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窝里横”有这几种可能:

1 在熟悉的环境中才能放开自己

在外面的时候,孩子会因为不熟悉,对人和事务感到陌生,摸不准别人的态度,事情如何处理,不敢“轻举妄动”。

于是,会在潜意识里压抑自己的天性,倾向于收敛。

而到家里,感到安全,知道自己行为的边界和后果,这里就是自己的后花园,在这里做事有很大的“容错率”,所以就会释放一些,不用总绷着——这跟我们在公司得周周正正,在领导面前不敢哈哈是一个道理。

索性更随意,更放肆些。于是该调皮调皮,结果表现出来就是“窝里横”。

这很正常,无需过度担忧。但是要注意树立好边界——不可能不计后果地让孩子闹腾,在边界内给孩子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压抑过多,在安全环境中舒缓心理

人都需要一个释放的渠道,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渠道,任何事情都压抑在心中,谁都会受不了的。

孩子也一样。

我们成年人总觉得孩子的世界很单纯,其实不然。小孩子也要面对许多压力,社交压力、学业压力、对不确定性的无力感……我们觉得这些简单,是因为我们“升维”了,而孩子不同。

当有这些压力的时候,在外面他们是不能很好地释放的,所以来到了安全的环境中,潜意识里感觉是时候释放了。

我见过许多在别人家里做客很乖的孩子,或者在幼儿园很乖巧的宝宝,到家里后看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总会撒撒娇、甚至在家长怀里哭一哭。
此时家长和老师觉得莫名其妙,孩子也没受啥委屈呀——宝宝只是“规矩久了”,释放一下而已。

从这个角度看,孩子在家里放肆不是最让人担忧的,在外面的压力才是。

我们能做的就是:

  • 理解孩子,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港湾,不要要求孩子在外面和家里一个样,不然哪里是ta的避风港呢?
  • 观察孩子,看看孩子在什么地方上感到压力和不适,适当给予帮助。

比如孩子上学时很紧张,那么就需要一些理解、鼓励和心理疏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太娇惯了

有一种窝里横的孩子,是家里有宠着ta的人。

我见过几个孩子,不会跟别人互动,在外面很害羞,跟同伴发生冲突,要么是被家长护着,要么是打人,打不着就发脾气,对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动手,而家长们都让着她。

这种孩子一般都是家长没有很好地引导他们的社会能力,在外面面对社交问题,不会应对,倾向于表现得小心,然后对自己的家人肆无忌惮——因为要付出的代价小。

这种孩子跟前两种还是有区别的,前两种是行为没有问题,而这种是行为方式错了,家长养育也有问题:

  • 不会引导;
  • 不讲规矩。

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做的是:

  • 一 教孩子如何做事——如何去跟别人交往、如何在外面跟人互动;
  • 二 放弃过度宠溺,给孩子树立边界,让他们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一点对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一个没规没矩的孩子,将来要吃大亏。

要做到这一点也不难,主要是坚持:

  • 从绘本入手,用故事的形式跟孩子讲,让他们脑子里有印象——故事是最便捷的传递知识的模块;
  • 家里立一些家规,温柔坚定地执行,时间久了孩子知道这堵墙牢不可破,内心自然也有了边界感;
  • 家庭成员统一阵线,不要父母定了规矩,爷爷奶奶破坏规矩,孩子会乱的。大家商量好。

如此,坚持一段时间,效果就出来了。

4 跟家长学的

孩子在无形之中会模仿家长,检查一下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自己也有这样的情形。

你的“窝里横”是因为什么呢?反思一下,并且改掉它。再跟孩子分享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对孩子会很有帮助。

我老公上班的时候我一肚子火,回家很没有耐心,有段时间吵吵孩子,跟我发生一些争执。后来孩子也学他,对我很没有耐心。
他就改了,下班后走路回家,在路上跑跑锻炼一下,清空一下大脑。回家没那么多情绪,跟老婆孩子互动也好多了。

后来他跟孩子说,家庭是力量的源泉,家人是用来珍惜的,如果有情绪可以说一说让家人帮助分担,但不能对家人大呼小叫的。结果孩子有很大的改观

保持一份自省,对自己,对孩子的成长都有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我认为的孩子“窝里横”产生的原因,总结起来有4个:

  • 在熟悉环境中,人的自然现象;
  • 基于家庭安全感的压力释放;
  • 太过娇惯,行为有差;
  • 跟家长学的。

针对每一种情况,都给出了解决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对此你有什么高见,也欢迎留言分享。

本文结束,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