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告知删除

第三十五章: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史源:《黄帝书·姓争》黄帝问力黑曰:天地已成,黔首乃生。莫循天德,谋相覆倾。吾甚患之,为之若何?力黑对曰:勿忧勿患,天制固然。天地已定,蚑蛲毕争。作争者凶,不争亦毋以成功。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母逆天道,则不失所守。天地已成,黔首乃生。姓生已定,敌者早生争,不谌必定,凡谌之极,在刑与德。刑德皇皇,日月相望,以明其当。望失其当,环视其殃。天德皇皇,非刑不行,缪缪天刑,非德必倾。刑德相养,逆顺乃成。刑晦而德明,刑陰而德陽,刑微而德章。其明者以为法,而微道是刑。明明至微,时反以为机。天道还于人,反为之客。争作得时,天地与之。争不衰时,争不静,国家不定。可作不作,天稽还周人,反为之客。争作得时,天地与之。争作失时,天地夺之。夫天地之道,寒热燥湿,不能并立。刚柔陰陽,固不两行。两相养,时相成。居则有法,动作循名,其事若易成矣。夫人事则无常,过极失当,变故易常,德则无有。措刑不当,居则无法,动作爽名,是以戮受其刑。

译文:黄帝对辅佐大臣力黑说:天下已经形成,百姓也因此产生。但是一些人却不遵循天道,而且陰谋颠覆天下。我对此十分忧虑,应该如何治理?力黑回答说:无需忧虑,不必担心,天道自有基本的运行法则。天地的格局已定,就连不起眼的小虫子都在纷争,妄肆争斗必然会有凶灾,如果一昧不争的也无成功可言。治理国家,能够顺应天道,国家就能昌盛。悖逆天道,国家就会衰亡。不违背天道,就不会失去自己所持守的东西。天地已经形成,百姓也因此产生。姓氏部落群体也就形成,敌对的姓氏部落群体也就随之出现争斗,不予伐正,这种争端就不会平息。而伐正的准则,就是刑罚和德赏并行。刑罚德行昭昭,明暗相望,法度使用恰当。如果使用不当,上天就会反过来降下灾害。天道之德昭昭,但是没有刑罚的配合也是无法实行。诚然天刑严厉,但是没有德赏作依托也就必然倾毁。刑罚与德赏相辅相成,悖逆和顺应也就因此而定。刑罚具有微晦的特质,德赏具有明彰的特质。所以,施行刑罚要隐晦,施行德赏要彰明。明白刑罚和德赏内涵,就要抓住天道运行的规律,并把握采取行动的契机。明彰至微晦,就可以将危机转变为机会。纷争符合天道,就会得到天道的护佑。纷争悖逆天道,就会处于被动地位。纷争顺应天时,就会得到天地护佑。纷争不把握天时,争斗就不会静止,国家就不会安定。相反在应该采取行动的时候而不行动,天道运行当中机会就会属于他人,而你就会重新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说纷争顺应天时,就会得到天地护佑。而如果纷争悖逆天时,就会失去天地的护佑。因为天地之道,寒热燥湿是不能够同时并立,刚柔陰陽也是不能同时并行。它们之间是相互涵养及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静时则遵有法则,动时则遵循名分,所以事情容易成功。至于人事规律则是变化不定的,如果超过天道所规定的准度,擅自改变常规,那么德赏就谈不上。刑罚不能得体,静时没有法则可依,动时也不遵循名分,那么结局便是被戮受刑。

三、章句详解

1、黄帝问力黑曰:天地已成,黔首乃生。莫循天德,谋相覆倾。吾甚患之,为之若何?黄帝问力黑曰:黄帝对辅佐大臣力黑说。天地已成:天地已经形成。黔首乃生:百姓也因此产生。黔首:古代意指百姓。莫循天德,谋相覆倾。吾甚患之:我对此十分忧虑。为之若何:应该如何治理?

2、力黑对曰:勿忧勿患,天制固然。天地已定,蚑蛲毕争。作争者凶,不争亦毋以成功。力黑对曰:勿忧勿患:力黑回答说:无需忧虑,不必担心。天制固然:天道自有基本的运行法则。天地已定:天地的格局已定。蚑蛲毕争:就连不起眼的小虫子都在纷争。蚑蛲:不起眼的小虫子。作争者凶:妄肆争斗必然会有凶灾。不争亦毋以成功:如果一昧不争也无成功可言。

3、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母逆天道,则不失所守。顺天者昌:治理国家,能够顺应天道,国家就能昌盛。逆天者亡:悖逆天道,国家就会衰亡。母逆天道:不违背天道。则不失所守:就不会失去自己所持守的东西。

4、天地已成,黔首乃生。姓生已定,敌者早生争,不谌必定,凡谌之极,在刑与德。天地已成:天地已经形成。黔首乃生:百姓也因此产生。姓生已定:姓氏部落群体也就形成。敌者早生争:敌对的姓氏部落群体也就随之出现争斗。不谌必定:不予伐正,这种争端就不会平息。凡谌之极:而伐正的准则。在刑与德:就是刑罚和德赏并行。

5、刑德皇皇,日月相望,以明其当。望失其当,还视其殃。刑德皇皇:刑罚之德昭昭。日月相望:明暗相望。以明其当:法度使用恰当。望失其当:如果使用不当。还视其殃:上天就会反过来降下灾害。

