的表述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并非虚言。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包罗万象,浩若烟海。傅佩荣教授说,我们的问题在于:这个所谓的“传统”,在时间上太过漫长,在内容上繁复多样,实在难以把握其重点。
彭林教授说:我们现在讲礼仪,讲文化,讲中国人的基本道德,归根到底,是要把我们民族文化里面最优秀的东西找出来,把民族精神找出来,然后引领我们民族向上。
普通人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什么呢?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发展、代代相传的生存之道,具体可细分为智慧源泉、道德滋养和精神力量三大核心部分。
其一、汲取智慧源泉。关于汲取传统智慧,傅佩荣教授有经典的阐述,“三十岁学儒家,活得自信;四十岁学道家,活得自在;到了五十岁学点易经,乐天知命。” “春季读《论语》,你会觉得人生充满希望;夏季读《庄子》,让人通体清凉;秋天读《老子》,会接纳万物荣枯;冬天学《孟子》,会有浩然之气。”
其二、汲取道德滋养。中华文化以“尊尊亲亲”的伦理为核心,倡导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修养、追求修齐治平的人生境界。这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文化基因。
其三、汲取精神力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顽强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尚武精神等等。
本期参考资料:
1.《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
2.《崇先祖 重道统——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颜炳罡
3.《我说参同契》,南怀瑾
4.《周易应该这样读》视频教程,鲁洪生
5.《十三邀之对话许倬云》
6.《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楼宇烈
7.《国学给我们的启示》,傅佩荣博客文章
8.《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彭林
9.《国学在当今的意义:心灵鸡汤还是心灵的家园?——专访台湾大学哲学系傅佩荣教授》,上海解放日报记者陈俊珺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