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正在生产的孕妇是一位听力残障人士,她在生产的过程中,不仅听不到任何外界的声音,也不能表达出任何她自己的感受。

她的名字叫李佳伟,是一位31岁的高龄产妇,今天是她怀孕38周了。她和其他准妈妈一样,对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充满着期待和欣喜。但不同的是,她由于幼时的一次意外失去了听觉能力,永远坠入了无声的世界。

就在怀孕第39周时,夜里李佳伟的突然出现胎膜早破的情况。家人立即将她送往西安某妇产医院进行急救。如果不及时治疗,腹中的胎儿很有可能发生脐带脱垂等危险。但由于李佳伟还没有达到两指的宫缩,还不能进分娩室,医生只能将她转入产科病房。

陈医师从业28年以来,还是第一次遇见听力残障人士的产妇。因此她已经提前让科室的医生护士们做好各项生产准备了。陈主任一大早就来到产房查看李佳伟的情况,此时距离李佳伟胎膜早破已经过去10多个小时了,但是她的宫缩情况并不乐观,主治医生为她输入了抗菌药物,以防止产妇和胎儿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感染。漫长的等待,宫缩情况并没有有所改善,独自躺在病床上的李佳伟,深深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和痛苦。李佳伟何时能进产房,一切都是未知数。

上午11点,李佳伟被紧急推往分娩室,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产妇必须通过助产士的指令来调整自己的状态。而李佳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进行沟通。这就意味着此次生产,医生和助产士们将面临巨大的挑战。针对李佳伟的沟通问题,助产士们提前准备好了万全的准备。经历了9个小时的漫长等待,李佳伟的家人们也是心疼又无助。为了促进李佳伟的顺产进程,助产士们让李佳伟坐上了助产球。晚上23:30,李佳伟已经在助产室里熬过了漫长的12个小时,如果再过十个小时宫颈情况依然不理想,很有可能就面临剖腹产的情况。

终于,在经过48小时的漫长等待,李佳伟的宫口终于开到了两指。助产士们紧锣密鼓地为她做分娩前的准备。李佳伟必须通过阅读助产士的纸条,来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助产士们也尽自己的全力,用手语、纸条等形式协助她发力生产。令人欣慰的是,李佳伟和助产士们完美配合,宝宝的头终于在六分钟之后露出来了。

经历了六个小时的疼痛分娩,李佳伟的宝宝终于被顺利娩出。然而,宝宝却被脐带紧绕两周,这时宝宝并没有立即啼哭。助产士们立即为宝宝清理呼吸道的异物,半分钟后,宝宝终于俯在妈妈的身上,发出了响亮的哭声!宝宝的哭声是天籁之音,可是李佳伟妈妈虽然听不见孩子的哭声,只能感受到孩子的心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在李佳伟七岁时,她逐渐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她既觉得崩溃,也觉得难受,但坚强的她并没有向不公平的命运低头。后来通过上特殊学校,学会了手语和唇语,甚至还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词语发音。

她的丈夫,也是一位听障人士,他的情况比李佳伟的更加严重。李佳伟不佩戴助听器最起码还能听见外界的一些声音,可是她的丈夫就是完全听不见。

在医院五年对生产孕妇的统计中,听力残障的孕妇占比仅有万分之一。这次同样是帮助一名听力残障的妇女进行生产,生产无疑对医生和助产士们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年轻的小大夫,也特意为这这个特殊的群体学习了一些手语,希望能用手语与她沟通,能让她的感受会好一些,会让她更温暖,更安心。

“因为她第一次生孩子,对这个产房里的很多东西她不太了解”。护士长暖心的说道。为此,她们提前商量和考虑,准备了几个写着提示语的纸板。5个小时的准备,护士团队写了近50张纸,用光了5支笔的墨水

苦盼了五年,怀胎了十月。李佳伟终于等到了自己新生命的诞生礼物。此刻她忍不住内心的情绪,眼角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虽然宝宝的爸爸妈妈和别人的爸爸妈妈不一样,但是他们一样很爱他们的宝宝。希望宝宝身体健康,茁壮成长。“有我在你放心”是丈夫对李佳伟的陪伴和关爱。

这次生产,所有人员都如临大考。为了让这位妈妈顺利见到宝宝,这群可爱又有温度的白衣天使,战战兢兢地度过了漫长的时间。但是不管是对于医生还是李佳伟来说,无论这段时间多煎熬,多漫长,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注:文章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