6、天德皇皇,非刑不行。缪缪天刑,非德必倾。刑德相养,逆顺乃成。天德皇皇:天道之德昭昭。非刑不行:但是没有刑罚的配合也是无法实行。缪缪天刑:诚然天刑严厉。非德必倾:但是没有德赏作依托也就必然倾毁。刑德相养:刑罚与德赏相辅相成。逆顺乃成:悖逆和顺应也就因此而定。

7、刑晦而德明,刑陰而德陽,刑微而德章。其明者以为法,而微道是刑。刑晦而德明:刑罚具有微晦的特质,德赏具有明彰的特质。刑陰而德陽:所以,施行刑罚要隐晦,施行德赏要彰明。刑微而德章:明白刑罚和德赏内涵。其明者以为法:就要抓住天道运行的规律。而微道是刑:并把握采取行动的契机。

8、明明至微时,反以为机。天道还于人,反为之客。争作得时,天地与之。明明至微时:明彰至微晦。反以为机:就可以将危机转变为机会。天道还于人:纷争符合天道,就会得到天道的护佑。反为之客:纷争悖逆天道,就会处于被动地位。争作得时:纷争顺应天时。天地与之:就会得到天地护佑。

9、争不衰时,争不静,国家不定。可作不作,天稽还周人,反为之客。争不衰时:纷争不把握天时。争不静:争斗就不会静止。国家不定:国家就不会安定。可作不作:相反在应该采取行动的时候而不行动。天稽还周人:天道运行当中机会就会属于他人。反为之客:而你就会重新处于被动地位。

10、争作得时,天地与之。争作失时,天地夺之。争作得时:因此说纷争顺应天时。天地与之:就会得到天地护佑。争作失时:而如果纷争悖逆天时。天地夺之:就会失去天地的护佑。

11、夫天地之道,寒热燥湿,不能并立。刚柔陰陽,固不两行。夫天地之道:因为天地之道。寒热燥湿,不能并立:寒热燥湿是不能够同时并立。刚柔陰陽,固不两行:刚柔陰陽也是不能同时并行。

12、两相养,时相成。居则有法,动作循名,其事若易成矣。两相养,时相成:它们之间是相互涵养及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居则有法:静时则遵有法则。动作循名:动时则遵循名分。其事若易成矣:所以事情容易成功。

13、夫人事则无常,过极失当,变故易常,德则无有。措刑不当,居则无法,动作爽名,是以戮受其刑。夫人事则无常:至于人事规律则是变化不定的。过极失当:如果超过天道所规定的准度。变故易常:擅自改变常规。德则无有:那么德赏就谈不上。措刑不当:刑罚不能得体。居则无法:静时没有法则可依。动作爽名:动时也不遵循名分。是以戮受其刑:那么结局便是被戮受刑。

黄老之道——一脉相承

1、比对说明

黄帝书: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母逆天道,则不失所守。

译文:治理国家,能够顺应天道,国家就能昌盛,悖逆天道,国家就会衰亡。不违背天道,就不会失去自己所持守的东西。

老子曰: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格止。

译文:执守大道去治理天下,就不会对万物产生伤害。安逸太平富裕的生活,享受曲乐和饮食,必须把握一个度数,过格要知道知止。

章句详解

1、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执守大道去治理天下,就不会对万物产生伤害。这里的“大象”就是道,意指天地大道。这里的“天下往”就是意指执守大道去治理天下。这里的“往而不害”就是意指用大道去治理天下,就不会对万物产生伤害。

2、安平泰,乐与饵,过格止。安逸太平富裕的生活,享受曲乐和饮食,必须把握一个度数,过格要知道知止。这里的“乐与饵”就是意指曲乐和饮食。这里的“格”意指尺度和标准,过格即超出了尺度和标准。这个过格就如前叙“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爽。”

论述:通过上述句子的比对,虽然在句式语意上不尽相同,但是黄帝书的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和老子的“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其思想观念在这里可谓是异曲同工。

2、比对说明

黄帝书:夫天地之道,寒热燥湿,不能并立。刚柔陰陽,固不两行。两相养,时相成。居则有法,动作循名,其事若易成矣。

译文:因为天地之道,寒热燥湿是不能够同时并立,刚柔陰陽也是不能同

时并行。它们之间是相互涵养及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静时则遵有法则,动时则遵循名分,所以事情容易成功。

老子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赢如绌。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译文:大成的事物,还有缺的一面,其作用就不是害处。大盈的事物,还有冲的一面,其作用就不会穷尽。大直的东西,就如还有弯曲。大巧的东西,就如还有笨拙。大赢的事物,就如还有不足。躁动可以战胜寒冷,清静可以克服暑热,本着清静的心态去治理国家,就可以成为天下的正治。

论述:通过上述句子的比对,两者意境虽有不同,但其核心的理念却是完全一致,那就是黄帝书所述的静时则遵有法则,动时则遵循名分。所以事情容易成功。老子所述的躁动可以战胜寒冷,清静可以克服暑热,本着清静的心态去治理国家,就可以成为天下的正治。

声明:本网易号文案为作者数年考证,原创首发,感兴趣的朋友,敬请关注,若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如发现有抄袭、剽窃的行为,本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