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相信知识即权力,可以提升生存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科技发展主导了快速的改变,导致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偏重智育而忽视德育的严重后果,更促使赢家愈来愈强,输家愈来愈弱。M型社会固然是事实,却具体表现人类的不凭良知与缺乏羞耻心。为了自身的利益,运用谋略巧取豪夺,似乎是理所当然,甚至于获得赏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站在人类永续经营的立场,令人不禁怀疑,晚近四百年间,由西方主导的价值取向、文化目标,是不是应该重新加以检讨?而我们经常挂在口头上的普世价值,是不是需要加以合理的调整和改变?因为按照目前的情况,再继续走下去,似乎十分不乐观,使人胆战心惊、至感不安。

易经认为宇宙间的天地交感,组成和谐共生的生态网。人与人之间,必须有所觉悟,唯有通天下之志,才能成天下之务。成就天下的一切事物,先决条件是通晓天下人的心志。心志相通,是齐国、治家、平天下的基础。怎样才能够心智相通呢?只有具备正德的君子,才有可能与天下人心志相通。换句话说,多研读象传的大象、小象,对卦名多加玩味,从多角度触发道德实践的意念,再加上经常提醒自己何德何能。这不是缺乏自信,而是对上天有信心。明白自己能通天下之志,是上天保佑,并非凭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所能够完成的。有了良好的道德实践,知识当然就是力量。否则仁智不能互动,知识专门用来欺骗缺乏知识的人,当然造成很多乱象。

不要老算过去的旧账,要向前看,多想想未来应该怎么办。过去的历史,不能够当做包袱,它是一面镜子,使我们学得宝贵的教训,想出未来应该走的途径。

现有的普世价值,发扬了几百年,已经漏洞百出,经不起考验。并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不够周密,也不够周祥,必须加以调整,以求符合时代的演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好的方式是回归原点,然后重新出发。人性的原点,其实就是宇宙的原点,说起来就是一个仁字。知识既然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回到从前。然而仁智不能并重,知识便可以害人。实际上已经是事实,必须及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