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冲着年化30%的收益去买的私募,结果一年后业绩直接崩到15%,这种“买贵了”的现象相信大家都遇到过。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是私募的规模扩张太快,所以很多人买产品时都会纠结,冯柳都几百亿了还能买么 ? 买百亿的正圆还是20亿的白犀 ? 如何能买到3年前的聚鸣 ?

A、B、C三只产品,该买哪只?

作者:风云君的研究笔记

来源:雪球

规模跟业绩是有明显关系的 , 但从实践中看并不是绝对的负相关 , 举例而言 , 假设有A 、 B 、 C三只基金他们的长期收益能力分布结构分别是 :

可以看到从投资能力而言 , A在各个规模上都是好于B的 。 但一定买A么?

从表内看不一定 , 如果A目前规模100亿 , 而B规模20亿 , 那买B是更合适的选择 。

那如何判断他们的投资能力分布呢 ? 这个精确判断很难 , 但是可以从历史的长期业绩和不同市场风格和极端行情下的表现来判断出个大概 , 当然如果能持仓和估值表更有助于判断。

这里要引申出来C , C产品对于投资者而言往往是投资陷阱 , 因为他在规模小的时候获取收益能力特别强 , 但是在规模扩大后收益能力急剧下降 , 甚至转为负收益 。 而投资者对于小私募是缺乏观察的 , 也就是说它在能创造极高超额收益的时候大部分投资者是看不到它的 , 而看到它的时候它已经带着非常光鲜的业绩 , 并且规模要增长到它不适应的阶段 。

当然这里只是静态的看 , 是片面的 ,基金经理的 投资能力是在动态变化的 , 这些变化会帮助它提升整体的投资能力或者改变它的长期收益分布结构 。

01

哪些方面能提升基金整体的投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升基金整体的投资能力最主要在于三点 : 1. 基金经理精力分配 2.研究能力 3.基金经理能力的进化。

其中基金经理能力的进化是观察不到的 , 而且短期变化也是不显著的 , 因此可以暂时不用考虑 。 因为基金整体投资能力在于1和2。

1、基金经理精力的分配:很多投资者在选产品的时候都会被人叮嘱 , 不要买草根私募 、 不要买10亿以下规模的私募 。 其中除了担心清盘风险外 ,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部分私募基金经理很大一部分精力会被公司管理 、 产品运营 、 投资者开拓和维护等非投研工作占用 , 如果是价值型选手稍好一点 , 只是一部分时间内降低了研究能力 , 对于偏交易的选手会直接降低投资能力 。

我在跟很多基金经理沟通的时候都提过 , 公司已经过了生死线 , 终于可以踏实地做投资了 。 因此对于很多私募而言 , 到达一定规模后反而投资能力会提升 , 其中一部分就在于基金经理精力的分配 。

2、研究能力的提升 : 投资的根基在于研究 , 无论是基本面投资 、 技术投资还是量化投资 。 研究的投入都是必不可少的 。 研究的覆盖度越高意味着可以抓的机会越多 , 研究深度越深意味着抓机会的能力越强。

而判断机构研究能力是否提升主要看3个方面:

1.是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投研体系和激励体系 ( 强调 : 激励体系也很重要 );

2.研究团队的实力提高 , 研究员是否有增加 、 研究员都覆盖了哪些行业 、 研究员的水平如何 , 在哪些方向上的研究员水平更高等等 ( 这里我点名表扬希瓦 , 让团队的研究员也到雪球上来与大家交流 )

3.研究资源获取能力的提升 , 主要是一些研究所的研究支持 , 虽然大部分基金的投资是根据内部的研究报告 , 但是外部研究所对其研究能力的提升也很重要 。 尤其是一些还没实现全行业覆盖的基金 。

02

哪些交易风格的改变,

能够减少规模扩大的影响?

降低换手率 : 对于很多偏交易的基金 、 尤其是量化基金 , 都是随着规模越大越降频的 。 如果能够主动降低换手率 、 并且保证投资质量 , 那就能提前准备好规模的承接能力 。

拓展投资能力圈 : 有很多人在小资金的时候能做好不仅在于灵活 , 也在于什么股票都能买 , 仅此哪怕只专精某个细分领域也能做出好的业绩来。

但是对于大规模资金 , 要么很分散的投资 、 要么就在有限的股票池里集中持股 、 可能每个行业能够重仓的股票数量都有限 , 需要同时配置多个行业和领域 。 因为扩大投资范围和能力圈 、 在小资金的时候不一定提升收益 、 甚至降低收益 , 但是会提高在管理大规模资金时的收益能力 。

03

投资私募资金的建议

对于投资私募基金 , 我认为有两个方向是我很认可的 :

1.选到一只真正优秀的私募基金 , 不但基金经理投资能力强 , 并且会在规模增长的过程中 , 主动控制节奏并及时甚至主动的提升投研能力 , 遇到这样的基金 , 虽然也不可避免的随着规模的扩大超额收益会缩小 , 但同时由于投研能力的提升 , 超额收益的确定性也在提升 , 因此从期望收益的角度不一定是下降的。

2.选择一些潜力型的私募基金 , 买在英雄出道时 。 最好是大佬的早期产品 , 如三年前的聚鸣投资 、前 年的青骊投资等 , 他们在管理几百亿的时候能取得年化20%以上的收益 , 当从头开始做规模的时候 , 往往收益能力不会低于20%。

其次可以选择一些专精某个领域的基金经理 , 可以充分发挥它资金小的灵活性和宽的标的投资范围 , 在它遇到规模瓶颈前都会有不错的超额收益 ( 不过这个选择会比较难 , 一方面要确定它确实具备投资能力 , 另一方面要确定他精力是放在投资研究上 。

总体而言 , 虽然私募基金是专家理财 、 我们要信任基金经理 。 但是也不意味着就是买完就扔那不管了 , 对于私募基金本身的跟踪研究仍然是必要的 , 只是我们要跳脱出短期的业绩 , 去深入的了解基金背后对投资的支持 , 是否仍足够 。

(风险提示: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