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普大爆炸

每年的3月30日,是著名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的生日,也是世界双相障碍协会定下的世界双相障碍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精神病学家认为,梵高很可能生前罹患了双相障碍,在「麦田」和「星空」的系列创作中,色彩对比浓烈而极具冲击,笔触厚重如同翻滚海浪。在这澎湃生命力的背后,可能隐藏了梵高起伏不定的精神状态。双相障碍患者常常描述自己的心情像坐过山车一样,有时高涨,有时低落,忽高忽低,痛苦异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梵高对绘画创作保持热情,但是他的画销路不佳,经济上常靠画商弟弟提奥接济。感情上的失意更加剧他灵魂的孤独,这位传奇画家于1890年开枪自杀,仅仅37岁。

双相情感障碍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交替,躁狂发作的患者常表现为在一定时间内心境高涨、思维变快、精力充沛且睡眠需求减少,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则以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及躯体症状为常见表现。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双相障碍是最常导致永久性残疾的十种疾病之一,预计到2030年将上升为全球疾病负担第六位。双相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约 56% 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自杀意念或企图,25%~ 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其中15%~19% 的患者死于自杀(Millier & Black, 2020)。

双相障碍发病早

在常见精神障碍里,双相障碍的发病年龄较低,约50%的双相障碍始发于15岁之前,75%的双相障碍在20岁前发病。换言之,双相障碍好发于青少年。男女患病比例相近。

诊断率低

绝大部分双相情感障碍初期表现为抑郁发作,因此经常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其结果往往是需再经过8-10年患者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及治疗。

复发率高

一项针对413名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青少年(7-17岁)的4年追踪研究发现:反复发作是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特征,有些则是以抑郁、混合症状和快速情绪变化为主的发作。在初次起病大约2.5年后,81.5%病人可完全康复,但完全康复的群体在1.5年后仍有62.5%的复发率。

早期识别很关键

前瞻性研究发现,轻微躁狂症状的表现很可能是确诊为双相障碍的前期症状。因此,使用轻躁狂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早期筛查,可能会从抑郁障碍患者中发现潜在的双相障碍患者;再者,研究指出,情绪易变性,即对正负性刺激频繁且强烈的情绪波动,也是早期识别双相情感障碍的潜在指标;最后,情绪障碍患者可以学习使用情绪日记监控情绪,为双相障碍的识别提供线索。

情绪日记是我们追踪情绪变化的一种直观记录方式,建议患有情绪障碍的青少年每天记录一次自己的心情,并在曲线图上标记出来。x轴代表日期,y轴代表情绪。以正常平稳的情绪为基线(0),负值代表低落情绪,正值代表开心情绪,数值的绝对值越大代表感受到的情绪越强烈。±1=正常的开心/低落,±2=可疑超过正常程度的开心/低落,±3=轻度的异常开心/低落,±4=中度的异常开心/低落,±5=重度的异常开心/低落 。

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每日记录,也可以把发生的事情写下来,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第一步:写出所发生的事件,具体的情境

第二步;写出该情景喜爱的情绪感觉

第三步;分析导致情绪产生的相关想法、行为反应、应对方法。

A

早期干预很重要

双相障碍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通常辅以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对患者而言,最佳的治疗方案需要经过充分的评估,不仅要协助患者缓解急性发作的问题,更要根据患者设计个性化策略,达到降低发作,改善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目标。目前,儿少心理评估与治疗中心针对双相障碍青少年的治疗方案包括如下:

1

情绪障碍家长课程(/)

适用于所有确诊情绪障碍的患儿家长。初阶课程将讲授情绪障碍之症状、治疗、家庭沟通等基本知识,高阶课程将聚焦家庭沟通与照顾议题,提供个性化指导。

2

适用于确诊情绪障碍的患儿,使用团体的形式协助患儿学习情绪调节的有关技巧,将技巧带进真实生活中练习,巩固情绪调节能力,缓解症状严重度,提高自信与自我关爱。

3

适用于确诊情绪障碍的患儿,透过提供安全、包容、接纳的团体环境,协助有人际困扰的患儿重现、觉察并重新认识现实中的人际冲突,促使患儿团体的人际互动中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接纳自我。

4

适用于确诊情绪障碍的患儿家庭,以家庭为单位参与,聚焦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技巧与问题解决技巧,减少家庭内冲突,为康复搭建支持性环境,减少复发。

韶观SGWZR新媒体出品

编辑:林萧建乐

终审:莫兰馨

责编:黎梓清

指导:华震东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惠爱医院