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二村

地处遂溪县遂城东南方向33公里处

毗邻官田水库流牛滩

粤海铁路从村旁穿梭而过

是一座以黄氏家族为主的自然古村落

古溪河自北向南绕村流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里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既有郁郁葱葱的数百年大树,更有铭刻历史脚印的千年古井。村里的古民居建筑群是粤西地区保存较好的古建筑之一。

►2014年,苏二村获评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成为粤西唯一一条获此殊荣的古村落。

►2019年,广东省评选出10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其中,湛江遂溪县2条路线入选。而遂溪县建新镇苏二村,作为粤西地区第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纳入“遂溪乡村人文古色线路”。

今天,跟湛报君走进苏二村

一起感受这个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独特魅力

千年古村

古韵悠悠

早在北宋年间,黄氏始祖从福建莆田迁居这里开基拓业,繁衍生息。今日的苏二村,分为古村和新村两部分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古村的大部分居民迁进了新居。但是村民们每逢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仍不忘回老屋祭祖,还要张贴上大红对联,并在祠堂里摆宴席,其风俗一直沿袭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一千古绝句也让苏东坡“吃货”神态毕露

原名为“荔枝村”的苏二村

也因此与苏大学士结下过不解之缘

相传苏东坡被贬至海南时,慕名走进栽满荔枝的“荔枝村”,可惜没能赶上荔枝成熟的季节,只得悻悻离去。

后来,苏东坡遇赦北归,再次踏进荔枝村,村里长老捧出味道最美的荔枝王——“双袋子”来招待他。

苏东坡终于得偿所愿,大啖荔枝之余,更是对这一佳果赞不绝口。村民为了纪念苏东坡两次踏进荔枝村,便把荔枝村改名为苏二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色古民居

尽显百年繁华

踏进苏二村

足下宽厚的青石板铮铮有声

作为粤西地区保存古民居建筑较好的村庄之一

苏二村现存古民居113座

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

多为明清时期的古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高处向下俯瞰

一条纵向的主道和多条横向的巷街为主要骨架

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布局

街巷以青石铺地

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丹楹刻桷,雕栏画栋,显赫十里人家。”

目之所至

皆是旧时气势恢宏的豪宅群

——苔痕斑驳的古建筑

在细薄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色彩张扬的红砖

昂首高翘的屋脊

波浪般蜿蜒盘旋的山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二村高耸古建筑群

遍布在布局工整的村庄大道

它们垂垂老矣、默默无声

却又似低沉沙哑地诉说

着历历在目的陈年往事

湛报君走进了当地最具代表性的一户大屋——“拦河大屋”,这座民居占地足足占地一条街,共有50多间内房,门口足有100多个,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非常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中的古民居一般为一进四合院式,分上房、套房、厢房、门厅、照壁、院子等几部分;也有二进四合院式,分前后厅堂、套间、外院、里院、巷及偏房等。

拦河大屋是村宅中最大型最完整的豪宅,单是围墙就有两丈余高,屋中尚保存着完好的枪口和炮口,墙上还设有阶梯走道,主要为旧时抵御贼寇外敌之用。

——大屋第26代传人黄贵森老人

细细品味

村内的民居浮雕内容

既有神话传说、花草树木

兼有鸟兽虫鱼

残损的壁画中依然显得栩栩如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村中的老人介绍

旧时一户大屋主人单是为了修饰门前的壁画浮雕,便足足耗时了三年之久。足见当时对于山墙和线条、门额题字、花雕图案及屏门花草雕刻等装饰的重视。

除了使用较为大众化的粗大而平直的屋脊外,苏二村人还大胆地使用了弧形屋脊,或为马鞍,或为燕尾,檐角高翘,体现出古时的苏二村人敢于打破传统建筑体制,表达着与生俱来桀骜不驯的勇气。转眼百年,凝望着一座座大宅裸露着的粗粝红砖,依然令人心生敬仰。

在该村村委会主任的带领下

湛报君继续往村中心走去

直到看见由石制围栏围起一方千年古井

名为“八角井”

这是当年所有村民的吃水井

井口井壁全由青石条层层垒叠

苏二村的祖先为解决喝水问题,千辛万苦打破岩层才挖出这口深井。如今在井口周边,绳拉桶提的勒痕仍历历在目,代代祖孙凭打水时双足用力踩出的深深凹槽令人过目不忘,这都是代代苏二村人生活过的痕迹。如今,村民都已喝上方便的自来水,但仍永不忘记古时挖井人百折不挠的勇气和不辞劳累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脉之乡状元情

厚植书香底蕴

苏二村除了流传有

“苏东坡二进荔枝村”的故事外

流传最广的

还有“状元拜猪槽”的故事

据苏二村的村史记载

苏二村举人黄中润和粤西唯一状元林召棠乃是结拜兄弟。林状元来到苏二村为黄中润的母亲拜寿。他初来乍到,刚到黄家门口时,见一老妇正在喂猪,经介绍后才获悉妇人正是黄中润的母亲。状元不顾身份,当即跪在猪槽旁向黄母行礼参拜。黄母见状也急忙回屋净手更衣,出来后双手扶起还长跪在猪槽前的林召棠。自此,林召棠守礼知节的贤孝故事便代代流传开来。

苏二村的石猪槽至今仍保留在文化宫中,石猪槽旁竖立着四幅屏风书法,字迹流丽娟秀,村中小儿皆能诵之,正是林状元给黄母拜寿时所作。

传统士大夫的礼节

让苏二村村民深深感受到

来自读书人的古雅高洁

同时也为苏二村埋下了读书的种子

——慎身修永,崇德尚学

自此也成为苏二村诫勉子孙勤奋读书的祖训

发展文化旅游

古村焕发新生

在这条近千年的古村落

苏二村的老居民历经积淀

已经洗练出一股

闲适自得、安居乐业的生活态度

在村中,有两株遮天蔽日的巨大榕树,历经岁月的打磨和雨水浸润,最终长成了相互缠绕的连理枝,碗口粗的茂密枝干以及秀发一般的须茎盘根错节地一直垂到地面。

苏二村人喜欢在树干上绑起吊床,农忙过后即来到树下休憩,闲时泡上一杯清茶,与邻居手谈几盘,观天外云卷云舒,如此怡然的慢节奏生活,教人好生艳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另一边厢

苏二村的村口处

三棵参天古树

——见血封喉树立在广场中心

一棵超过300年树龄的古树长势尤其挺拔

如同一张撑开的遮天大伞

亭亭如盖,荫庇一方

像极了威风凛凛的护村武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马苏二村

我们欣喜地感受到村民建设新农村

和保护开发好历史文化名村燃起的热情

听到他们紧跟新时代前行的足音

苏二村成立保护领导小组,将着手谋划苏二村的古民居修缮保护工作,严禁破坏古村旅游资源、植被景观等行为,积极申报文物保护单位,自筹资金和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对古村落巷道和部分古建筑进行修缮,对具有特色的古建筑、古石盆、古树、古井、古池塘等加以保护……同时,他们还计划打造特色民宿,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来源:湛江日报

文字:记者何有凤 吴明澈

图片:记者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